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得罗斯

嘉得罗斯姓名综合得分:94

一键举报
拼音 jiā dé、de luó sī
繁体 嘉得羅斯
五行 木金火金
笔画 14 11 8 12
推荐属相 龙,蛇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小苹初见,两重心字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轻解裳,独上兰舟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满衣清泪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红烛昏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宋代·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偏重三五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当此际,香囊暗解,带轻分

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谩赢、青楼薄幸名存

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团圆是几时

宋代·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君泪盈,妾泪盈,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宋代·林逋《相思令·吴山青》

梅花睡不成

宋代·黄升《南乡子·冬夜》

起解衣聊问、夜何其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洞房记初相遇

宋代·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

宋代·高观国《少年游·草》

一枝春欲放

宋代·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去年,探梅时节

宋代·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宋代·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但怪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宋代·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

宋代·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若待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宋代·苏轼《贺新郎·夏景》

刚断肠、惹离情苦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浅欢风日好

宋代·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浮生岂长年少

宋代·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秋千慵困解衣,画堂双燕归

宋代·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兰舟住

宋代·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今宵去

宋代·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阅人多矣,谁似长亭树

宋代·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

树若有情时,不会青青如此

宋代·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

写不成书,只寄、相思一点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甫能炙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宋代·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曾记、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宋代·王清惠《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当初,翦香云为约

宋代·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多应念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宋代·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工夫咒你

宋代·蜀妓《鹊桥仙·说盟说誓》

长记、凭肩游

宋代·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

缃裙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宋代·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

欲减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衫上,点点红无数

宋代·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彩舟载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

宋代·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谩记、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

宋代·周邦彦《解连环·怨怀无托》

看灯记年时节

宋代·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今年华市灯

宋代·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情知春去后,管落花无

宋代·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一钩袜行花阴

宋代·郑文妻《忆秦娥·花深深》

云归,还送云别

宋代·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

别后书难

宋代·范成大《菩萨蛮·湘东驿》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却相逢,恰经年离别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自琐闼以病请奉祠

宋代·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病夫因病来游

宋代·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不如饮待奴先醉,图不知郎去时

宋代·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谩记,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镇日思归归未,孤负殷勤杜宇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绿杨栽后院

宋代·张先《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何人弄如此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但怪、当年梦缘能短

宋代·吴文英《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

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

宋代·None《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江潮容易

宋代·《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典故出处】《风赋》

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幢,经于洞房,乃为大王之风也

先秦·宋玉《风赋》

”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而共之

先秦·宋玉《风赋》

中唇为胗,目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人,吾谁与归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遁隐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不匝旬而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而我与深源、克已独喜之,是其果有遭乎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石渠,民桥其上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予从州牧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以易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十月十九日,踰石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胡床十八九居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古人有言,水之神,名曰宓妃

魏晋·曹植《洛神赋》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魏晋·曹植《洛神赋》

彼何人,若此之艳也

魏晋·曹植《洛神赋》

秾纤衷,修短合度

魏晋·曹植《洛神赋》

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魏晋·曹植《洛神赋》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灵之我欺

魏晋·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袜生尘

魏晋·曹植《洛神赋》

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知不可乎骤,托遗响于悲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逝者如,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而族灭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天人之旧馆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山水之乐,之心而寓之酒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与绮兮娇上春

南北朝·江淹《别赋》

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其盛饰也,则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万方

先秦·宋玉《神女赋》

时容与以微动兮,志未可乎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登楼赋》

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并水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予既废而获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之原,沃然有,笑闵万古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思旧赋》

昔李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乃曰“当门不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长,乃为赋以自广也

两汉·贾谊《鵩鸟赋》

乘流则逝兮,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遂自投汨而死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恭承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闒茸尊显兮,谗谀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信厥说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枉而直之,使自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之;自之,则敏且广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而状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千顷云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今余幸解官称吴客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之类,匪啻于兹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则生常,固非自之谓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甘荼伊蠢,芒种

