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地

徐家地姓名综合得分:86

一键举报
拼音 xú jiā、jia dì
繁体 徐傢地
五行 金木土
笔画 10 10 6
推荐属相 鼠,牛,兔,马,羊,鸡,狗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男女皆可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闾阎扑,钟鸣鼎食之;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星分翼轸,接衡庐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灵,孺下陈蕃之榻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天高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非谢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货而不售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不匝旬而得异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濑合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主袁氏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渺沧海之一粟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且夫天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势,钩心斗角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别赋》

日出天而曜景,露下而腾文

南北朝·江淹《别赋》

又若君居淄右,妾河阳,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风赋》

”王曰:“夫风者,天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

先秦·宋玉《风赋》

”宋玉对曰:“夫风生于,起于青苹之末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东趋数百步,有弃,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杠之南,其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搜胜概,物无遁形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且夫天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月赋》

若夫气霁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遵天之道,顺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夫天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天有常度,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淇澳之产;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

魏晋·左思《三都赋》

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

魏晋·左思《三都赋》

昔市南宜僚弄丸,而两之难解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且魏者,毕昴之所应,虞夏之馀人

魏晋·左思《三都赋》

均田画畴,蕃庐错列姜芋充茂,桃李荫翳安其所,而服美自悦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天宇骇,庐惊

魏晋·左思《三都赋》

本枝别干,蕃屏皇

魏晋·左思《三都赋》

庶觌蔀与剥庐,非苏世而居正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天经纬,理有大归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下料物土,析於理者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孙国之而破,诸葛之而灭

魏晋·左思《三都赋》

“尔乃势坱圠,卉木镺蔓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乐湑衎其方域,列仙集其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有西蜀公子者,言于东吴王孙,曰:盖闻天以日月为纲,以四海为纪

魏晋·左思《三都赋》

阛阓之里,伎巧之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值物赋象,任班形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廛闬扑,歌吹沸天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山为篑覆,有堂坳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名为野人之,是谓愚公之谷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门有通德,承赐书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龟言此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洞箫赋》

于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之体势,闇于白黑之貌形;愤伊郁而酷,愍眸子之丧精;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上至观侧,盖底平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鲁生闻此辞,紧而作歌曰:势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居非近邻,接屋连

两汉·扬雄《逐贫赋》

处君之,福禄如山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启谓:“天于诡奇之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有其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剑阁铭》

之险,极路之峻

魏晋·张载《剑阁铭》

形胜之,匪亲勿居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惟天之无穷兮,鲜生民之晦在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

明代·方孝孺《蚊对》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今之其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酒箴》

出入两宫,经营公

两汉·扬雄《酒箴》

【典故出处】《北征赋》

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脉而生残

两汉·班彪《北征赋》

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呼嗟咽续,忽尔冥霁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而有此异也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盖其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天呵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女辞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星集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夐其邈兮亘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

春秋·佚名《桃夭》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

春秋·佚名《桃夭》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人。

春秋·佚名《桃夭》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春秋·佚名《采薇》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春秋·佚名《南山有台》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

春秋·佚名《我行其野》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室。

春秋·佚名《绵》

闵予小子,遭不造,嬛嬛在疚。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春秋·佚名《闵予小子》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多难。绍庭上下,陟降厥。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春秋·佚名《访落》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多难,予又集于蓼。

春秋·佚名《小毖》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惟天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先秦·屈原《远游》

