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食牛

名食牛姓名综合得分:90

一键举报
拼音 míng shí niú
繁体 名食牛
五行 水金木
笔画 6 9 4
推荐属相 龙,蛇,狗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以要秦穆公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

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谷与鱼鳖不可胜,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肉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七十者衣帛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狗彘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人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兽相,且人恶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何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羊何择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未见羊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闻其声,不忍其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肉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老者衣锦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饥者弗,劳者弗息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方命虐民,饮若流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壶浆,以迎王师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壶浆,以迎王师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饥者易为,渴者易为饮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闵子、颜渊善言德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曰:“今有受人之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

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民皆见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贤者与民并耕而,饔飧而治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治于人者人,治人者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人之有道也,饱、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他日过之,狐狸之,蝇蚋姑嘬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于诸侯,不以泰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不可受于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士无事而,不可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其有功于子,可之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且子志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曰:“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也,则子之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曰:“然则子非志也,功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汤使遗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葛伯之,又不以祀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人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仁义充塞,则率兽人,人将相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居于陵,三日不,耳无闻,目无见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井上有李,螬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夫蚓,上槁壤,下饮黄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之粟,伯夷之所树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于陵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以母则不,以妻则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此所谓率土地而人肉,罪不容于死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一箪,一瓢饮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其妻问所与饮者,则尽富贵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问其与饮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予既烹而之,曰:得其所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百亩之粪,上农夫九人,上次八人,中七人,中次六人,下五人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云则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虽疏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供簿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尝为乘田矣,曰‘羊茁壮,长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五节》

”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于上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然则犬之性,犹之性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三节》

告子曰:“色,性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亦在外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

孟子曰:“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一箪,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孰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曰:“以礼,则饥而死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不以礼,则得,必以礼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则得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不紾,则不得,则将紾之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交闻文王十尺,汤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长,粟而已,如何则可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其下,朝不,夕不,饥饿不能出门户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四节》

孟子曰:“饥者甘,渴者甘饮,是未得饮之正也,饥渴害之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何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二节》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豆羹之义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孟子曰:“而弗爱,豕交之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七节》

苟非其人,箪豆羹见于色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一节》

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羊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六节》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脍炙而不羊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六节》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自公,委蛇委蛇。

春秋·佚名《羔羊》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春秋·佚名《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春秋·佚名《君子于役》

硕鼠硕鼠,无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春秋·佚名《硕鼠》

硕鼠硕鼠,无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春秋·佚名《硕鼠》

硕鼠硕鼠,无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春秋·佚名《硕鼠》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之?

春秋·佚名《有杕之杜》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春秋·佚名《权舆》

岂其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春秋·佚名《衡门》

岂其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春秋·佚名《衡门》

呦呦鹿鸣,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春秋·佚名《小雅·鹿鸣》

皎皎白驹,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春秋·佚名《白驹》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来思,其耳湿湿。

春秋·佚名《无羊》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春秋·佚名《十月之交》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我农人。自古有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春秋·佚名《小雅·甫田》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春秋·佚名《绵蛮》

敦彼行苇,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春秋·佚名《行苇》

我将我享,维羊维,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春秋·佚名《我将》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

先秦·屈原《卜居》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

先秦·屈原《天问》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

先秦·屈原《天问》

何卒官汤,尊宗绪

先秦·屈原《天问》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

先秦·宋玉《九辩》

骥不骤进而求服兮,凤亦不贪餧而妄

先秦·宋玉《九辩》

登昆仑兮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先秦·屈原《九章》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

先秦·屈原《九章》

五谷不生,丛菅是

先秦·屈原《招魂》

参目虎首,其身若

先秦·屈原《招魂》

室家遂宗,多方些

先秦·屈原《招魂》

之腱,臑若芳些

先秦·屈原《招魂》

宁戚饭而商歌兮,桓公闻而弗置

两汉·东方朔《七谏》

居不乐以时思兮,草木之秋实

两汉·东方朔《七谏》

驽骏杂而不分兮,服罢而骖骥

两汉·东方朔《七谏》

径岱土兮魏阙,历九曲兮牵

两汉·王褒《九怀》

忧不暇兮寝,吒增叹兮如雷

两汉·王逸《九思》

朝晨发兮鄢郢,时至兮增泉

两汉·王逸《九思》

随真人兮翱翔,元气兮长存

两汉·王逸《九思》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君子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君子无终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者,未足与议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谓仲弓曰:“犁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有疾,子问之,至牖执其手,曰:“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贤哉回也!壹箪,壹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饭疏,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血。禹,吾无间然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齐,必有明衣。齐必变,居必迁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君赐,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伺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司马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司马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司马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政,子曰:“足,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没齿,无怨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吾尝终日不,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佛刖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刖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饱终日,无所用心,焉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五:需于酒,贞吉。