魏晋·左思《三都赋》

疏通沟以滨路,青槐以荫涂

魏晋·左思《三都赋》

班列肆以兼,设阛阓以襟带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之货,此则弗容

魏晋·左思《三都赋》

道来贵,利往则贱

魏晋·左思《三都赋》

故令民睹泰阶之平,可比屋而为一

魏晋·左思《三都赋》

荣操行之独,超百王之庸庸

魏晋·左思《三都赋》

锦绣襄邑,绮朝歌

魏晋·左思《三都赋》

富仁宠义,职竞弗

魏晋·左思《三都赋》

齐给守其小辩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建至德以创洪业,世无而显称

魏晋·左思《三都赋》

实神妙之响象,嗟难而覙缕

魏晋·左思《三都赋》

桃笙象簟,韬於筒中;蕉葛升越,弱於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乘鲎鼋鼍,同罛共

魏晋·左思《三都赋》

若吾子之所传,孟浪之遗言,略举其梗概,而未其要妙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山图采而道,赤斧服而不朽

魏晋·左思《三都赋》

榹桃函列,梅李

魏晋·左思《三都赋》

列隧百重,肆巨千

魏晋·左思《三都赋》

鹰犬倏眒,罻络幕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而备知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虺蜮,阶斗麕鼯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敧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榆柳两三行,梨桃百余树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拔蒙密兮见窗,行敧斜兮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蝉有翳兮不惊,雉无兮何惧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清代·袁枚《随园记》

二者不可兼,舍官而取园者也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谥为洞箫兮,蒙圣主之渥恩

两汉·王褒《洞箫赋》

锼镂里洒,绛唇错杂;邻菌缭纠,鳞捷猎;胶致理比,挹抐擫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箕踵漫衍,芳草

先秦·宋玉《高唐赋》

举功先,获车已实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恩轻毛羽,义薄轻

两汉·扬雄《逐贫赋》

心有所怀,愿尽辞

两汉·扬雄《逐贫赋》

饕餮之群,贪富苟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少休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公顾瞻有,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焉,顾非幸也欤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剑阁铭》

世浊则逆,道清

魏晋·张载《剑阁铭》

百二,并吞诸侯

魏晋·张载《剑阁铭》

十二,田生献筹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匪党人之敢拾兮,庶言之不玷

两汉·班固《幽通赋》

聿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

两汉·班固《幽通赋》

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其云已

两汉·班固《幽通赋》

既仁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

两汉·班固《幽通赋》

洞参差其纷错兮,众兆之所惑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少休憩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劈,如刃立,是为剑门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而之甚艰,且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酒箴》

左右,牵于纆徽

两汉·扬雄《酒箴》

【典故出处】《北征赋》

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乎少留

两汉·班彪《北征赋》

秦昭之讨贼,赫怒以北征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谅不登樔而椓蠡兮,不陈力而相追

两汉·班昭《东征赋》

遂进道而少前兮,平丘之北边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跨昆仑而播弋,冠云霓而张

两汉·祢衡《鹦鹉赋》

怀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称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其命者甚众

两汉·蔡邕《述行赋》

到偃师,病比前,

两汉·蔡邕《述行赋》

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被浣濯而

两汉·蔡邕《述行赋》

观风化之失兮,犹纷挐其多远

两汉·蔡邕《述行赋》

登高赋,义有取兮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求之不,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春秋·佚名《关雎》

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春秋·佚名《螽斯》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春秋·佚名《殷其雷》

有兔爰爰,雉离于。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春秋·佚名《兔爰》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我所。

春秋·佚名《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我直。

春秋·佚名《硕鼠》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焉?

春秋·佚名《采苓》

墓门有棘,斧以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春秋·佚名《墓门》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

春秋·佚名《伐柯》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亦孔之将。

春秋·佚名《破斧》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鬻子之闵

春秋·佚名《鸱鸮》

蓼彼萧,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春秋·佚名《蓼萧》

湛湛露,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春秋·佚名《湛露》

秩秩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春秋·佚名《斯干》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春秋·佚名《小旻》

弁彼鸴,归飞提提。民莫不穀,我独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

春秋·佚名《小弁》

彼何人?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

春秋·佚名《何人斯》

鸳鸯于飞,毕之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春秋·佚名《鸳鸯》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春秋·佚名《宾之初筵》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春秋·佚名《大明》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男。

春秋·佚名《思齐》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春秋·佚名《公刘》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哲人之愚,亦维戾。

春秋·佚名《抑》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

春秋·佚名《云汉》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容。在彼无恶,在此无斁。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春秋·佚名《振鹭》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臧。

