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

有朋自远姓名综合得分:87

一键举报
拼音 yǒu、yòu péng zì yuǎn、yuàn
繁体 有朋自遠
五行 土水火土
笔画 6 8 6 7
推荐属相 牛,龙,蛇,马,羊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吾将逝以

先秦·屈原《离骚》

道卓而日忘兮,愿申而不得

先秦·屈原《九章》

彼圣人之神德兮,浊世而

两汉·贾谊《惜誓》

年滔滔而兮,寿冉冉而愈衰

两汉·东方朔《七谏》

叹曰:飘风蓬龙埃坲々兮,草木摇落时槁悴兮,遭倾遇祸不可救兮,长吟永欷涕究究兮,舒情陈诗冀以免兮,颓流下陨身日

两汉·刘向《九叹》

宁廉洁正直以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先秦·屈原《卜居》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

先秦·屈原《远游》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

先秦·屈原《远游》

形穆穆以浸兮,离人群而遁逸

先秦·屈原《远游》

高阳邈以兮,余将焉所程

先秦·屈原《远游》

毋滑而魂兮,彼将然;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先秦·屈原《远游》

路漫漫其修兮,徐弭节而高厉

先秦·屈原《远游》

内欣欣而美兮,聊媮娱以淫乐

先秦·屈原《远游》

汜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

先秦·屈原《远游》

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瀁而

先秦·屈原《远游》

汤谷,次于蒙汜

先秦·屈原《天问》

何环穿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先秦·屈原《天问》

何试上予,忠名弥彰

先秦·屈原《天问》

何故深思高举,令放为

先秦·None《渔父》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举兮云中;览冀洲兮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茝兮醴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先秦·屈原《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先秦·屈原《九歌》

憭栗兮若在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先秦·宋玉《九辩》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

先秦·宋玉《九辩》

去乡离家兮来客,超逍遥兮今焉薄

先秦·宋玉《九辩》

怜兮何极

先秦·宋玉《九辩》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

先秦·宋玉《九辩》

君弃而不察兮,虽原忠其焉得

先秦·宋玉《九辩》

往而径游兮,路壅绝而不通

先秦·宋玉《九辩》

然中路而迷惑兮,压桉而学诵

先秦·宋玉《九辩》

春秋逴逴而日高兮,然惆怅而

先秦·宋玉《九辩》

窃不聊而原忠兮,或黕点而汙之

先秦·宋玉《九辩》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而逾迈

先秦·宋玉《九辩》

尧舜皆所举任兮,故高枕而

先秦·宋玉《九辩》

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

先秦·宋玉《九辩》

鸷鸟之不群兮,前世而固然

先秦·屈原《离骚》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

先秦·屈原《离骚》

世并举而好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先秦·屈原《离骚》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

先秦·屈原《离骚》

日康娱而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先秦·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先秦·屈原《离骚》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适而不可

先秦·屈原《离骚》

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

先秦·屈原《离骚》

闺中既以邃兮,哲王又不寤

先秦·屈原《离骚》

」曰:「勉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先秦·屈原《离骚》

和调度以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先秦·屈原《离骚》

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以周流

先秦·屈原《离骚》

路修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先秦·屈原《离骚》

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

先秦·屈原《九章》

欲高飞而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先秦·屈原《九章》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

先秦·屈原《九章》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

先秦·屈原《九章》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之何伤

先秦·屈原《九章》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

先秦·屈原《九章》

去故乡而就兮,遵江夏以流亡

先秦·屈原《九章》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

先秦·屈原《九章》

登大坟以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先秦·屈原《九章》

惟郢路之辽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先秦·屈原《九章》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而逾迈

