卜予过

卜予过姓名综合得分:83

一键举报
拼音 bǔ yú、yǔ guò
繁体 蔔予過
五行 水土木
笔画 2 4 6
推荐属相 牛,蛇,羊,鸡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在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则勿惮改。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人之也,各于其党。观,斯知仁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我,无所取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与何诛?”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与改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而内自讼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天生德于,桓雎其如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人必知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足,启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之,必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纵不得大葬,死于道路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则勿惮改。”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位,色勃如也,足攫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壹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椒措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天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犹父也,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犹不及。”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定公问:“壹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壹言而兴邦乎?”曰:“壹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壹言而丧邦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遽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其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铿铿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赐也,如以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壹以贯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而不改,是谓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壹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谓孔子曰:“来,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楚狂接舆歌而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夏曰:“小人之也必文。”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贡曰:“君子之也,如日月之食焉。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送穷文》

天下知子,谁

唐代·韩愈《送穷文》

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

唐代·韩愈《送穷文》

”主人应之曰:“以吾为真不知也耶

唐代·韩愈《送穷文》

虽遭斥逐,不忍于疏,谓不信,请质诗书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作文以记之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遂命仆人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上有居者,以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乐而如其言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孰使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以其境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后之来者有能追之践履耶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盛而当杀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之叹息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抗琼珶以和兮,指潜渊而为期

魏晋·曹植《洛神赋》

于是越北沚,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渺渺兮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雷霆乍惊,宫车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一日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清风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离骚》曰:“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其辞曰: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

两汉·贾谊《鵩鸟赋》

”请问于鵩兮:“去何之

两汉·贾谊《鵩鸟赋》

淹速之度兮,语其期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侍郎,位不执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子何疑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轻舆按辔以经隧,楼船举颿而

魏晋·左思《三都赋》

黄润比筒,籯金所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傅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揄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紬大絃而雅声流,冽风而增悲哀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三省吾身,谓无諐

两汉·扬雄《逐贫赋》

人皆重蔽,独露居;人皆怵惕,独无虞

两汉·扬雄《逐贫赋》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闻义则服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之陋者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剑阁铭》

彭碣,高逾嵩华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酒箴》

由是言之,酒何

两汉·扬雄《酒箴》

【典故出处】《东征赋》

乃举趾而升舆兮,夕宿乎偃师

两汉·班昭《东征赋》

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而问之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心愤此事,遂託所,述而成赋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望之。

春秋·佚名《河广》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不信,有如皎日。

春秋·佚名《大车》

缁衣之宜兮,敝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授子之粲兮。

春秋·佚名《缁衣》

萚兮萚兮,风其吹女。叔兮伯兮,倡和女。

春秋·佚名《萚兮》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春秋·佚名《郑风·扬之水》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不送兮。

春秋·佚名《丰》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子憎。

春秋·佚名《鸡鸣》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春秋·佚名《陟岵》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美亡此,谁与?独处?

春秋·佚名《葛生》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美?心焉忉忉。

春秋·佚名《防有鹊巢》

祈父,王之爪牙。胡转于恤,靡所止居?

春秋·佚名《祈父》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昊天已威,慎无罪。昊天大幠,慎无辜。

春秋·佚名《巧言》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

春秋·佚名《小雅·谷风》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先祖匪人,胡宁忍

春秋·佚名《四月》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之?虽无之?路车乘马。又何之?玄衮及黼。

春秋·佚名《采菽》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靖之,后极焉。

春秋·佚名《菀柳》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发曲局,薄言归沐。

春秋·佚名《采绿》

有来雝雝,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于荐广牡,相肆祀。假哉皇考!绥孝子。

春秋·佚名《雝》

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春秋·佚名《闵予小子》

访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就之,继犹判涣。维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春秋·佚名《访落》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春秋·佚名《敬之》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烝尝,汤孙之将。

春秋·佚名《那》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命天阍其开关兮,排阊阖而望

先秦·屈原《远游》

撰余辔而正策兮,吾将乎句芒

先秦·屈原《远游》

改更,我又何言

先秦·屈原《天问》

何试上自,忠名弥彰

先秦·屈原《天问》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先秦·屈原《九歌》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

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时亹亹而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先秦·宋玉《九辩》

生天地之若兮,功不成而无嶜

先秦·宋玉《九辩》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先秦·屈原《离骚》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

