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心理学实验的启示:父母如何做好榜样?

更新时间:2019-06-17 06:03:21 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者:妈妈好孕网 阅读数:434

孩子的任何攻击性行为,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如果孩子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下成长,目睹施暴过程,他变成攻击性人格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

早在50年前,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班杜拉做过一项有名的实验——波波玩偶实验,就成功地演示了孩子是如何学会攻击性方式的。

有36位男孩和36位女孩参加实验,年龄3-6岁,平均年龄不到4岁半。

大体上,班杜拉的实验是将孩子们置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之后,再让孩子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模特的行为。

具体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实验员把一个成人演员带进游戏室,让他坐在凳子上,参与孩子们的活动。

在非攻击性一组中,成人演员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摆弄玩具,完全忽视了波波玩偶;而在攻击性一组,成人演员则猛烈地攻击波波玩偶——把波波玩偶放倒在地,骑在上面,猛击它的鼻子,拿起锤子敲打它的头部,猛烈地在空中摔打玩偶,在房间内把它踢来踢去……这一攻击性行为连续重复三次。除了对玩偶的身体的攻击之外,成人模特还有语言的攻击,如“踢死它”,“怂包软蛋”。当然,成人模特也附加有非攻击性词语:“这是个强硬的家伙”,“它还会回来的”。

10分钟之后,两组孩子们分别都被带进另一个房间,那里摆放着洋娃娃消防车模型和飞机模型等吸引人的玩具。孩子们同时被告知,不能玩这些玩具,让他们产生一种挫折感。

最后,孩子都被带进最后一个实验室。这间房子里有几样“攻击性”玩具,包括锤子标枪,还有用链子吊起来的涂成脸庞形状的球,还有波波玩偶。房间里也有其他非攻击性玩具,包括蜡笔纸张洋娃娃塑料动物和卡车模型等。每个孩子都被允许在这个房间玩20分钟。

经常观察从镜子里观察每个孩子的行为,发现:

成人演员不在场的时候,观察暴力行为组的孩子们倾向于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暴力行为;未观察暴力行为的那组孩子们(无论性别)比其他孩子的攻击行为表现更弱。

换句话说,观察暴力行为组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比观察非暴力行为组的攻击性行为要多得多。这一结果也验证了班杜拉的理论。

班杜拉由此得出结论,成人的暴力行为引导了孩子的暴力行为。他还说,实验结果证明,在未来受到攻击时,观察暴力行为的孩子更倾向以暴力的方式做出反应。

▌班杜拉实验的重要启示:育儿先育己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孩子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获得学习,因此榜样对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父母无疑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所以,育儿先育己,这是班杜拉实验给我们早期教育的重要启示。

▌父母做好榜样的6个建议

给孩子做好表率,的确是一项大工程。但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下面是我的几个原则性建议:

我们要时刻记住自己的“父母”角色父母跟孩子是独立的两个人,所以请不要固执于自己的权威;父母对孩子肩负有天然的责任义务,所以请保持自己角色的成长,不要放弃了自己“教养”的责任。生而不养,非父母。

有话好好说,提前说。

你可以不懂任何沟通技巧。但请别总是大呼小叫动不动就厉声批评,再或者每每溺爱到完全对孩子的不合规行为不表态不吭气,这都不对。

如果你对孩子有期望,直接告诉孩子,这样孩子才能知道哪些行为父母更能接受,哪些不行。不要等孩子违背了你的意愿,上来就给以武断的批评,这往往会让孩子找不到北。

给孩子立规矩也是,提前告诉孩子,并跟孩子约定好。孩子有问题行为,也请温和坚定地坚持你的规矩,而非失控式的批评打骂。

先听孩子说,我们再说。不唠叨。

遇到任何事,先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问问他们如何想。客观给出你的想法。最后的决定请孩子自己做。不要总强迫孩子必须要听自己的。这往往没用,你知道的。分清楚哪些是孩子自己的事,比如吃饭睡觉写作业玩什么玩具上哪个培训班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人都需要留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另外,没人喜欢听唠叨。孩子们尤其如此。

注意自己的言行,你的孩子一直在观察你。

若你希望养出一个快乐的孩子,你先学会快乐。若你自己就不爱读书,或者不怎么读书,别批评孩子不读书。

? 享受任何一次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若有一天,你的孩子再也不来麻烦你,那说明你的孩子不再需要你了。那些亲密的日子真的没几年。更为重要的是,那短暂的几年,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你爱孩子的话,请把最宝贵的东西——你的时间给他们吧。

父母也是真实世界里头的普通人,不是超人。

我们都是普通父母,也许大部分都只是在及格线以上。但这有什么要紧呢。不完美同时也意味着鲜活,有持续变好的机会。恰是那种充满希望的持续前进的过程才最美。

所以,不要苛求自己,不要随随便便就内疚,并因此变得对孩子忽冷忽热,一会儿失控一会儿又过度补偿。这样不仅补偿不了,还会给孩子带去伤害。

要知道,作为父母你可以发脾气。可以出现错误。也可以在出了错误后跟孩子道歉。总之,事情的关键在于,意识到问题后,我们要有转变。

▌请警惕另外一个“不会动”的榜样

最后,我要说的是,除了父母的榜样之外,6岁前的孩子们还有另外一个“不会动”的榜样,它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那就是大众传媒。经实验验证,电影电视等都可能成为孩子学习模仿的对象,在试验中,看过暴力影像的孩子普遍比实验对照组的孩子的攻击性强。这也提醒父母,要尽可能避免让孩子看到有暴力情节的电视电影。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让孩子接触攻击性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看到别的小朋友打架,不小心让孩子看到有暴力的电视情节等。请父母一定要及时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并对这种攻击性行为表示反感和批评。——在班杜拉的另一个实验中,他发现,当对成人演员的攻击行为表示赞赏时,孩子就更喜欢模仿攻击行为,如果孩子看到成人演员因攻击行为受到惩罚或谴责时,他们的模仿就会少一些。

更多相关文章: 亲子教育  教育反思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