先秦·屈原《九章》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

先秦·屈原《九章》

愿承閒而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先秦·屈原《九章》

夫何极而不至兮,故闻而难亏

先秦·屈原《九章》

倡曰:南兮,来集汉北

先秦·屈原《九章》

惟郢路之辽兮,魂一夕而九逝

先秦·屈原《九章》

处幽,又无行媒兮

先秦·屈原《九章》

道思作颂,聊以救兮

先秦·屈原《九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

先秦·屈原《九章》

汤禹久兮,邈而不可慕也

先秦·屈原《九章》

惩违改忿兮,抑心而

先秦·屈原《九章》

修路幽蔽,道忽兮

先秦·屈原《九章》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中出

先秦·屈原《九章》

纷郁郁其蒸兮,满内而外扬

先秦·屈原《九章》

弗参验以考实兮,迁臣而弗思

先秦·屈原《九章》

临沅湘之玄渊兮,遂忍而沉流

先秦·屈原《九章》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

先秦·屈原《九章》

西施之美容兮,谗妒入以

先秦·屈原《九章》

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载;乘泛泭以下流兮,无舟楫而

先秦·屈原《九章》

闭心慎,终不失过兮

先秦·屈原《九章》

鱼葺鳞以别兮,蛟龙隐其文章

先秦·屈原《九章》

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以

先秦·屈原《九章》

志之所及兮,怜浮云之相羊

先秦·屈原《九章》

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

先秦·屈原《九章》

寤从容以周流兮,聊逍遥以

先秦·屈原《九章》

登石峦以望兮,路眇眇之默默

先秦·屈原《九章》

心鞿羁而不开兮,气缭转而

先秦·屈原《九章》

依风穴以息兮,忽倾寤以婵媛

先秦·屈原《九章》

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

先秦·屈原《九章》

遗贼些

先秦·屈原《招魂》

遗灾些

先秦·屈原《招魂》

为些

先秦·屈原《招魂》

遥只

先秦·屈原《大招》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

两汉·贾谊《惜誓》

澹然而乐兮,吸众气而翱翔

两汉·贾谊《惜誓》

世并举而好兮,壹斗斛而相量

先秦·庄忌《哀时命》

众比周以肩迫兮,贤者而隐藏

先秦·庄忌《哀时命》

骋骐骥于中庭兮,焉能极夫

先秦·庄忌《哀时命》

务光投于深渊兮,不获世之尘垢

先秦·庄忌《哀时命》

怊茫茫而无归兮,怅望此旷野

先秦·庄忌《哀时命》

处卓卓而日兮,志浩荡而伤怀

先秦·庄忌《哀时命》

宁幽隐以祸兮,孰侵辱之可为

先秦·庄忌《哀时命》

时猒饫而不用兮,且隐伏而

先秦·庄忌《哀时命》

岁暮兮不聊,蟪蛄鸣兮啾啾

两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群众成兮,上浸以惑

两汉·东方朔《七谏》

贤俊慕而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两汉·东方朔《七谏》

彼离畔而党兮,独行之士其何望

两汉·东方朔《七谏》

日渐染而不知兮,秋毫微哉而变容

两汉·东方朔《七谏》

怀沙砾而沉兮,不忍见君之蔽壅

两汉·东方朔《七谏》

所载而逝兮,固非众人之所识

两汉·东方朔《七谏》

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

两汉·东方朔《七谏》

愉近习而蔽兮,孰知察其黑白

两汉·东方朔《七谏》

专精爽以明兮,晦冥冥而壅蔽

两汉·东方朔《七谏》

欲高飞而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两汉·东方朔《七谏》

沉于江流兮,绝横流而径逝

两汉·东方朔《七谏》

子推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两汉·东方朔《七谏》

贤者蔽而不见兮,谗谀进而相

两汉·东方朔《七谏》

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

两汉·东方朔《七谏》

苦众人之皆然兮,乘回风而

两汉·东方朔《七谏》

苦众人之难信兮,愿离群而

两汉·东方朔《七谏》

登峦山而望兮,好桂树之冬荣

两汉·东方朔《七谏》

引八维以道兮,含沆瀣以长生

两汉·东方朔《七谏》

伤离散之交乱兮,遂侧身而既

两汉·东方朔《七谏》

含素水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

两汉·东方朔《七谏》

愿无过之设行兮,虽灭没之

两汉·东方朔《七谏》

念私门之正匠兮,遥涉江而

两汉·东方朔《七谏》

卒抚情以寂寞兮,然怊怅而

两汉·东方朔《七谏》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故驹跳而

两汉·东方朔《七谏》

贤良蔽而不群兮,曹比而党誉

两汉·东方朔《七谏》

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岩穴而

两汉·东方朔《七谏》

乱曰:鸾皇孔凤日以兮,畜凫驾鹅

两汉·东方朔《七谏》

抚槛兮望,念君兮不忘

两汉·王褒《九怀》

痛凤兮逝,畜鴳兮近处

两汉·王褒《九怀》

阴忧兮感余,惆怅兮

两汉·王褒《九怀》

陶嘉月兮总驾,搴玉英兮

两汉·王褒《九怀》

结荣茝兮逶逝,将去烝兮

两汉·王褒《九怀》

望太一兮淹息,纡余辔兮

两汉·王褒《九怀》

晞白日兮皎皎,弥路兮悠悠

两汉·王褒《九怀》

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

两汉·王褒《九怀》

