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莫寒

天莫寒姓名综合得分:86

一键举报
拼音 tiān mò hán
繁体 天莫寒
五行 火水水
笔画 4 10 12
推荐属相 牛,虎,龙,蛇,马,鸡,狗,猪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男女皆可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送穷文》

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得遁隐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骨,悄怆幽邃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若钻鉧潭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若西山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若袁家渴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童子对,垂头而睡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消长也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且夫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潦水尽而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声断衡阳之浦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别赋》

棹容与而讵前,马鸣而不息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他人睹,王览其状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登楼赋》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思旧赋》

于时日薄虞渊,冰凄然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国无人兮,我知也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国其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月赋》

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山,弭盖秋阪

南北朝·谢庄《月赋》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从,羇孤递进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传曰:‘不为人之恶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而论者不诋讦其研精,作者大氐举为宪章

魏晋·左思《三都赋》

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魁梧长者,非其旧

魏晋·左思《三都赋》

考之四隈,则八埏之中;测之暑,则霜露所均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且夫谷丰黍,吹律暖之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悠悠旆旌者,相与聊浪乎昧之坰

魏晋·左思《三都赋》

百药灌丛,卉冬馥

魏晋·左思《三都赋》

黍稷油油,稻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一人守隘,万夫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饥鹰厉吻,鸱吓雏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白杨早落,草前衰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歌曰:“边风急兮城上,井径灭兮丘陇残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连珠细菌,长柄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加以暑异令,乖违德性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燋麦两瓮,菜一畦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荆轲有水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龟言此地之,鹤讶今年之雪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

清代·袁枚《随园记》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榛林深泽,烟云闇,兕虎并作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故闻其悲声,则不怆然累欷,撇涕抆泪;其奏欢娱,则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心酸鼻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宁饥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能暑,少而习焉;暑不忒,等寿神仙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幽通赋》

忧伤夭物,忝痛兮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不皆有所养

明代·方孝孺《蚊对》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逃其命,鸿雁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辨瀛海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能名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折骨,相视褫气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虽一叶一茎之微,亦不冰缠而雾结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山中苦,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而无燠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同一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逾岷越障,载罹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春秋·佚名《葛覃》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春秋·佚名《殷其雷》

爰有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春秋·佚名《凯风》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慰母心。

春秋·佚名《凯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违,及尔同死。

春秋·佚名《谷风》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知我艰。已焉哉!实为之,谓之何哉!

春秋·佚名《北门》

蝃蝀在东,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春秋·佚名《蝃蝀》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致之。

春秋·佚名《竹竿》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我顾。

春秋·佚名《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我有。

春秋·佚名《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我闻。

春秋·佚名《葛藟》

彼汾沮洳,言采其。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春秋·佚名《汾沮洳》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春秋·佚名《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春秋·佚名《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春秋·佚名《硕鼠》

蟋蟀在堂,岁聿其。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春秋·佚名《蟋蟀》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如兄弟。

春秋·佚名《常棣》

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不庶。

春秋·佚名《天保》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春秋·佚名《采薇》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肯念乱,谁无父母?

春秋·佚名《沔水》

弁彼鸴斯,归飞提提。民不穀,我独于罹。何辜于?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

春秋·佚名《小弁》

明明上,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暑。

春秋·佚名《小明》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春秋·佚名《皇矣》

倬彼云汉,昭回于。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我听?

春秋·佚名《云汉》

时迈其邦,昊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春秋·佚名《时迈》

思文后稷,克配彼。立我烝民,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春秋·佚名《思文》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春秋·佚名《臣工》

予其惩,而毖后患。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春秋·佚名《小毖》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免众患而不惧兮,世知其所如

先秦·屈原《远游》

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

先秦·屈原《远游》

何所夏

先秦·屈原《天问》

大司命广开兮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悲兮生别离,乐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憯悽增欷兮,薄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先秦·宋玉《九辩》

当世岂无骐骥兮,诚之能善御

先秦·宋玉《九辩》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曀而

先秦·宋玉《九辩》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

先秦·屈原《离骚》

岂其有他故兮,好修之害也

先秦·屈原《离骚》

国无人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先秦·屈原《离骚》

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先秦·屈原《离骚》

故相臣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先秦·屈原《九章》

思君其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

先秦·屈原《九章》

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之白也

先秦·屈原《九章》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察余之中情

先秦·屈原《九章》

退静默而余知兮,进号呼又吾闻

先秦·屈原《九章》

世混浊而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先秦·屈原《九章》

哀南夷之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先秦·屈原《九章》

材朴委积兮,知余之所有

先秦·屈原《九章》

世浑浊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先秦·屈原《九章》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