阳杲杲其未光兮,凌天以径度

先秦·屈原《远游》

下峥嵘而无兮,上寥廓而无天

先秦·屈原《远游》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

先秦·屈原《天问》

舜闵在,父何以鳏

先秦·屈原《天问》

去乡离兮来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先秦·宋玉《九辩》

生天之若过兮,功不成而无嶜

先秦·宋玉《九辩》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

先秦·屈原《离骚》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

先秦·屈原《离骚》

及少康之未兮,留有虞之二姚

先秦·屈原《离骚》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先秦·屈原《九章》

秉德无私,参天

先秦·屈原《九章》

四方,多贼奸些

先秦·屈原《招魂》

遂宗,食多方些

先秦·屈原《招魂》

盈廷,爵禄盛只

先秦·屈原《大招》

为只

先秦·屈原《大招》

再举兮,睹天之圜方

两汉·贾谊《惜誓》

不顾以贪名兮,心怫郁而内伤

两汉·东方朔《七谏》

听奸臣之浮说兮,绝国之久长

两汉·东方朔《七谏》

齐名字于天兮,并光明于列星

两汉·刘向《九叹》

思国之离沮兮,躬获愆而结难

两汉·刘向《九叹》

欲与天参寿兮,与日月而比荣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之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壹篑,止,吾止也。譬如平,虽覆壹篑,进,吾往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必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壹言以为知,壹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

西周·姬昌《蒙卦》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小人勿用。

西周·姬昌《师卦》

《大畜》:利贞,不食吉,利涉大川。

西周·姬昌《大畜卦》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

西周·姬昌《明夷卦》

人》:利女贞。

西周·姬昌《家人卦》

初九:闲有,悔亡。

西周·姬昌《家人卦》

九三: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西周·姬昌《家人卦》

六四:富,大吉。

西周·姬昌《家人卦》

九五:王假有,勿恤,吉。

西周·姬昌《家人卦》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

西周·姬昌《损卦》

上六:丰其屋,蔀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西周·姬昌《丰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床前明月光,疑是上霜

唐代·李白《静夜思》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

唐代·李商隐《瑶池》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

唐代·杜牧《泊秦淮》

别梦依依到谢,小廊回合曲阑斜

唐代·张泌《寄人》

等是有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唐代·None《杂诗》

少小离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

唐代·刘禹锡《乌衣巷》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不开门

唐代·刘方平《春怨》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

唐代·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江流天外,山色有无中

唐代·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更深月色半人,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代·刘方平《月夜 / 夜月》

中岁颇好道,晚南山陲

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

唐代·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代·李白《送友人》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

唐代·李商隐《蝉》

飘飘何所似,天一沙鸥

唐代·杜甫《旅夜书怀》

有弟皆分散,无问死生

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烽火连三月,书抵万金

唐代·杜甫《春望》

远梦归侵晓,书到隔年

唐代·杜牧《旅宿》

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唐代·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

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

唐代·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

唐代·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宴梅道士山房》

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唐代·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

唐代·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唐代·刘禹锡《蜀先主庙》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

唐代·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

唐代·李商隐《隋宫》

野哭几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唐代·杜甫《阁夜》

野哭千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唐代·杜甫《阁夜》

锦江春色来天,玉垒浮云变古今

唐代·杜甫《登楼》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共来百越文身,犹自音书滞一乡

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贫只旧醅

唐代·杜甫《客至》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空余黄鹤楼

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今逢四海为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唐代·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持谢邻子,效颦安可希

唐代·王维《西施咏》

江南瘴疠,逐客无消息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江南瘴疠,逐客无消息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自云良子,零落依草木

唐代·杜甫《佳人》

相携及田,童稚开荆扉

唐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方知大藩,岂曰财赋强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岂伊气暖

唐代·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渔阳鼙鼓动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花钿委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天旋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求之遍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闻道汉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愿为连理枝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天长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自言本是京城女,在虾蟆陵下住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浔阳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住近湓江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北风卷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石乱走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大将西出师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不据山河据平,长戈利矛日可麾

唐代·李商隐《韩碑》

乌孙部落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流传汉曲转奇, 凉州胡人为我吹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登高壮观天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落落盘踞虽得,冥冥孤高多烈风

唐代·杜甫《古柏行》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为之久低昂

唐代·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郑国游人未及,洛阳行子空叹息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狮子花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念天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火维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申名使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散花竹

唐代·王维《桃源行》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问都邑

唐代·王维《桃源行》

初因避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唐代·王维《桃源行》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终拟长游衍

唐代·王维《桃源行》

君不见昔时燕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二》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

唐代·李白《蜀道难》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由来征战,不见有人还

唐代·李白《关山月》

君不闻汉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唐代·杜甫《兵车行》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又向人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唐代·杜甫《哀王孙》