抚余佩兮缤纷,高太息兮

两汉·王褒《九怀》

乘云兮回回,亹亹兮

两汉·王褒《九怀》

感余志兮惨栗,心怆怆兮

两汉·王褒《九怀》

毕休息兮逝,发玉軔兮西行

两汉·王褒《九怀》

意晓阳兮燎寤,乃诊兮在兹

两汉·王褒《九怀》

世既卓兮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

两汉·王逸《九思》

虫豸兮夹余,惆怅兮

两汉·王逸《九思》

惟天禄兮不再,背我信兮

两汉·王逸《九思》

居嵺廓兮尠畴,梁昌兮几迷

两汉·王逸《九思》

且从容兮慰,玩琴书兮游戏

两汉·王逸《九思》

欲静居兮娱,心愁慼兮不能

两汉·王逸《九思》

志稸积兮未通,怅敞罔兮

两汉·王逸《九思》

愿承闲而恃兮,径淫曀而道壅

两汉·刘向《九叹》

玄舆驰而并集兮,身容与而日

两汉·刘向《九叹》

玄蝯失于潜林兮,独偏弃而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山中槛槛余伤怀兮,征夫皇皇其孰依兮,经营原野杳冥冥兮,乘骐骋骥舒吾情兮,归骸旧邦莫谁语兮,长辞逝乘湘去兮

两汉·刘向《九叹》

水波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

两汉·刘向《九叹》

日杳杳以西颓兮,路长而窘迫

两汉·刘向《九叹》

山修其辽辽兮,涂漫漫其无时

两汉·刘向《九叹》

三鸟飞以南兮,览其志而欲北

两汉·刘向《九叹》

惜今世其何殊兮,近思而不同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嘉皇既殁终不返兮,山中幽险郢路

两汉·刘向《九叹》

违郢都之旧闾兮,回湘、沅而

两汉·刘向《九叹》

闵先嗣之中绝兮,心惶惑而

两汉·刘向《九叹》

道修其难迁兮,伤余心之不能已

两汉·刘向《九叹》

聊假日以须臾兮,何骚骚而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天下,选于众,举臯陶,不仁者矣。汤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辱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曰:“躬厚而薄则于人,则怨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曾子曰:慎终追,民德归厚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禘,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游,游必方。”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友数,斯疏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友信之,少者怀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讼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仁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曾子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鄙悖矣。笾豆之事,则司存。”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吾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是室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也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古皆死,民无信不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者来。”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缌缌、怡怡如也,可谓士矣。友切切缌缌,兄弟怡怡。”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壹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子路曰:“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人无虑,必近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将伐颛臾,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天下道,则礼乐征伐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诸侯出。子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道,则庶人不议。”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壹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其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之则怨。”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夏曰:“虽小道,必可观者焉。致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雁声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

唐代·温庭筠《瑶瑟怨》

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唐代·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

