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同义

于同义姓名综合得分:78

一键举报
拼音 yú tóng、tòng yì、yí
繁体 于同義
五行 土火木
笔画 3 6 3
推荐属相 鼠,兔,龙,蛇,羊,猴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答客难》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上下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太公体行仁,七十有二,乃设用文武,得信厥说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诗云:‘礼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一人之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随园记》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其音,易其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意有所极,梦亦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李深源、元克已时游,皆大喜,出自意外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得之日,与石渠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夫秋,刑官也,时为阴;又兵象也,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而乐亦无穷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醉能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登楼赋》

人情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然兰蕙之才德不,世罕能别之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归田赋》

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

两汉·贾谊《鵩鸟赋》

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意变齐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月赋》

臣闻沈潜既,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虎丘记》

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登,迟月生公石上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盖诗有六焉,其二曰赋

魏晋·左思《三都赋》

辞则易为藻饰,则虚而无徵

魏晋·左思《三都赋》

非醇粹之方壮,谋踳驳於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墱流十二,源异口

魏晋·左思《三都赋》

壹八方而混,极风采之异观

魏晋·左思《三都赋》

凯归饮,疏爵普畴

魏晋·左思《三都赋》

藉田以礼动,大阅以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世笃玄,奚遽不能与之踵武而齐其风

魏晋·左思《三都赋》

富仁宠,职竞弗罗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亲御监门,嗛嗛

魏晋·左思《三都赋》

搉惟庸蜀与鸲鹊窠,句吴与黾

魏晋·左思《三都赋》

得闻上德之至盛,匪忧於有圣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星有风雨之好,人有异之性

魏晋·左思《三都赋》

而吾子言蜀都之富,禺之有

魏晋·左思《三都赋》

混品物而廛,并都鄙而为一

魏晋·左思《三都赋》

泛舟航於彭蠡,浑万艘而既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乘鲎鼋鼍,罛共罗

魏晋·左思《三都赋》

载汉女於后舟,追晋贾而

魏晋·左思《三都赋》

庸可共世而论巨细,年而议丰确乎

魏晋·左思《三都赋》

百果甲宅,异色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内则议殿爵堂,武虎威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雪之时远矣哉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眄隰则万顷缟,瞻山则千岩俱白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驰遥思千里,愿接手而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岂忆辇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陆机则兄弟居,韩康则舅甥不别,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尔乃窟室徘徊,聊凿坯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洞箫赋》

科条譬类,诚应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伊五帝之不礼,三王亦又不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浑然惑,孰温孰凉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乘理虽死而非亡,违虽生而匪存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礼薄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

两汉·扬雄《逐贫赋》

恩轻毛羽,薄轻罗

两汉·扬雄《逐贫赋》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则服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小人君子,其心不,惟乖於时,乃与天通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幽通赋》

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

两汉·班固《幽通赋》

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原而分流

两汉·班固《幽通赋》

三栾一体兮,虽移易而不忒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虽巨细修短之不,然寓形其中则一也

明代·方孝孺《蚊对》

今有类者,啜栗而饮汤,也;畜妻而育子,也;衣冠仪貌,无不

明代·方孝孺《蚊对》

白昼俨然,乘其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草野,流离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明代·方孝孺《蚊对》

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北征赋》

登赤须之长阪,入渠之旧城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卫人嘉其勇兮,讫今而称云

两汉·班昭《东征赋》

修短之运,愚智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羽毛,固殊智而异心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壮田横之奉首兮,二士之侠坟

两汉·蔡邕《述行赋》

登高斯赋,有取兮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

春秋·佚名《小星》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死。

春秋·佚名《谷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春秋·佚名《北风》

毂则异室,死则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春秋·佚名《大车》

有女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春秋·佚名《有女同车》

虫飞薨薨,甘与子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春秋·佚名《鸡鸣》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春秋·佚名《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独行睘睘。岂无他人?不如我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春秋·佚名《杕杜》

岂曰无衣?与子袍。王兴师,修我戈矛。与子仇!

