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国

冯德国姓名综合得分:81

一键举报
拼音 féng、píng dé guó
繁体 馮德國
五行 水火木
笔画 5 15 8
推荐属相 龙,蛇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逝将去女,适彼乐。乐,爰得我直。

春秋·佚名《硕鼠》

浩浩昊天,不骏其。降丧饥馑,斩伐四。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春秋·佚名《雨无正》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春秋·佚名《閟宫》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城漕,我独南行。

春秋·佚名《击鼓》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音莫违,及尔同死。

春秋·佚名《谷风》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春秋·佚名《墓门》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春秋·佚名《破斧》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

春秋·佚名《六月》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既卒斩,何用不监!

春秋·佚名《节南山》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春秋·佚名《车舝》

既醉以酒,既饱以。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春秋·佚名《既醉》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其政不获。维彼四,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春秋·佚名《皇矣》

假乐君子,显显令,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春秋·佚名《假乐》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春秋·佚名《民劳》

抑抑威仪,维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斯戾。

春秋·佚名《抑》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于蕃。四方于宣。

春秋·佚名《崧高》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春秋·佚名《烝民》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

春秋·佚名《常武》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行。

春秋·佚名《敬之》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春秋·佚名《长发》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道千乘之,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归厚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为政以,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怀,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能以礼让为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如礼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不孤,必有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中庸之为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志于道,据于,依于仁,游于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天生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其可谓至也已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吾未见好如好色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摄乎大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张问崇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以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风,小人之草,草上之风,必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壹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有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鏖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哉若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或曰:“以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以直报怨,以。”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由,知者鲜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如好色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巧言乱,小不忍则乱大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子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乡愿,之贼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道听而途说,之弃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张曰:“执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大不逾闲,小出入,可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士之才盖一,则曰士;女之色盖一,则曰色;兰之香盖一,则曰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然兰蕙之才不同,世罕能别之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香矣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登斯楼也,则有去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此非曹孟之诗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之困于周郎者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灭六者六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使六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孟尝高洁,空余报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况秦吴兮绝,复燕宋兮千里

南北朝·江淹《别赋》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赵厕,吴宫燕市

南北朝·江淹《别赋》

至如一赴绝,讵相见期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者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所贵圣人之神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凤凰翔于千仞兮,览辉而下之;见细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月赋》

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月以阴灵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未有雌雄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则不然:圣帝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先生有睟其容,乃盱衡而诰曰:“异乎交益之士,盖音有楚夏者,土风之乖也;情有险易者,习俗之殊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聊为吾子复玩音,以释二客竞于辩囿者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长世字甿者,以道为藩,不以袭险为屏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洞庭虽濬,负之者北,非所以爱人治

魏晋·左思《三都赋》

而是有魏开之日,缔构之初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则衰世,而盛形於管弦;虽逾千祀,而怀旧蕴於遐年

魏晋·左思《三都赋》

玄化所甄,风所禀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於前则宣明显阳,顺崇礼

魏晋·左思《三都赋》

恤,忘从禽

魏晋·左思《三都赋》

朝无刓印,无费留

魏晋·左思《三都赋》

考历数之所在,察五之所莅

魏晋·左思《三都赋》

皇恩绰矣,帝冲矣

魏晋·左思《三都赋》

是故料其建,析其法度

魏晋·左思《三都赋》

则干木之自解纷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得闻上之至盛,匪同忧於有圣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孙之而破,诸葛家之而灭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且有吴之开也,造自太伯,宣於延陵

魏晋·左思《三都赋》

建至以创洪业,世无得而显称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率土而论都,则非列之所觖望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霸王之所根柢,开之所基趾

魏晋·左思《三都赋》

“昔者夏后氏朝群臣於兹土,而执玉帛者以万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九土星分,万错跱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于中古

