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五丈

宫本五丈姓名综合得分:86

一键举报
拼音 gōng běn wǔ zhàng
繁体 宫本五丈
五行 金木木火
笔画 9 5 4 3
推荐属相 兔,蛇,马,羊,猴,鸡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路从而后,遇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人曰:“四体不勤,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吾十有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林放问礼之。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于其粟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加我数年,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舜有臣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子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羔羊之皮,素丝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春秋·佚名《羔羊》

嘒彼小星,三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春秋·佚名《小星》

彼茁者葭,壹发豝,于嗟乎驺虞!

春秋·佚名《驺虞》

小戎俴收,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春秋·佚名《小戎》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建雄虹之采旄兮,色杂而炫耀

先秦·屈原《远游》

阴阳三合,何何化

先秦·屈原《天问》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先秦·屈原《九歌》

不顾难以图后兮,子用失乎家衖

先秦·屈原《离骚》

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

先秦·屈原《九章》

易初迪兮,君子所鄙

先秦·屈原《九章》

成枭而牟,呼白些

先秦·屈原《招魂》

负檐荷以尺兮,欲伸要而不可得

先秦·庄忌《哀时命》

宿兮建旄,扬氛气兮为旌

两汉·王褒《九怀》

罽蕠兮青葱,槁兮萎落

两汉·王逸《九思》

岭兮嵯峨,观浮石兮崔嵬

两汉·王逸《九思》

孽臣之号咷兮,朝芜而不治

两汉·刘向《九叹》

菀蘼芜与菌若兮,渐藁于洿渎

两汉·刘向《九叹》

岳与八灵兮,讯九鬿与六神

两汉·刘向《九叹》

指列宿以白情兮,诉帝以置辞

两汉·刘向《九叹》

背三之典刑兮,绝洪范之辟纪

两汉·刘向《九叹》

济杨舟于会稽兮,就申胥于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西周·姬昌《乾卦》

:黄裳,元吉。

西周·姬昌《坤卦》

: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西周·姬昌《屯卦》

:童蒙,吉。

西周·姬昌《蒙卦》

:需于酒食,贞吉。

西周·姬昌《需卦》

:讼,元吉。

西周·姬昌《讼卦》

师:贞,人吉,无咎。

西周·姬昌《师卦》

: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西周·姬昌《师卦》

: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西周·姬昌《比卦》

: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西周·姬昌《小畜卦》

:夬履,贞厉。

西周·姬昌《履卦》

: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西周·姬昌《泰卦》

: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西周·姬昌《否卦》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西周·姬昌《同人卦》