春秋·佚名《駉》

嗟嗟烈祖!有秩祜。申锡无疆,及尔所。既载清酤,赉我思成。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假无言,时靡有争。绥我眉寿,黄耇无疆。约軧错衡,八鸾鸧鸧。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春秋·佚名《烈祖》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屈原既放,三年不复见

先秦·屈原《卜居》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无穷乎

先秦·屈原《卜居》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

先秦·屈原《卜居》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

先秦·屈原《远游》

奇傅说之讬辰星兮,羡韩众之

先秦·屈原《远游》

谁可与玩遗芳兮

先秦·屈原《远游》

彼嵞山女,而通之於台桑

先秦·屈原《天问》

夫良药,不能固臧

先秦·屈原《天问》

桀伐蒙山,何所

先秦·屈原《天问》

孰期去两男子

先秦·屈原《天问》

恒秉季德,焉夫朴牛

先秦·屈原《天问》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

先秦·屈原《天问》

水滨之木,彼小子

先秦·屈原《天问》

夫褒姒

先秦·屈原《天问》

何故至于

先秦·None《渔父》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车既驾兮朅而归,不见兮心伤悲

先秦·宋玉《九辩》

忼慨绝兮不,中瞀乱兮迷惑

先秦·宋玉《九辩》

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

先秦·宋玉《九辩》

君弃远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

先秦·宋玉《九辩》

无衣裘以御冬兮,恐溘死不见乎阳春

先秦·宋玉《九辩》

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

先秦·宋玉《九辩》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

先秦·屈原《离骚》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用此下土

先秦·屈原《离骚》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此中正

先秦·屈原《离骚》

览察草木其犹未兮,岂珵美之能当

先秦·屈原《离骚》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

先秦·屈原《离骚》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列乎众芳

先秦·屈原《离骚》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张而在下

先秦·屈原《九章》

腥臊并御,芳不薄兮

先秦·屈原《九章》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

先秦·屈原《九章》

何独乐之謇謇兮

先秦·屈原《九章》

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

先秦·屈原《九章》

愿径逝而未兮,魂识路之营营

先秦·屈原《九章》

忧心不遂,言谁告兮

先秦·屈原《九章》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

先秦·屈原《九章》

愿陈情以白行兮,罪过之不意

先秦·屈原《九章》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

先秦·屈原《九章》

雕题黑齿,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先秦·屈原《招魂》

幸而脱,其外旷宇些

先秦·屈原《招魂》

其土烂人,求水无所

先秦·屈原《招魂》

致命于帝,然后瞑些

先秦·屈原《招魂》

蒻阿拂壁,帱张些

先秦·屈原《招魂》

轩辌既低,步骑

先秦·屈原《招魂》

肴羞未通,女乐

先秦·屈原《招魂》

皋兰被径兮,路渐

先秦·屈原《招魂》

使麒麟可羁而係兮,又何以异虖犬羊

两汉·贾谊《惜誓》

负檐荷以丈尺兮,欲伸要而不可

先秦·庄忌《哀时命》

肩倾侧而不容兮,固陿腹而不

先秦·庄忌《哀时命》

蛟龙潜于旋渊兮,身不挂于罔

先秦·庄忌《哀时命》

子胥死而成义兮,屈原沉于汨

先秦·庄忌《哀时命》

太公不遇文王兮,身至死而不

先秦·庄忌《哀时命》

沉江惟往古之失兮,览私微之所伤

两汉·东方朔《七谏》

纣暴虐以失位兮,周佐乎吕望

两汉·东方朔《七谏》

信直退而毁败兮,虚伪进而

两汉·东方朔《七谏》

西施媞媞而不见兮,嫫母勃屑而日侍

两汉·东方朔《七谏》

骥踌躇于弊輂兮,遇孙阳而

两汉·东方朔《七谏》

卒不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

两汉·东方朔《七谏》

测汨之湘水兮,知时固而不反

两汉·东方朔《七谏》

以直鍼而为钓兮,又何鱼之能

两汉·东方朔《七谏》

和抱璞而泣血兮,安良工而剖之

两汉·东方朔《七谏》

经浊世而不志兮,愿侧身岩穴而自讬

两汉·东方朔《七谏》

假寐兮愍,谁可与兮寤语

两汉·王褒《九怀》

还顾世俗兮,坏败罔

两汉·王褒《九怀》

四佞放兮後禹,圣舜摄兮昭尧绪,孰能若兮原为辅

两汉·王褒《九怀》

兮二踪,未知兮所投

两汉·王逸《九思》

兮伪惑,心为兮隔错

两汉·王逸《九思》

兮嫉贼,心为兮切伤

两汉·王逸《九思》

群行兮上下,骈兮列陈

两汉·王逸《九思》

椒桂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

两汉·刘向《九叹》

惜师延之浮渚兮,赴汨之长流

两汉·刘向《九叹》

惜往事之不合兮,横汨而下沥

两汉·刘向《九叹》

原寄言于三鸟兮,去飘疾而不可

两汉·刘向《九叹》

排帝宫与囿兮,升县圃以眩灭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攻乎异端,害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乎?”指其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也,吾未尝不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知!”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知仁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游曰:“事君数,辱矣。朋友数,疏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焉取。”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之未能信。”子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刚!”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而闻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至壹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可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伯牛有疾,子问之,至牖执其手,曰:“命矣夫!人也,而有疾也!人也,而有疾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人焉尔乎?”曰:“有淡台明灭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圣人,吾不而见之矣,见君子者可矣。”