春秋·佚名《秦风·无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耜,四之日举趾。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春秋·佚名《七月》

我车既攻,我马既。四牡庞庞,驾言徂东。

春秋·佚名《车攻》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春秋·佚名《宾之初筵》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

先秦·屈原《天问》

胡维嗜不味,而快鼌饱

先秦·屈原《天问》

女歧缝裳,而馆爰止

先秦·屈原《天问》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原徼幸而有待兮,泊莽莽与野草

先秦·宋玉《九辩》

与其无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先秦·宋玉《九辩》

世雷而炫曜兮,何毁誉之昧昧

先秦·宋玉《九辩》

夫孰非而可用兮

先秦·屈原《离骚》

民好恶其不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先秦·屈原《离骚》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

先秦·屈原《离骚》

何离心之可

先秦·屈原《离骚》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寿,与日月兮

先秦·屈原《九章》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

先秦·屈原《九章》

重仁袭兮,谨厚以为丰

先秦·屈原《九章》

故荼荠不亩兮,兰茝幽而独芳

先秦·屈原《九章》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而未沫

先秦·屈原《招魂》

盛鬋不制,实满宫些

先秦·屈原《招魂》

人有所极,心赋些

先秦·屈原《招魂》

苦称量之不审兮,权概而就衡

两汉·贾谊《惜誓》

凿枘伏戏兮,下合矩矱虞唐

先秦·庄忌《哀时命》

璋珪杂甑窐兮,陇廉与孟娵

先秦·庄忌《哀时命》

子胥死而成兮,屈原沉汨罗

先秦·庄忌《哀时命》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

两汉·东方朔《七谏》

偃王行其仁兮,荆文寤而徐亡

两汉·东方朔《七谏》

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

两汉·东方朔《七谏》

玉与石其匮兮,贯鱼眼与珠玑

两汉·东方朔《七谏》

不量凿而正枘兮,恐矩矱之不

两汉·东方朔《七谏》

哀哉兮淈淈,上下兮

两汉·王逸《九思》

访太昊兮道要,云靡贵兮仁

两汉·王逸《九思》

指正兮为曲,訿玉璧兮为石

两汉·王逸《九思》

茅丝兮综,冠屦兮共絇

两汉·王逸《九思》

惜今世其何殊兮,远近思而不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有子曰:信近,言可复也。恭近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不为,无勇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科,古之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君子之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之与比。”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君子喻,小人喻利。”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而富且贵,我如浮云。”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吴为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过,人必知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以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君子和而不,小人而不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问公叔文子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与文子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好行小慧,难矣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道不,不相为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首阳之下,民到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为盗。”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初九:门,无咎。

西周·姬昌《同人卦》

六二:宗,吝。

西周·姬昌《同人卦》

九五: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西周·姬昌《同人卦》

上九:郊,无悔。

西周·姬昌《同人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与君离别意,是宦游人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世乱南去,时清独北还

唐代·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

唐代·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

唐代·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岭猿旦暮,江柳共风烟

唐代·刘长卿《新年作》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

唐代·白居易《望月有感》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置酒长安道,心与我违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当时浣纱伴,莫得车归

唐代·王维《西施咏》

醒时交欢,醉后各分散

唐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对此结中肠,往难复留

唐代·韦应物《送杨氏女》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閟宫

唐代·杜甫《古柏行》

先帝御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辞严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唐代·韩愈《石鼓歌》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将进酒》

十五始展眉,愿尘与灰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驰驱

唐代·杜甫《哀王孙》

昭阳殿里第一人,辇随君侍君侧

唐代·杜甫《哀江头》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

唐代·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宋代·林逋《相思令·吴山青》

鹓鹭飞盖

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那时唱鹧鸪词

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

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记得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闲将柳带,细结

宋代·郑文妻《忆秦娥·花深深》

儿女此情

宋代·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

宋代·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此心与、东君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几度小窗,幽梦手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归处

宋代·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知君何日

宋代·《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亦有仁而已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苟为后而先利,不夺不餍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而后其君者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王亦曰仁而已矣,何必曰利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此无他,不与民乐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此无他,与民乐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今王与百姓乐,则王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二节》

为民上而不与民乐者,亦非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王如好货,与百姓之,王何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王如好色,与百姓之,王何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