魏晋·左思《三都赋》

幽思绚道,摛藻掞天庭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曰:臣闻雪宫建于东,雪山峙于西域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东都妙姬,南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加以寒暑异令,乖违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门有通,家承赐书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螭龙、牧,邕邕群鸣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吹参差而入道兮,故永御而可贵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盖发蒙,往自会,思万方,忧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春秋时祸败之始,战逾增其荼毒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进不由,退不受呵

两汉·扬雄《逐贫赋》

昔我乃祖,宣其明,克佐帝尧,誓为典则

两汉·扬雄《逐贫赋》

忘我大,思我小怨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剑阁铭》

兴实在,险亦难恃

魏晋·张载《剑阁铭》

洞庭孟门,二不祀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守孔约而不贰兮,乃輶而无累

两汉·班固《幽通赋》

谟先圣之大猷兮,亦邻而助信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酒箴》

常为器,讬于属车

两汉·扬雄《酒箴》

【典故出处】《北征赋》

慕公刘之遗,及行苇之不伤

两汉·班彪《北征赋》

不耀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

两汉·班彪《北征赋》

降几杖于藩兮,折吴濞之逆邪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唯令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两汉·班昭《东征赋》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与仁贤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之明辉

两汉·祢衡《鹦鹉赋》

配鸾皇而等美,焉比于众禽

两汉·祢衡《鹦鹉赋》

背蛮夷之下,侍君子之光仪

两汉·祢衡《鹦鹉赋》

期守死以报,甘尽辞以效愚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以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王曰:‘何以利吾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上下交征利而危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万乘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千乘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也,尽心焉耳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察邻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梁惠王曰:“晋,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曰:“何如,则可以王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而抚四夷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臣始至于境,问之大禁,然后敢入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二节》

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二节》

齐宣王问曰:“交邻有道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景公说,大戒于,出舍于郊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曰:“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故曰,人杀之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至于治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以万乘之伐万乘之,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以万乘之伐万乘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滕文公问曰:“滕,小也,间于齐楚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节》

滕文公问曰:“滕,小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竭力以事大,则不得免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行乎政,如彼其久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且以文王之,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孔子曰:‘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当今之时,万乘之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如恶之,莫如贵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虽大,必畏之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能治其家,谁敢侮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今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信能行此五者,则邻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其尊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今天下地醜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人皆有所矜式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君子之,风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小人之,草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滕文公问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请野九一而助,中什一使自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可得而食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中无伪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家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曰:“晋亦仕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人皆贱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万章问曰:“宋,小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于齐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之所存者幸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之灾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之害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暴其民甚,则身弑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不甚,则身危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天下之本在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巨室之所慕,一慕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六节》

之所慕,天下慕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六节》

故沛然教溢乎四海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役大,小贤役大贤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今也小师大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师文王,大五年,小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君好仁,天下无敌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败家之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而赋粟倍他日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一正君而定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得志行乎中,若合符节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一节》

子产听郑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节》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公都子曰:“匡章,通皆称不孝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中无与立谈者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天子使吏治其,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夫然后之中,践天子位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匹夫而有天下者,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去父母之道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友也者,友其也,不可以有挟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虽小之君亦有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非惟小之君为然也,虽大之君亦有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万章曰:“今有御人于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可受御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诸侯失,而后托于诸侯,礼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曰:“敢问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曰:“在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以友士,何如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则子事我者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之善士,斯友一之善士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民之秉夷,好是懿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弈秋,通之善弈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七节》

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再命曰:‘尊贤育才,以彰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我能为君约与,战必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九节》

万室之,一人陶,则可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今居中,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况无君子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一节》

”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与谗谄面谀之人居,欲治,可得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外患者,恒亡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曰:“尊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孟子曰:“人之有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八节》

”孟子曰:“君子居是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二节》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节》

征者上伐下也,敌不相征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节》

周于者,邪世不能乱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节》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一节》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空虚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二节》

孟子曰:“不仁而得者,有之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三节》

’去父母之道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七节》

去齐,接淅而行,去他之道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七节》

陈臻曰:“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动容周旋中礼者,盛之至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不回,非以干禄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乡原,之贼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之贼,何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之贼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恶乡原,恐其乱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古之欲明明于天下者,先治其