子曰:“善人,吾不而见之矣,见有恒者,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仁至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而称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远暴慢矣;正颜色,近信矣;出辞气,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文也,后死者不与于文也;天之未丧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贡曰:“有美玉于,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其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夫,不舍昼夜。”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亦不足畏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乡人饮酒,杖者出,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稚,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闵子伺侧,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其死然。”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问:“闻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行之?”冉有问:“闻行诸?”子曰:“闻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行诸,子曰闻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壹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无仞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已而去,于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已而去,于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而食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士何如,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壹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曰:“何如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不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曰:“何如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缌缌、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缌缌,兄弟怡怡。”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鏖荡舟,俱不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铿铿乎。莫己知也,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滥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某在。”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为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思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之谓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壹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之也,患之;既之,患失之。茍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与之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壹言以为知,壹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邦家者,所谓立之立,道之行,绥之来,勤之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主,利;西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西周·姬昌《坤卦》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尚于中行。

西周·姬昌《泰卦》

九四:由豫,大有,勿疑。朋盍簪。

西周·姬昌《豫卦》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利居贞。

西周·姬昌《随卦》

九四:噬干胏,金矢,利艰贞,吉。

西周·姬昌《噬嗑卦》

六五:噬乾肉,黄金,贞厉,无咎。

西周·姬昌《噬嗑卦》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舆,小人剥庐。

西周·姬昌《剥卦》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邑人之灾。

西周·姬昌《无妄卦》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其女妻,无不利。

西周·姬昌《大过卦》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其士夫,无咎无誉。

西周·姬昌《大过卦》

九二:坎有险,求小

西周·姬昌《坎卦》

上六:系用徽纆,窴于丛棘,三岁不,凶。

西周·姬昌《坎卦》

六五:悔亡,失勿恤,往吉无不利。

西周·姬昌《晋卦》

九三:明夷于南狩,其大首,不可疾贞。

西周·姬昌《明夷卦》

九二:田获三狐,黄矢,贞吉。

西周·姬昌《解卦》

九四:解而拇,朋至孚。

西周·姬昌《解卦》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其友。

西周·姬昌《损卦》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臣无家。

西周·姬昌《损卦》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西周·姬昌《井卦》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妾以其子,无咎。

西周·姬昌《鼎卦》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

西周·姬昌《震卦》

六四:鸿渐于木,或其桷,无咎。

西周·姬昌《渐卦》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疑疾,有孚发若,吉。

西周·姬昌《丰卦》

初六:旅琐琐,其所取灾。

西周·姬昌《旅卦》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童仆贞。

西周·姬昌《旅卦》

九四:旅于处,其资斧,我心不快。

西周·姬昌《旅卦》

六三: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西周·姬昌《中孚卦》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

西周·姬昌《既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代·李端《听筝》

啼时惊妾梦,不到辽西

唐代·金昌绪《春怨 / 伊州歌》

泪湿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唐代·白居易《后宫词》

无端嫁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唐代·李商隐《为有》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青楼薄幸名