先秦·屈原《九章》

冬有穾厦,夏室

先秦·屈原《招魂》

北有山,趠龙赩只

先秦·屈原《大招》

白颢颢,凝凝只

先秦·屈原《大招》

悠悠苍兮,我振理

两汉·东方朔《七谏》

列子隐身而穷处兮,世可以寄讬

两汉·东方朔《七谏》

众人可与论道兮,悲精神之不通

两汉·东方朔《七谏》

怫郁兮陈,永怀兮内伤

两汉·王褒《九怀》

有兮纤介,永余思兮怞怞

两汉·王褒《九怀》

贵兮归真,羡余术兮可夷

两汉·王褒《九怀》

硃紫兮杂乱,曾兮别诸

两汉·王逸《九思》

抱昭华兮宝璋,欲衒鬻兮

两汉·王逸《九思》

时昢昢兮且旦,尘兮未晞

两汉·王逸《九思》

蜷跼兮局数,独处兮志不申

两汉·王逸《九思》

志兮羔裘,竞佞谀兮谗阋

两汉·王逸《九思》

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

两汉·王逸《九思》

叹曰:山中槛槛余伤怀兮,征夫皇皇其孰依兮,经营原野杳冥冥兮,乘骐骋骥舒吾情兮,归骸旧邦谁语兮,长辞远逝乘湘去兮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君子之于下也,无适也,无也,义之与比。”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己知,求为可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由斯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文,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岁,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敢不敬;上好义,则民敢不服;上好信,则民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定公问:“壹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壹言而兴邦乎?”曰:“壹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予违也。如其善而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之违也,不几乎壹言而丧邦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壹匡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之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知子也?”子曰:“不怨,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铿铿乎。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小子,何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之胜说。

西周·姬昌《遯卦》

上九: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西周·姬昌《益卦》

九二:惕号,夜有戎,勿恤。

西周·姬昌《夬卦》

九五:井洌,泉食。

西周·姬昌《井卦》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之胜,吉。

西周·姬昌《渐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来日绮窗前,梅著花未

唐代·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孤舟蓑笠翁,独钓江雪

唐代·柳宗元《江雪》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

唐代·祖咏《终南望余雪》

打起黄莺儿,教枝上啼

唐代·金昌绪《春怨 / 伊州歌》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

唐代·刘长卿《听弹琴》

铅华不可弃,是藁砧归

唐代·权德舆《玉台体》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赐锦袍

唐代·王昌龄《春宫曲》

醉卧沙场君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代·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尽怕春宵

唐代·李商隐《为有》

烟笼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代·杜牧《泊秦淮》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云满故城

唐代·韦庄《金陵图》

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唐代·None《杂诗》

姑苏城外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代·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春城无处不飞花,食东风御柳斜

唐代·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气未

唐代·韩偓《已凉》

孤灯照雨,深竹暗浮烟

唐代·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落叶人何在,云路几层

唐代·李商隐《北青萝》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

唐代·杜甫《月夜》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

唐代·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水落鱼梁浅,梦泽深

唐代·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落叶他乡树,灯独夜人

唐代·马戴《灞上秋居》

露气光集,微阳下楚丘

唐代·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暮雨相呼失,塘欲下迟

唐代·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夕阳依旧垒,磬满空林

唐代·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路出云外,人归暮雪时

唐代·卢纶《李端公 / 送李端》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

唐代·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鸡鸣紫陌曙光,莺啭皇州春色阑

唐代·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重帏深下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

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心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代·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关城树色催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岁暮阴阳催短景,涯霜雪霁

唐代·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涯霜雪霁

唐代·杜甫《阁夜》

清秋幕府井梧,独宿江城蜡炬残

唐代·杜甫《宿府》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相侵

唐代·杜甫《登楼》

万里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唐代·祖咏《望蓟门》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踌躇

唐代·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

唐代·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秋草独寻人去后,林空见日斜时

唐代·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孤城背岭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唐代·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江淮度食,京洛缝春衣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当时浣纱伴,得同车归

唐代·王维《西施咏》

但去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代·王维《送别》

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唐代·杜甫《佳人》

汲井漱齿,清心拂尘服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自有岁

唐代·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谁与共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古戍苍苍烽火,大荒沈沈飞雪白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枯桑老柏飕飗, 九雏鸣凤乱啾啾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通雪山白

唐代·杜甫《古柏行》

志士幽人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唐代·杜甫《古柏行》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杀人敢前,须如猬毛磔

唐代·李颀《古意》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空动烟雪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日生于东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出塞入塞,处处黄芦草

唐代·王昌龄《塞上曲·其一》

饮马渡秋水,水风似刀

唐代·王昌龄《塞下曲》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山对虚牖

唐代·王维《老将行》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玉颜不及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唐代·王昌龄《长信怨》

人生得意须尽欢,使金樽空对月

唐代·李白《将进酒》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

唐代·李白《将进酒》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

有耳洗颍川水,有口食首阳蕨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

唐代·李白《蜀道难》

蚕饥妾欲去,五马留连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近前丞相嗔

唐代·杜甫《丽人行》

劝君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唐代·None《金缕衣》

花开堪折直须折,待无花空折枝

唐代·None《金缕衣》

杀气三时作阵云,声一夜传刁斗

唐代·高适《燕歌行》

九月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唐代·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乍暖还时候,最难将息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秋色连波,波上烟翠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暮云收尽溢清,银汉无声转玉盘