烟尘在东北,汉将辞破残贼

唐代·高适《燕歌行》

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唐代·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古意 / 独不见》

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唐代·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碧云天,黄叶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宋代·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云阶月,关锁千重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

宋代·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只有情怀不似、旧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早知恁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宋代·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宋代·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

宋代·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神仙一曲渔

宋代·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花露重,草烟低,人帘幕垂

宋代·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余花落处,满和烟雨

宋代·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酥润凌波

宋代·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绿深门户

宋代·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

暮雨相呼,怕蓦、玉关重见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月照孤村三两

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落花浑不扫

宋代·王安石《谒金门·春又老》

情切,望中远天阔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梨花雪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侍婢歌江梅引,有“念此情、万里”之句,仆曰:此词殆为我作也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旋小筑、吴宫闲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

宋代·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晓别吾黄叔度

宋代·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今日思

宋代·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明日思

宋代·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凭高远望,见乡、只在白云深处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大夫曰:‘何以利吾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西丧于秦七百里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孟子对曰:“方百里而可以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故以羊易之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则牛羊何择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欲辟土,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海内之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至于治国,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

今又倍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夏后、殷、周之盛,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之间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得百里之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能治其国,谁敢侮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今国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天时不如利,利不如人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利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委而去之,是利不如人和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

今天下醜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龙子曰:‘治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使毕战问井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经界不正,井不钧,谷禄不平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夫滕壤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则往拜其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禹掘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曰:“仲子,齐之世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之本在身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之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以战,杀人盈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此所谓率土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者次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禹、稷、颜子易则皆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曾子、子思易则皆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天子之制,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天子之卿受视侯,大夫受视伯,元士受视子、男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大国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次国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小国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孟献子,百乘之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者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则不与之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非惟百乘之为然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虽有不同,则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逾东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入其疆,土辟,田野治,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以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入其疆,土荒芜,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有让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再不朝,则削其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天子之方千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诸侯之方百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充府库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九节》

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吾耻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四节》

入则无法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一节》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三节》

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足以无饥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梁惠王以土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一节》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人民,政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

春秋·曾子《第一章》

欲齐其者,先修其身

春秋·曾子《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曾子《第一章》

所谓齐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春秋·曾子《第九章》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

春秋·曾子《第九章》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者,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春秋·曾子《第十章》

故君子不出而成教于国

春秋·曾子《第十章》

仁,一国兴仁

春秋·曾子《第十章》

让,一国兴让

春秋·曾子《第十章》

故治国在齐其

春秋·曾子《第十章》

之子于归,宜其

春秋·曾子《第十章》

”宜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春秋·曾子《第十章》

此谓治国在齐其

春秋·曾子《第十章》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不畜牛羊,百乘之不畜聚敛之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长国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灾害并至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

春秋·子思《第一章》

欲齐其者,先修其身

春秋·子思《第一章》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春秋·子思《第一章》

所谓齐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春秋·子思《第九章》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

春秋·子思《第九章》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者,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春秋·子思《第十章》

故君子不出而成教于国

春秋·子思《第十章》

仁,一国兴仁

春秋·子思《第十章》

让,一国兴让

春秋·子思《第十章》

故治国在齐其

春秋·子思《第十章》

之子于归,宜其

春秋·子思《第十章》

”宜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春秋·子思《第十章》

此谓治国在齐其

春秋·子思《第十章》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不畜牛羊,百乘之不畜聚敛之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长国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灾害并至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黄宇冰】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乐奕贤】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韦万晴】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乐奕贤】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张柃坤】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赵颜颜】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韦万晴】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黄宇冰】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张柃坤】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赵颜颜】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乐奕贤】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韦万晴】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黄宇冰】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赵颜颜】
  • 2024年06月25日 04:01:1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张柃坤】
  • 2024年06月25日 04:01:02 来自 中国安徽省蚌埠市联通 查看了 【于语柠】
  • 2024年06月25日 04:00: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郑铠泰】
  • 2024年06月25日 04:00: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梁芮羲】
  • 2024年06月25日 04:00: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郑铠泰】
  • 2024年06月25日 04:00: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魏卓安】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