:厥孚交如,威如,吉。

西周·姬昌《大有卦》

: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西周·姬昌《谦卦》

:贞疾,恒不死。

西周·姬昌《豫卦》

六二:系小子,失夫。

西周·姬昌《随卦》

六三:系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西周·姬昌《随卦》

:孚于嘉,吉。

西周·姬昌《随卦》

:干父之蛊,用誉。

西周·姬昌《蛊卦》

:知临,大君之宜,吉。

西周·姬昌《临卦》

:观我生,君子无咎。

西周·姬昌《观卦》

: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西周·姬昌《噬嗑卦》

: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西周·姬昌《贲卦》

:贯鱼,以人宠,无不利。

西周·姬昌《剥卦》

:敦复,无悔。

西周·姬昌《复卦》

: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西周·姬昌《无妄卦》

:豶豕之牙,吉。

西周·姬昌《大畜卦》

: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西周·姬昌《颐卦》

: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西周·姬昌《大过卦》

: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西周·姬昌《坎卦》

: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西周·姬昌《离卦》

:咸其脢,无悔。

西周·姬昌《咸卦》

: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西周·姬昌《恒卦》

:嘉遯,贞吉。

西周·姬昌《遯卦》

:丧羊于易,无悔。

西周·姬昌《大壮卦》

: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西周·姬昌《晋卦》

:箕子之明夷,利贞。

西周·姬昌《明夷卦》

:王假有家,勿恤,吉。

西周·姬昌《家人卦》

: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西周·姬昌《睽卦》

:大蹇朋来。

西周·姬昌《蹇卦》

: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西周·姬昌《解卦》

: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西周·姬昌《损卦》

: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西周·姬昌《益卦》

: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西周·姬昌《夬卦》

: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西周·姬昌《姤卦》

: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西周·姬昌《萃卦》

:贞吉,升阶。

西周·姬昌《升卦》

: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西周·姬昌《困卦》

:井洌,寒泉食。

西周·姬昌《井卦》

: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西周·姬昌《革卦》

:鼎黄耳金铉,利贞。

西周·姬昌《鼎卦》

:震往来厉,意无丧,有事。

西周·姬昌《震卦》

: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西周·姬昌《艮卦》

: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西周·姬昌《渐卦》

: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西周·姬昌《归妹卦》

:来章,有庆誉,吉。

西周·姬昌《丰卦》

: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西周·姬昌《旅卦》

: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西周·姬昌《巽卦》

:孚于剥,有厉。

西周·姬昌《兑卦》

: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西周·姬昌《涣卦》

:甘节,吉;往有尚。

西周·姬昌《节卦》

:有孚挛如,无咎。

西周·姬昌《中孚卦》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西周·姬昌《小过卦》

: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西周·姬昌《既济卦》

: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西周·姬昌《未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誓扫匈奴不顾身,千貂锦丧胡尘

唐代·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日暮汉传蜡烛,轻烟散入侯家

唐代·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复值接舆醉,狂歌柳前

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长江一帆远,落日湖春

唐代·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势分三足鼎,业复铢钱

唐代·刘禹锡《蜀先主庙》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处同

唐代·白居易《望月有感》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无郎

唐代·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更钟

唐代·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锦瑟无端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唐代·李商隐《锦瑟》

三峡楼台淹日月,溪衣服共云山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谁解乘舟寻范蠡,湖烟水独忘机

唐代·温庭筠《利州南渡》

仙台初见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唐代·韩翃《同题仙游观》

草木有心,何求美人折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楼阁玲珑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自言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瀚海阑干百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马毛带雪汗气蒸,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岳掩赤城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天台四万八千,对此欲倒东南倾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淮西有贼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唐代·李商隐《韩碑》

碑高三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唐代·李商隐《韩碑》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相攀追

唐代·李商隐《韩碑》

愿书万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唐代·李商隐《韩碑》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自龟兹出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先帝御马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辽东小妇年十,惯弹琵琶解歌舞

唐代·李颀《古意》

公从何处得纸,毫发尽备无差讹

唐代·韩愈《石鼓歌》

少年十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唐代·王维《老将行》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道出将军

唐代·王维《老将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蚕饥妾欲去,马莫留连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或从十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唐代·杜甫《兵车行》

哀哉王孙慎勿疏,陵佳气无时无

唐代·杜甫《哀王孙》

男儿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衾铁棱棱近

宋代·黄升《南乡子·冬夜》

相思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湖舟楫,去作钓鱼翁

宋代·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又闻朝使命将至,感慨久之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时六年九月十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潭西二十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莫若钻鉧潭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襟三江而带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七花而香不足者蕙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归田赋》

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

两汉·张衡《归田赋》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高不倍寻,广不累,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于是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斯游遂成兮,卒被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三都赋》

发言为诗者,咏其所志也;美物者贵依其,赞事者宜其实

魏晋·左思《三都赋》

匪实,览者奚信

魏晋·左思《三都赋》

考历数之所在,察德之所莅

魏晋·左思《三都赋》

末上林之隤墙,前脩以作系

魏晋·左思《三都赋》

曜车二六,三倾城,未若申锡典章之为远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千寻,垂荫万亩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经途所亘,千余里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经三峡之峥嵘,蹑屼之蹇浐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则表沴于阴德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重关复江之隩,四会达之庄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格高岳,袤广三坟,崪若断岸,矗似长云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出入三代,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爰居避风,无情于钟鼓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犹得敧侧八九,纵横数十步,榆柳两三行,梨桃百余树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三春负锄相识,月披裘见寻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七发》

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之谿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使博辩之士,原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