唐代·杜牧《遣怀》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小扇扑流萤

唐代·杜牧《秋夕》

等是有家归未,杜鹃休向耳边啼

唐代·None《杂诗》

君门一入无由出,唯有宫莺见人

唐代·顾况《宫词》

余亦能高咏,人不可闻

唐代·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芳心向春尽,所是沾衣

唐代·李商隐《落花》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

唐代·杜甫《天末怀李白》

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唐代·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

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唐代·刘禹锡《蜀先主庙》

凤尾香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唐代·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梦依稀

唐代·李商隐《春雨》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一雁飞

唐代·李商隐《春雨》

蓬门未识绮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唐代·秦韬玉《贫女》

云髻罢梳还对镜,衣欲换更添香

唐代·薛逢《宫词》

遂令东山客,不顾采薇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

唐代·王维《西施咏》

当时浣纱伴,莫同车归

唐代·王维《西施咏》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

唐代·李白《春思》

君言不意,归卧南山陲

唐代·王维《送别》

君今在网,何以有羽翼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君今在网,何以有羽翼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今来典郡,山夷又纷然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冠盖满京华,人独憔悴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问答未及已,驱儿酒浆

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

官高何足论,不收骨肉

唐代·杜甫《佳人》

欢言所憩,美酒聊共挥

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虽无宾主意,颇清净理

唐代·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终罢结庐,慕陶直可庶

唐代·韦应物《东郊》

自惭居处崇,未睹民康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

唐代·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矫矫珍木巅,无金丸惧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君王掩面救不,回看血泪相和流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不志 一作:不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十三学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裙翻酒污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散入珠帘湿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将军角弓不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唐代·李商隐《韩碑》

公之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唐代·李商隐《韩碑》

公之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唐代·李商隐《韩碑》

落落盘踞虽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唐代·杜甫《古柏行》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报恩不能归

唐代·李颀《古意》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置之贡玉堂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将军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贵戚权门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

唐代·韩愈《石鼓歌》

公从何处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唐代·韩愈《石鼓歌》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切磋

唐代·韩愈《石鼓歌》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至老不更归

唐代·韩愈《山石》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移荆蛮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已薄未更衣

唐代·王维《秋夜曲》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胡马骑

唐代·王维《老将行》

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军

唐代·王维《老将行》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帐里不胜情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君王带笑看

唐代·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二》

借问汉宫谁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唐代·李白《清平调·其二》

人生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唐代·李白《将进酒》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

唐代·李白《玉阶怨》

税驾苦不早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黄鹤之飞尚不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唐代·李白《蜀道难》

秦地敷女,采桑绿水边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唐代·李益《江南曲》

生女犹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唐代·杜甫《兵车行》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同驰驱

唐代·杜甫《哀王孙》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

唐代·杜甫《哀王孙》

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唐代·杜甫《丽人行》

血污游魂归不

唐代·杜甫《哀江头》

谁言寸草心,报三春晖

唐代·孟郊《游子吟》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如之何其使民饥而死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彼夺其民时,使不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闻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吾心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言举心加诸彼而已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曰:“王之所大欲可闻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缘木求鱼,虽不鱼,无后灾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曰:“可闻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曰:“可闻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诗云:‘王赫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人不,则非其上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而非其上者,非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王曰:“王政可闻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四者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弓矢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曰:“国君进贤,如不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工师大木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夫民今而后反之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君行仁政,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无已,则有一焉:凿池也,筑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三节》

非择而取之,不已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四节》

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免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事之以皮币,不免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事之以犬马,不免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事之以珠玉,不免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君请择于二者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管仲君,如彼其专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闻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告子曰:‘不于言,勿求于心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于心,勿求于气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不于心,勿求于气,可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于言,勿求于心,不可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天下,皆不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有不忍人之政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择不处仁,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夫环而攻之,必有天时者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见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不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有其一以慢其二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曰:“此非距心之所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

求牧与刍而不,则反诸其人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

曰:“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其职则去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五节》

有言责者,不其言则去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五节》

,不可以为悦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

子哙不与人燕,子之不受燕于子哙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侍,同朝甚喜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见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予不已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于崇,吾见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四节》