春秋·曾子《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曾子《第一章》

欲治其者,先齐其家

春秋·曾子《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曾子《第一章》

《康诰》曰:“克明

春秋·曾子《第二章》

”《帝典》曰:“克明峻

春秋·曾子《第二章》

人交,止于信

春秋·曾子《第四章》

“有匪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春秋·曾子《第四章》

”富润屋,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春秋·曾子《第七章》

所谓治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春秋·曾子《第十章》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

春秋·曾子《第十章》

一家仁,一兴仁

春秋·曾子《第十章》

一家让,一兴让

春秋·曾子《第十章》

一人贪戾,一作乱,其机如此

春秋·曾子《第十章》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

春秋·曾子《第十章》

故治在齐其家

春秋·曾子《第十章》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

春秋·曾子《第十章》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

春秋·曾子《第十章》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

春秋·曾子《第十章》

此谓治在齐其家

春秋·曾子《第十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有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道得众则得,失众则失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是故君子先慎乎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楚书》曰:“楚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此谓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家,灾害并至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此谓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古之欲明明于天下者,先治其

春秋·子思《第一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子思《第一章》

欲治其者,先齐其家

春秋·子思《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子思《第一章》

《康诰》曰:“克明

春秋·子思《第二章》

”《帝典》曰:“克明峻

春秋·子思《第二章》

人交,止于信

春秋·子思《第四章》

“有匪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春秋·子思《第四章》

”富润屋,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春秋·子思《第七章》

所谓治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春秋·子思《第十章》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

春秋·子思《第十章》

一家仁,一兴仁

春秋·子思《第十章》

一家让,一兴让

春秋·子思《第十章》

一人贪戾,一作乱,其机如此

春秋·子思《第十章》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

春秋·子思《第十章》

故治在齐其家

春秋·子思《第十章》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

春秋·子思《第十章》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

春秋·子思《第十章》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

春秋·子思《第十章》

此谓治在齐其家

春秋·子思《第十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有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道得众则得,失众则失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是故君子先慎乎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楚书》曰:“楚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此谓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家,灾害并至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此谓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贵真人之休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

先秦·屈原《远游》

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

先秦·屈原《远游》

虚以待之存,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之门

先秦·屈原《远游》

嘉南州之炎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先秦·屈原《远游》

夜光何,死则又育

先秦·屈原《天问》

该秉季,厥父是臧

先秦·屈原《天问》

恒秉季,焉得夫朴牛

先秦·屈原《天问》

何圣人之一,卒其异方

先秦·屈原《天问》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

先秦·屈原《天问》

吴光争,久余是胜

先秦·屈原《天问》

鸟兽犹知怀兮,何云贤士之不处

先秦·宋玉《九辩》

欲寂漠而绝端兮,窃不敢忘初之厚

先秦·宋玉《九辩》

何况一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先秦·宋玉《九辩》

赖皇天之厚兮,还及君之无恙

先秦·宋玉《九辩》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焉错辅

先秦·屈原《离骚》

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先秦·屈原《九章》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之优游

