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梦善

碧梦善姓名综合得分:93

一键举报
拼音 bì mèng shàn
繁体 碧夢善
五行 水木金
笔画 14 11 12
推荐属相 鼠,兔,龙,蛇,马,猴,鸡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男女皆可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我无令人。

春秋·佚名《凯风》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戏谑兮,不为虐兮。

春秋·佚名《淇奥》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春秋·佚名《鸡鸣》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勋阖生,少离散亡

先秦·屈原《天问》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莫之能

先秦·宋玉《九辩》

无伯乐之相兮,今谁使乎誉之

先秦·宋玉《九辩》

亦余心之所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先秦·屈原《离骚》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

先秦·屈原《离骚》

孰非而可服

先秦·屈原《离骚》

」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

先秦·屈原《离骚》

昔余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

先秦·屈原《九章》

”巫阳对曰:“掌

先秦·屈原《招魂》

与王趋兮,课后先

先秦·屈原《招魂》

长袂拂面,留客只

先秦·屈原《大招》

先威后文,美明只

先秦·屈原《大招》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无王良之

两汉·东方朔《七谏》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而教不能则劝。”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也。”谓武:“尽美矣,未尽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晏平仲与人交,久而敬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不能改,是吾忧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者而从之,其不者而改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与人歌而,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张问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而民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壹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臯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谓卫公子荆:“居室,始有,曰茍合矣;少有,曰茍完矣;富有,曰茍美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定公问:“壹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壹言而兴邦乎?”曰:“壹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而莫之违也,不亦乎?如不而莫之违也,不几乎壹言而丧邦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者好之,其不者恶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戒戎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射,鏖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柔,友便佞,损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见如不及,见不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佛刖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者,君子不入也。佛刖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贡曰:“纣之不,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啼时惊妾,不得到辽西

唐代·金昌绪《春怨 / 伊州歌》

泪湿罗巾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唐代·白居易《后宫词》

十年一觉扬州,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代·杜牧《遣怀》

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唐代·张泌《寄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里人

唐代·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冰簟银床不成,天如水夜云轻

唐代·温庭筠《瑶瑟怨》

乍见翻疑,相悲各问年

唐代·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天涯占数,疑误有新知

唐代·李商隐《凉思》

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唐代·杜牧《旅宿》

气蒸云泽,波撼岳阳城

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水落鱼梁浅,天寒泽深

唐代·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今看两楹奠,当与时同

唐代·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不堪盈手赠,还寝佳期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帝乡明日到,犹自渔樵

唐代·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

唐代·钱起《送僧归日本》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送钱财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还作江南会,翻疑里逢

唐代·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神女生涯原是,小姑居处本无郎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庄生晓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代·李商隐《锦瑟》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依稀

唐代·李商隐《春雨》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故人入我,明我长相忆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故人入我,明我长相忆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三夜频君,情亲见君意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

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魂惊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曲罢曾教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夜深忽少年事,啼妆泪红阑干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我欲因之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将军画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真成薄命久寻思,见君王觉后疑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闲来垂钓溪上,忽复乘舟日边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天长路远魂飞苦,魂不到关山难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保千金躯

唐代·杜甫《哀王孙》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柔情似水,佳期如,忍顾鹊桥归路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仿佛魂归帝所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夜夜除非,好留人睡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关河断何处

宋代·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世事一场大,人生几度秋凉

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惊回千里,已三更

宋代·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天长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独抱浓愁无好,夜阑犹剪灯花弄

宋代·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沈思前事,似里,泪暗滴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被冷香消新觉,不许愁人不起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春风吹,春云映绿,晓入芳裀

宋代·高观国《少年游·草》

年事中休

宋代·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秋云,聚散真容易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断瑶台曲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亦凄凉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日边清断,镜里朱颜改

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绕秦楼

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相寻里路,飞雨落花中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万事到头都是,休休

宋代·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啼莺

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门隔花深旧游

宋代·吴文英《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

罗帐灯昏,哽咽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宋代·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人道有情须有,无岂无情

宋代·None《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夜夜相思直到明,有怎生成

宋代·None《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伊若忽然来里,邻笛又还惊

宋代·None《武陵春·人道有情须有梦》

笙歌里

宋代·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

宋代·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夜雨滴空阶,孤馆回,情绪萧索

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记醉踏南屏, 彩扇咽寒蝉,倦不知蛮素

宋代·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归来独卧逍遥夜,里相逢酩酊天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