两汉·枚乘《七发》

众芳芬郁,乱于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澡概胸中,洒练藏,澹澉手足,颓濯发齿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变四会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唐代·韩愈《送穷文》

凡此鬼,为吾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唐代·韩愈《送穷文》

”言未毕,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幽通赋》

嬴取威于伯仪兮,姜支乎三趾

两汉·班固《幽通赋》

东邻虐而歼仁兮,王合位乎三

两汉·班固《幽通赋》

巽羽化于宣兮,弥辟而成灾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行四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春秋书之,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去平原一万八千,刚风疾轮,侵铄心骨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是时梁翼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侯擅贵于其处

两汉·蔡邕《述行赋》

悼太康之失位兮,愍子之歌声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或百步而后止,或十步而后止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盖亦反其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前以三鼎,而后以鼎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信能行此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于薛,馈十镒而受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人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

有贱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征商,自此贱夫始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予岂若是小夫然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成覸谓齐景公曰:‘彼夫也,我夫也,吾何畏彼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今滕,绝长补短,将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月居庐,未有命戒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夏后氏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十亩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余夫二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草木畅茂,禽兽繁殖,谷不登,禽兽偪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树艺谷,谷熟而民人育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虽使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而夷子二故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夫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夫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此之谓大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曰:“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音,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天下之在国,国之在家,家之在身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师文王,大国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

事亲,事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九节》

守身,守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九节》

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者如是,是之取尔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苟为无,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孟子曰:“君子之泽世而斩,小人之泽世而斩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二节》

故者以利为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不孝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等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十里,凡四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不能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小国地方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献子之与此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立乎人之朝,而道不行,耻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五节》

此之谓失其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谷者,种之美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九节》

不揣其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孔子曰:‘舜其至孝矣,十而慕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诸侯,霸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诸侯,皆犯此禁,故曰:今之诸侯,霸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鲁方百里者,子以为有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曰:“夫貉,谷不生,惟黍生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节》

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节》

食前方,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四节》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由汤至于文王,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由文王至于孔子,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物有末,事有终始

春秋·曾子《第一章》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

春秋·曾子《第一章》

乱而末治者,否矣

春秋·曾子《第一章》

大畏民志,此谓知

春秋·曾子《第五章》

此谓知,此谓知之至也

春秋·曾子《第五章》

德者也,财者末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内末,争民施夺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物有末,事有终始

春秋·子思《第一章》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

春秋·子思《第一章》

乱而末治者,否矣

春秋·子思《第一章》

大畏民志,此谓知

春秋·子思《第五章》

此谓知,此谓知之至也

春秋·子思《第五章》

德者也,财者末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内末,争民施夺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15日 22:57:39 来自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电信 查看了 【毕珄玥】
  • 2024年06月15日 22:57:38 来自 中国湖北省黄石市电信 查看了 【肖莯霖】
  • 2024年06月15日 22:57:37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天鸿】
  • 2024年06月15日 22:57: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朱瑾竹】
  • 2024年06月15日 22:57: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朱瑾竹】
  • 2024年06月15日 22:57: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申汐辰】
  • 2024年06月15日 22:57: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朱瑾竹】
  • 2024年06月15日 22:57: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申汐辰】
  • 2024年06月15日 22:57: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万糊】
  • 2024年06月15日 22:57:34 来自 中国河北省保定市电信 查看了 【王兴涛】
  • 2024年06月15日 22:57:28 来自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移动 查看了 【吴承希】
  • 2024年06月15日 22:57:27 来自 中国陕西省安康市移动 查看了 【程泽瀮】
  • 2024年06月15日 22:57:27 来自 中国陕西省安康市移动 查看了 【程泽瀮】
  • 2024年06月15日 22:57:25 来自 中国移动 查看了 【贾望】
  • 2024年06月15日 22:57:2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沈思楷】
  • 2024年06月15日 22:57:2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沈思楷】
  • 2024年06月15日 22:57:22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白美萍】
  • 2024年06月15日 22:57:22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陈博浩】
  • 2024年06月15日 22:57:22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白美萍】
  • 2024年06月15日 22:57:2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陈博浩】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