先秦·屈原《九章》

受命不迁,生南

先秦·屈原《九章》

无私,参天地兮

先秦·屈原《九章》

主此盛兮,牵于俗而芜秽

先秦·屈原《招魂》

上无所考此盛兮,长离殃而愁苦

先秦·屈原《招魂》

好闲,习以都只

先秦·屈原《大招》

美冒众流,泽章只

先秦·屈原《大招》

雄雄赫赫,天明只

先秦·屈原《大招》

临中之众人兮,讬回飙乎尚羊

两汉·贾谊《惜誓》

梅伯数谏而至醢兮,来革顺志而用

两汉·贾谊《惜誓》

循四极而回周兮,见盛而後下

两汉·贾谊《惜誓》

彼圣人之神兮,远浊世而自藏

两汉·贾谊《惜誓》

初放平生于兮,长于原野

两汉·东方朔《七谏》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家之久长

两汉·东方朔《七谏》

子推自割而飤君兮,日忘而怨深

两汉·东方朔《七谏》

哀命哀时命之不合兮,伤楚之多忧

两汉·东方朔《七谏》

痛楚之流亡兮,哀灵修之过到

两汉·东方朔《七谏》

欲阖口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

两汉·东方朔《七谏》

无正兮溷厕,怀兮何睹

两汉·王褒《九怀》

历广漠兮驰骛,览中兮冥冥

两汉·王褒《九怀》

嗟此兮无良,媒女诎兮謰謱

两汉·王逸《九思》

何楚兮难化,迄于今兮不易

两汉·王逸《九思》

遭桓缪兮识举,才用兮列施

两汉·王逸《九思》

迫中兮迮陿,吾欲之兮九夷

两汉·王逸《九思》

兮困控,愁不聊兮遑生

两汉·王逸《九思》

门而端指兮,冀壹寤而锡还

两汉·刘向《九叹》

家之离沮兮,躬获愆而结难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三:食旧,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西周·姬昌《讼卦》

上六:大君有命,开承家,小人勿用。

西周·姬昌《师卦》

上九:既雨既处,尚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西周·姬昌《小畜卦》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

西周·姬昌《谦卦》

六四:观之光,利用宾于王。

西周·姬昌《观卦》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西周·姬昌《复卦》

九三:不恒其,或承之羞,贞吝。

西周·姬昌《恒卦》

六五:恒其,贞,妇人吉,夫子凶。

西周·姬昌《恒卦》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

西周·姬昌《益卦》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

西周·姬昌《益卦》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

西周·姬昌《未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红豆生南,春来发几枝

唐代·王维《相思》

功盖三分,名成八阵图

唐代·杜甫《八阵图》

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唐代·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春风举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唐代·李商隐《隋宫 / 隋堤》

商女不知亡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代·杜牧《泊秦淮》

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唐代·张祜《集灵台·其二》

他乡生白发,旧见青山

唐代·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

唐代·李白《渡荆门送别》

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唐代·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得相能开,生儿不象贤

唐代·刘禹锡《蜀先主庙》

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唐代·钱起《送僧归日本》

汉皇重色思倾,御宇多年求不得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来奔波

唐代·韩愈《石鼓歌》

名花倾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唐代·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蚕丛及鱼凫,开何茫然

唐代·李白《蜀道难》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北服南单于

唐代·杜甫《哀王孙》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虢与秦

唐代·杜甫《丽人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登临望故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愁损辞乡去

宋代·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

宋代·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春思远,谁叹赏、香风味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17日 05:42: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田仙儿】
  • 2024年06月17日 05:42: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单云骐】
  • 2024年06月17日 05:42:52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蔡丰昶】
  • 2024年06月17日 05:42:52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樾漪】
  • 2024年06月17日 05:42:52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单云骐】
  • 2024年06月17日 05:42:52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蔡丰昶】
  • 2024年06月17日 05:42:52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樾漪】
  • 2024年06月17日 05:42:5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单云骐】
  • 2024年06月17日 05:42:5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蔡丰昶】
  • 2024年06月17日 05:42:5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樾漪】
  • 2024年06月17日 05:42:35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市联通 查看了 【毛侠】
  • 2024年06月17日 05:42:34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袁茉熙】
  • 2024年06月17日 05:42:29 来自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联通 查看了 【段沣溭】
  • 2024年06月17日 05:42:28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靳柠奕】
  • 2024年06月17日 05:42:28 来自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联通 查看了 【段琦】
  • 2024年06月17日 05:42:21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宗熹缘】
  • 2024年06月17日 05:42:17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马淏天】
  • 2024年06月17日 05:42:12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刘蕊蕙】
  • 2024年06月17日 05:42:1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刘蕊蕙】
  • 2024年06月17日 05:42:11 来自 中国移动 查看了 【曹景翌】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