宋代·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可奈回时,一番新别离

宋代·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安稳锦屏今夜,月明好渡江湖

宋代·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战舰东风慳借便,断神州故里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洛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宋代·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几度小窗,幽手同携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今夜中无觅处,漫徘徊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离魂难倩招清此,缟衣、解佩溪边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叙别、扬州一觉

宋代·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故国梅花归,愁损绿罗裙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情思乱,魂浮

宋代·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共东风、几番吹,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

宋代·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流水斜晖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人间须断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但怪得、当年缘能短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意有所极,亦同趣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明眸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别赋》

知离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其夜玉寝,果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

先秦·宋玉《神女赋》

王曰:“其若何

先秦·宋玉《神女赋》

寐而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先秦·宋玉《神女赋》

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风赋》

”王曰:“哉论事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羲之之书晚乃,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月赋》

陈王曰: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旼々率土,迁罔匮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欢接狎以离别兮,宵寤之芒芒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七发》

”太子曰:“

两汉·枚乘《七发》

”太子曰:“,然则涛何气哉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之台,望高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先秦·宋玉《高唐赋》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幽通赋》

宣曹兴败于下兮,鲁卫名谥于铭谣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戒恶,岂云苟兮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推其所为而已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然后驱而之,故民之从之也轻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晏子对曰:‘哉问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王曰:“哉言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曰:“王如之,则何为不行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苟为,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节》

强为而已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节》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政,犹有存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曰:“我知言,我养吾浩然之气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宰我、子贡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言德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禹闻言则拜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大舜有大焉,与人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取诸人以为,是与人为者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是故诸侯虽有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齐人曰:“所以为蚔鼁,则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五节》

王由足用为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孟子道性,言必称尧舜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曰:“不亦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龙子曰:‘治地莫于助,莫不于贡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变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子谓薛居州,士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故曰,徒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诚身有道:不明乎,不诚其身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吾闻西伯养老者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吾闻西伯养老者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父子之间不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孟子曰:“言人之不,当如后患何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以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六节》

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六节》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节》

’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夫章子,子父责而不相遇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朋友之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父子责,贼恩之大者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其礼际矣,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士,斯友一乡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一国之士,斯友一国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天下之士,斯友天下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以友天下之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人性之无分于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人性之也,犹水之就下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人无有不,水无有不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人之可使为不,其性亦犹是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无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或曰:‘性可以为,可以为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是故文武兴,则民好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或曰:‘有性,有性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今曰‘性’,然则彼皆非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矣,乃所谓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若夫为不,非才之罪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弈秋,通国之弈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所以考其者,岂有他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仁义忠信,乐不倦,此天爵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节》

”曰:“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华周、杞梁之妻哭其夫,而变国俗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曰:“其为人也好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好足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曰:“好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夫苟好,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夫苟不好,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八节》

穷则独其身,达则兼天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而不知为之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三节》

及其闻一言,见一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

吾闻西伯养老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吾闻西伯养老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天下有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所谓西伯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者,舜之徒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五节》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之间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五节》

于此,则有之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节》

孟子曰:“有人曰:‘我为陈,我为战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四节》

晋人有冯妇者,搏虎,卒为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孟子曰:“人也,信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何谓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曰:“可欲之谓,有诸己之谓信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言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守约而施博者,道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孟子曰:“养心莫于寡欲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五节》

生斯世也,为斯世也,斯可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春秋·曾子《第一章》

“有匪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民之不能忘也

春秋·曾子《第四章》

小人闲居为不,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而著其

春秋·曾子《第七章》

”道则得之,不则失之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以为宝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见不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彼为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虽有者,亦无如之何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春秋·子思《第一章》

“有匪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民之不能忘也

春秋·子思《第四章》

小人闲居为不,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而著其

春秋·子思《第七章》

”道则得之,不则失之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以为宝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见不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彼为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虽有者,亦无如之何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武溪玥】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武溪玥】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李呈然】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童皇】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李呈然】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3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刘骏阳】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3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陈景默】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2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 查看了 【】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2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闫锘】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2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樊盈优】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1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王洛晞】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1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王菊如】
  • 2024年06月07日 03:45:30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苏于涵】
  • 2024年06月07日 03:45:29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王浚名】
  • 2024年06月07日 03:45:28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隋蕙蔚】
  • 2024年06月07日 03:45:28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刘亨芮】
  • 2024年06月07日 03:45:2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郭涵韵】
  • 2024年06月07日 03:45:2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郭涵韵】
  • 2024年06月07日 03:45:2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郭涵韵】
  • 2024年06月07日 03:45:2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周传贤】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