西周·姬昌《需卦》

六三: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西周·姬昌《讼卦》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有福。

西周·姬昌《泰卦》

上九:硕果不,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西周·姬昌《剥卦》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西周·姬昌《无妄卦》

《大畜》:利贞,不家吉,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大畜卦》

六四:童之牿,元吉。

西周·姬昌《大畜卦》

《离》:利贞,亨。畜牝,吉。

西周·姬昌《离卦》

六二:执之用黄之革,莫之胜说。

西周·姬昌《遯卦》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有攸往,主人有言。

西周·姬昌《明夷卦》

六三:见舆曳,其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西周·姬昌《睽卦》

九二:困于酒,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西周·姬昌《困卦》

初六:井泥不,旧井无禽。

西周·姬昌《井卦》

九三:井渫不,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西周·姬昌《井卦》

九五:井洌,寒泉

西周·姬昌《井卦》

初九:巩用黄之革。

西周·姬昌《革卦》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方雨亏悔,终吉。

西周·姬昌《鼎卦》

六二:鸿渐于磐,饮衎衎,吉。

西周·姬昌《渐卦》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丧于易,凶。

西周·姬昌《旅卦》

九五:东邻杀,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西周·姬昌《既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未谙姑性,先遣小姑尝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织女星

唐代·杜牧《秋夕》

近寒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唐代·None《杂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东风御柳斜

唐代·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斜阳照墟落,穷巷羊归

唐代·王维《渭川田家》

江淮度寒,京洛缝春衣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回首丘山重

唐代·杜甫《古柏行》

牧童敲火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唐代·韩愈《石鼓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才足甘长终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下床畏蛇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停杯投箸不能,拔剑四顾心茫然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烹羊宰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唐代·李白《将进酒》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首阳蕨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淡荡春光寒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梨花榆火催寒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织女,莫是离中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宠柳娇花寒近,种种恼人天气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山滴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之独处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之间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闾阎扑地,钟鸣鼎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傥有华阴上士,服还仙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登楼赋》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腾驾罷,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或失门户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营客馆以周坊,<芳>宾侣之所集

魏晋·左思《三都赋》

纶组紫绛,葛香茅

魏晋·左思《三都赋》

鸑鷟其实,鹓雏扰其间

魏晋·左思《三都赋》

铁之兽,射噬毒之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七发》

则温淳甘脆,脭醲肥厚;衣裳则杂遝曼煖,燂烁热暑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犓之腴,菜以笋蒲

两汉·枚乘《七发》

楚苗之,安胡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秋蜩不,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

两汉·王褒《洞箫赋》

迁延徙迤,鱼瞰鸟睨,垂喙转,瞪瞢忘,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繫轭下,引帆上樯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蚊对》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于人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且物之于人,人之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北征赋》

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羊之下来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不知其味

春秋·曾子《第八章》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不知其味

春秋·子思《第八章》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张思唯】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张林钧】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张林钧】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4 来自 中国河北省保定市移动 查看了 【宋瑞曦】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3 来自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移动 查看了 【解泓毅】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2 来自 中国广东省梅州市联通 查看了 【朱婉婷】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2 来自 美国俄勒冈谷歌 查看了 【潘可莹】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2 来自 美国俄勒冈谷歌 查看了 【奇寺朱】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1 来自 美国俄勒冈谷歌 查看了 【杨成苡】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1 来自 美国俄勒冈谷歌 查看了 【赛音夫】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曾令淼】
  • 2024年05月30日 18:57:50 来自 美国俄勒冈谷歌 查看了 【张琳畅】
  • 2024年05月30日 18:57:49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吴晗轩】
  • 2024年05月30日 18:57:49 来自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移动 查看了 【李芝晴】
  • 2024年05月30日 18:57:4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韩芯辰】
  • 2024年05月30日 18:57:4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韩芯辰】
  • 2024年05月30日 18:57:48 来自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电信 查看了 【张衿曦】
  • 2024年05月30日 18:57:4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刘竞坤】
  • 2024年05月30日 18:57:4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刘竞坤】
  • 2024年05月30日 18:57:4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韩芯辰】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