先秦·屈原《离骚》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

先秦·屈原《离骚》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

先秦·屈原《离骚》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

先秦·屈原《九章》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失犹弗治

先秦·屈原《九章》

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

先秦·屈原《九章》

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之不意

先秦·屈原《九章》

闭心自慎,终不失

先秦·屈原《九章》

魂魄离散,汝筮

先秦·屈原《招魂》

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先秦·屈原《招魂》

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生之不遘时

先秦·庄忌《哀时命》

生天坠之若兮,忽烂漫而无成

先秦·庄忌《哀时命》

伏念思兮,无可改者

两汉·东方朔《七谏》

苦众人之妒兮,箕子寤而佯狂

两汉·东方朔《七谏》

联蕙芷以为佩兮,鲍肆而失香

两汉·东方朔《七谏》

追悔之无及兮,岂尽忠而有功

两汉·东方朔《七谏》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之以自侍

两汉·东方朔《七谏》

年既已太半兮,然埳轲而留滞

两汉·东方朔《七谏》

哀独苦死之无乐兮,惜年之未央

两汉·东方朔《七谏》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之故乡

两汉·东方朔《七谏》

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之汤汤

两汉·东方朔《七谏》

借浮云以送兮,载雌霓而为旌

两汉·东方朔《七谏》

愿无之设行兮,虽灭没之自乐

两汉·东方朔《七谏》

痛楚国之流亡兮,哀灵修之

两汉·东方朔《七谏》

越炎火兮万里,万首兮嶷嶷

两汉·王褒《九怀》

逾陇堆兮渡漠,桂车兮合黎

两汉·王逸《九思》

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大》:栋挠,利有攸往,亨。

西周·姬昌《大过卦》

上六:涉灭顶,凶,无咎。

西周·姬昌《大过卦》

《小》: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西周·姬昌《小过卦》

六二: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西周·姬昌《小过卦》

九三:弗防之,从或戕之,凶。

西周·姬昌《小过卦》

九四:无咎,弗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西周·姬昌《小过卦》

上六:弗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西周·姬昌《小过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至今窥牧马,不敢临洮

唐代·西鄙人《哥舒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万重山

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禁门宫树月痕,媚眼惟看宿鹭窠

唐代·张祜《赠内人》

雁声远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唐代·温庭筠《瑶瑟怨》

晓月残垒,繁星宿故关

唐代·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

唐代·杜甫《天末怀李白》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

唐代·杜甫《春宿左省》

残云归太华,疏雨中条

唐代·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

唐代·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今日俸钱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江上月明胡雁,淮南木落楚山多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羽书昨夜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王右军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

唐代·韩愈《石鼓歌》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赵李家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自谓经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唐代·王维《桃源行》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唐代·李白《蜀道难》

道旁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唐代·杜甫《兵车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秋千去

宋代·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晓来雨,遗踪何在

宋代·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宋代·张先《千秋岁·数声鶗鴂》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柳生绵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千尺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征鸿尽,万千心事难寄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

宋代·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飞云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听风听雨清明

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困倚危楼,尽飞鸿字字愁

宋代·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残寒销尽,疏雨,清明后

宋代·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斜阳,草迷烟渚

宋代·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得今宵去

宋代·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待得群花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泛画鹢、翩翩南浦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飞鸿

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斜阳,又是黄昏雨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眼总成空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不肯江东

宋代·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想今宵、也对新月,轻寒、何处小桥

宋代·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一路繁花相送、青墩

宋代·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三分

宋代·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算韶华,又因循了,清明时候

宋代·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雪月花中洞庭

宋代·赵溍《吴山青·金璞明》

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维扬

宋代·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汤誓》曰:‘时日曷丧,及女偕亡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忖度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古之人所以大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臧氏之子焉能使不遇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于管仲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尔何曾比于是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曰:“若是,则夫子孟贲远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谓其人曰:‘今日病矣,助苗长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宰我曰:‘以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今此下民,或敢侮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则喜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当在宋也,将有远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何为不受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当在薛也,有戒心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故为兵馈之,何为不受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曰:“夫既或治之,何言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然则圣人且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周公之,不亦宜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且古之君子,则改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今之君子,则顺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古之君子,其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如使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曰:“夫尹士恶知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千里而见王,是所欲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不遇故去,岂所欲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王如改诸,则必反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夫出昼而王不追也,然后浩然有归志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王如用,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王庶几改之,日望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以其数则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宋而见孟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他日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且子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孟子曰:“岂好辩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井上有李,螬食实者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遵先王之法而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故声闻情,君子耻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禹、稷当平世,三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五十而慕者,于大舜见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三年,太甲悔,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觉之,而谁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忘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曰:“君有大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曰:“君有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曰:“凯风,亲之小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

小弁,亲之大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

亲之大而不怨,是愈疏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

亲之小而怨,是不可矶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子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一节》

吾子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一节》

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既已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人恒,然后能改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节》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人远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一节》

夫君子所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三节》

公孙丑曰:“伊尹曰:‘不狎于不顺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一节》

孔子曰:‘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13日 00:55:4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叶涛祺】
  • 2024年06月13日 00:55:40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李竣轶】
  • 2024年06月13日 00:55:40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毕瑾研】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炫植】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冯文惠】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炫植】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冯文惠】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郭佳宓】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炫植】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8 来自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移动 查看了 【朱乐儿】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安茵莱】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冯文惠】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曾余骁】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5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市电信 查看了 【项羽】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5 来自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联通 查看了 【丁树泽】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朱乐军】
  • 2024年06月13日 00:55:30 来自 美国华盛顿雷德蒙德微软 查看了 【陶文轩】
  • 2024年06月13日 00:55:2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李锦麟】
  • 2024年06月13日 00:55:2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朱乐军】
  • 2024年06月13日 00:55:2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张明伊】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