由贤者出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其为气也,配与道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是集所生者,非袭而取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以其外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曰:“不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曰:“然则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行一不、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是则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羞恶之心,之端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不仁、不智、无礼、无,人役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齐人无以仁与王言者,岂以仁为不美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彼以其爵,我以吾,吾何慊乎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夫岂不而曾子言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问‘燕可伐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朝甚喜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死徙无出乡,乡田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八家皆私百亩,养公田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布帛长短,则贾相若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麻缕丝絮轻重,则贾相若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五谷多寡,则贾相若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屦大小,则贾相若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子比而之,是乱天下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巨屦小屦贾,人岂为之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者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子路曰:‘未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如知其非,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八节》

’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以兄之禄为不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事君无,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言非礼,谓之自暴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吾身不能居仁由,谓之自弃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君仁莫不仁,君莫不,君正莫不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莫不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五节》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大人弗为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所在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

舜明庶物,察人伦,由仁行,非行仁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九节》

孔子曰:‘其则丘窃取之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一节》

孟子曰:“禹、稷、颜回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今有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孟子曰:“曾子、子思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尧舜与人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桐处仁迁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一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非其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非其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圣人之行不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孔子进以礼,退以,得之不得曰‘有命’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无命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一位,凡五等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贵贵、尊贤,其一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乎,不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之尽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受之何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曰:“往役,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往见,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路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王曰:“卿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曰:“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以人性为仁,犹以杞柳为桮棬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一节》

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一节》

率天下之人而祸仁者,必子之言夫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外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且谓长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长之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

羞恶之心,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树之时又,浡然而生,至日至之时,皆熟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虽有不,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故凡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人而疑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圣人与我类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屦之相似,天下之足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口之味,有耆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如使口之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故曰:口之味也,有耆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耳之声也,有听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目之色也,有美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心,独无所然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心之所然者何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谓理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然耳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故理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之心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万钟则不辨礼而受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节》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心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七节》

’言饱乎仁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七节》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先生以仁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为人臣者怀仁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以相接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三子者不道,其趋一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曰:‘凡我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曰:“尊德乐,则可以嚣嚣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故士穷不失,达不离道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穷不失,故士得己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流,岂曰小补之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三节》

敬长,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五节》

君子所性,仁礼智根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曰:“仁而已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非其有而取之,非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居仁由,大人之事备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孟子曰:“仲子,不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

孟子曰:“春秋无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节》

无礼,则上下乱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二节》

仁之父子也,君臣也,礼之宾主也,智之贤者也,圣人之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人皆有所不为,达之其所为,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曰:“脍炙所也,羊枣所独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六节》

讳名不讳姓,姓所也,名所独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六节》

恶佞,恐其乱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中国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者也,未有好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为利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为利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中国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者也,未有好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为利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为利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09日 22:37:1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吴宥聍】
  • 2024年06月09日 22:37:1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吴宥聍】
  • 2024年06月09日 22:37:11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方敏达】
  • 2024年06月09日 22:37:07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杨栎淇】
  • 2024年06月09日 22:37:0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祝怀洲】
  • 2024年06月09日 22:37:0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吴宥聍】
  • 2024年06月09日 22:37:0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史妍和】
  • 2024年06月09日 22:37:0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解柠萌】
  • 2024年06月09日 22:37:0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祝怀洲】
  • 2024年06月09日 22:37:0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解柠萌】
  • 2024年06月09日 22:37:0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耿秀英】
  • 2024年06月09日 22:37:02 来自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移动 查看了 【何熠杰】
  • 2024年06月09日 22:37:01 来自 中国云南省移动 查看了 【林凡溪】
  • 2024年06月09日 22:36:57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沈芸希】
  • 2024年06月09日 22:36:56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俞盈依】
  • 2024年06月09日 22:36:56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蔡熠豪】
  • 2024年06月09日 22:36:50 来自 中国云南省移动 查看了 【王飞燕】
  • 2024年06月09日 22:36:48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郑锦逸】
  • 2024年06月09日 22:36:48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朱娟金】
  • 2024年06月09日 22:36:47 来自 中国湖北省襄阳电信 查看了 【戴星玥】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