宋代·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角声,夜阑珊

宋代·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离歌且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昨夜蛩不住鸣

宋代·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绿杨烟外晓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代·宋祁《玉楼春·春景》

若得山花插满头,问奴归处

宋代·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淡荡春光,玉炉沉水袅残烟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斜阳外,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梨花榆火催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牵牛织女,是离中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夜寂静,声碎

宋代·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宠柳娇花食近,种种恼人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楼上几日春,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便做无情,也愁人苦

宋代·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应是夜

宋代·黄升《南乡子·冬夜》

镇相随、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宋代·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遍绿野,嬉游醉眠,负青春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空替人垂泪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松竹翠萝,迟日江山暮

宋代·曹组《卜算子·兰》

唤起玉人,不管清与攀摘

宋代·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相思本是无凭语,向花笺费泪行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城郭春退

宋代·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展转数更,起了还重睡

宋代·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细雨情何限

宋代·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料峭春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宋代·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黄菊枝头生晓

宋代·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人生放酒杯干

宋代·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背飞双燕贴云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清歌断肠

宋代·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销尽,疏雨过,清明后

宋代·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明朝且做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宋代·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通犀还解辟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自顾影、欲下塘,正沙净草枯,水平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遥知易水

宋代·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记醉踏南屏, 彩扇咽蝉,倦梦不知蛮素

宋代·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欲减罗衣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卷絮风头欲尽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乍雨乍晴,轻暖轻,渐近赏花时节

宋代·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漏咽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月挂霜林欲坠

宋代·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说中州

宋代·刘克庄《昭君怨·牡丹》

故国且回首,此意匆匆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何处小桥

宋代·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准拟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叹十年心事,休休

宋代·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梢冻蕊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正黄昏时候杏花,廉纤雨

宋代·岳珂《满江红·小院深深》

子月水风又烈

宋代·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绮席象床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宋代·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送数声惊雁,下离烟水,嘹唳度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松雪飘,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

宋代·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相将共、岁伴侣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几叶小眉不展

宋代·张先《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摘青梅荐酒,甚残,犹怯苎萝衣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无情问江水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把酒共留春,教花笑人

宋代·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梁惠王曰:“晋国,强焉,叟之所知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对曰:‘不与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曰:“保民而王,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之死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尺地非其有也,一民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之能违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如恶之,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如耻之,如为仁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故君子大乎与人为善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疾,不可以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大乎是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如我敬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朝廷如爵,乡党如齿,辅世长民如德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下地醜德齐,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之行,吾先君亦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即位而哭,百官有司,敢不哀,先之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龙子曰:‘治地善于助,不善于贡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无君子治野人,无野人养君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之或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我敢承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如耻之,若师文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孟子曰:“存乎人者,良于眸子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

责善则离,离则不祥大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君仁不仁,君义不义,君正不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孟子曰:“君仁不仁,君义不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五节》

’信斯言也,宜如舜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诗云:‘普之下,非王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率土之滨,非王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曰:‘此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孝子之至,大乎尊亲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尊亲之至,大乎以下养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至于子都,不知其姣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出入无时,知其乡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之者至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如使人之所欲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使人之所恶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非命也,顺受其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

反身而诚,乐大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节》

强恕而行,求仁近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节》

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之能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

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之禁而弗为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九节》

百世之下,闻者不兴起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

虎负嵎,之敢撄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

孟子曰:“养心善于寡欲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五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盖人心之灵不有知,而下之物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下之物,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曾子《第六章》

故谚有之曰:“人知其子之恶,知其苗之硕

春秋·曾子《第九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盖人心之灵不有知,而下之物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下之物,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子思《第六章》

故谚有之曰:“人知其子之恶,知其苗之硕

春秋·子思《第九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8 来自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电信 查看了 【冯景阅】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6 来自 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电信 查看了 【苏煜鸣】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3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王爱雅】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2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增雨晴】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2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孟玄烨】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孙东林】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孙东林】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0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 查看了 【】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谢继生】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0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蓝沐白】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谢继生】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周朝富】
  • 2024年06月12日 22:02:5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孙东林】
  • 2024年06月12日 22:02:4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周朝富】
  • 2024年06月12日 22:02:4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谢继生】
  • 2024年06月12日 22:02:4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周朝富】
  • 2024年06月12日 22:02:44 来自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电信 查看了 【陆梓望】
  • 2024年06月12日 22:02:44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市联通 查看了 【孙祎】
  • 2024年06月12日 22:02:43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余诗埼】
  • 2024年06月12日 22:02:41 来自 中国广西百色市移动 查看了 【蓝雨童】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