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以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而食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之,又从而振德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尧以不舜为己忧,舜以不禹、皋陶为己忧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人者谓之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人难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比而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孟子曰:“是焉为大丈夫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食于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迫,可以见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当是时,阳货先,岂不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如知其非义,速已矣,何待来年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八节》

予不已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平土而居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予不已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孟子曰:“三代之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三节》

行有不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罪于巨室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六节》

濯缨,浊濯足矣,自取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天下有道:其民,天下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其民有道:其心,民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虽欲无王,不可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苟为不畜,终身不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而治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为恭俭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六节》

智之实,知二者弗去是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礼之实,节文二者是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乐之实,乐二者,乐则生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乎亲,不可以为人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八节》

人人而济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节》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何如可为服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之,则居之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幸而之,坐以待旦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节》

予未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二节》

’曰薄乎云尔,恶无罪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追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其仆曰:‘庾公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其仆曰:‘庾公之,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曰:‘庾公之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庾公之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罪于父,不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闻命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仕则慕君,不于君则热中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信言也,宜莫如舜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曰:“告则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闻命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妻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子产曰‘其所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予既烹而食之,曰:其所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曰:“象不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暴彼民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而臣,父不而子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孔子曰:‘于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闻命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劳于王事,而不养父母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以意逆志,是为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信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是为父不而子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予将以道觉民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孔子进以礼,退以义,之不曰‘有命’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曰:‘天之生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孟子曰:“其详不可闻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孔子受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万章曰:“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可受御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苟善其礼际矣,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可谓养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也,而况可召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友一乡之善士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一国之善士,友一国之善士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天下之善士,友天下之善士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

庸敬在兄,须之敬在乡人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

故曰:‘求则之,舍则失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易牙先我口之所耆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圣人先我心之所同然耳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故苟其养,无物不长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不专心致志,则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生者,何不用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一箪食,一豆羹,之则生,弗则死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我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心之官则思,思则之,不思则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五节》

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节》

不以礼食,则食,必以礼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亲迎,则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不亲迎,则妻,必亲迎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不紾,则不食,则将紾之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不搂,则不妻,则将搂之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曰:“交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屋庐子喜曰:“连间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五节》

屋庐子曰:“季子不之邹,储子之平陆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五节》

不用贤则亡,削何可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四命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无专杀大夫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三节》

孟子曰:“求则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也,求在我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

求之有道,之有命,是求无益于也,求在外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节》

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亟见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八节》

见且由不亟,而况而臣之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八节》

”曰:“何如可以嚣嚣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穷不失义,故士己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古之人,志,泽加于民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志,修身见于世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善政,不如善教之民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

善政民财,善教民心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曰:“夫舜恶而禁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五节》

”曰:“是欲终之而不可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九节》

孟子曰:“不仁而国者,有之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三节》

不仁而天下,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三节》

是故乎丘民而为天子,乎天子为诸侯,乎诸侯为大夫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归,受之而已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有业屦于牖上,馆人求之弗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节》

苟以是心至,受之而已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节》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志弗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志弗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志弗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孟子曰:“孔子‘不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獧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不可必,故思其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敢问何如可谓狂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狂者又不可,欲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曰:“何如可谓之乡原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世也,为世也,善可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庶民兴,无邪慝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春秋·曾子《第一章》

”无情者不尽其辞

春秋·曾子《第五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其正

春秋·曾子《第八章》

”道众则国,失众则失国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道善则之,不善则失之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之,骄泰以失之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春秋·子思《第一章》

”无情者不尽其辞

春秋·子思《第五章》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其正

春秋·子思《第八章》

”道众则国,失众则失国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道善则之,不善则失之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之,骄泰以失之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02日 01:49:5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仝怡一】
  • 2024年06月02日 01:49:5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丰琰越】
  • 2024年06月02日 01:49:5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仝怡一】
  • 2024年06月02日 01:49:5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成允秀】
  • 2024年06月02日 01:49:5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周楠汐】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9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田圣杰】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吴朴栐】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林筱函】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吴朴栐】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成允秀】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林筱函】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7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王贤季】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唐淑涵】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唐淑涵】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余泽曼】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唐淑涵】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余泽曼】
  • 2024年06月02日 01:49:4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陈莉卜】
  • 2024年06月02日 01:49: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叶仁和】
  • 2024年06月02日 01:49: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白岚硕】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