唐代·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古调虽爱,今人多不弹

唐代·刘长卿《听弹琴》

孤帆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

唐代·杜牧《金谷园》

折戟沉沙铁未销,将磨洗认前朝

唐代·杜牧《赤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

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可愁

唐代·张祜《题金陵渡》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

唐代·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

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平生分,况是蔡家亲

唐代·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唐代·李白《渡荆门送别》

圣朝无阙事,觉谏书稀

唐代·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挥手兹去,萧萧班马鸣

唐代·李白《送友人》

永怀当此节,倚立移时

唐代·李商隐《凉思》

北斗兼春,南陵寓使迟

唐代·李商隐《凉思》

黄叶仍风雨,青楼管弦

唐代·李商隐《风雨》

无一字,老病孤舟

唐代·杜甫《登岳阳楼》

旅馆无良伴,凝情悄然

唐代·杜牧《旅宿》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

唐代·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滋

唐代·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云中君不见,竟夕悲秋

唐代·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渐与骨肉,转于僮仆亲

唐代·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未必逢矰缴,孤飞可疑

唐代·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帝乡明日到,犹梦渔樵

唐代·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高树晓还密,山晴更多

唐代·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淮南一叶下,觉洞庭波

唐代·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长江一帆,落日五湖春

唐代·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故关衰草遍,离别堪悲

唐代·卢纶《李端公 / 送李端》

落花至,随流水香

唐代·刘昚虚《阙题》

浮天沧海,去世法舟轻

唐代·钱起《送僧归日本》

闲坐悲君亦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黔娄百事乖

唐代·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渭水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梦为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唐代·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刘郎已恨蓬山,更隔蓬山一万重

唐代·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

唐代·李商隐《春雨》

永夜角声悲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唐代·杜甫《宿府》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音书滞一乡

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代·杜甫《蜀相》

盘飧市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唐代·杜甫《客至》

世事茫茫难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唐代·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

唐代·秦韬玉《贫女》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东来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青枫江上秋帆,白帝城边古木疏

唐代·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连天

唐代·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云开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唐代·卢纶《晚次鄂州》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丹丘

唐代·韩翃《同题仙游观》

既至金门,孰云吾道非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邀人傅香粉,不著罗衣

唐代·王维《西施咏》

恐非平生魂,路不可测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恐非平生魂,路不可测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思欲委符节,引竿刺船

唐代·元结《贼退示官吏》

及兹契幽绝,足荡心耳

唐代·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北山白云里,隐者怡悦

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秋登万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 秋登万山》

居闲始遣,临感忽难收

唐代·韦应物《送杨氏女》

依丛适憩,缘涧还复去

唐代·韦应物《东郊》

神欢体轻,意欲凌风翔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欲持一瓢酒,慰风雨夕

唐代·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欣欣此生意,尔为佳节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天生丽质难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

唐代·张九龄《幽人归独卧》

飞沈理隔,何所慰吾诚?

唐代·张九龄《幽人归独卧》

当仁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唐代·李商隐《韩碑》

乌孙部落家乡,逻娑沙尘哀怨生

唐代·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龟兹出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傍邻闻者多叹息,客思乡皆泪垂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来往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五岳寻仙不辞,一生好入名山游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扶持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唐代·杜甫《古柏行》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幽人来去

唐代·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期无佗

唐代·韩愈《石鼓歌》

人生如此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唐代·韩愈《山石》

黄河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浣纱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坐看红树不知,行尽青溪不见人

唐代·王维《桃源行》

天长路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

吾观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陆机雄才岂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十六君行,瞿塘滟滪堆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相迎不道,直至长风沙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其险也如此,嗟尔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唐代·李白《蜀道难》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裁缝寄道,几日到临洮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冬歌》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与常人殊

唐代·杜甫《哀王孙》

态浓意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唐代·杜甫《丽人行》

男儿本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唐代·高适《燕歌行》

铁衣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都缘离恨,故画作山长

宋代·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多情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已是黄昏独愁,更著风和雨

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

飘零水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遥岑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人生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只香留

宋代·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何须浅碧深红色,是花中第一流

宋代·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起来独绕阶行

宋代·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花落花开时,总赖东君主

宋代·严蕊《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诗侣

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念双燕、难凭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别后不知君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渐行渐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风前飘柳絮

宋代·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梳头

宋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软衬飞花,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宋代·高观国《少年游·草》

孤村芳草,斜日杏花飞

宋代·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绣帏人念,暗垂珠泪,泣送征轮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长亭长在眼,更重重、水孤云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朱颜空改,向年年、芳意长新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红烛怜无好计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

宋代·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幽径无人独芳,此恨凭谁诉

宋代·曹组《卜算子·兰》

江上春山,山下暮云长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流水便随春,行云终与谁同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浅碧鳞鳞露

宋代·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万水千山迷近,想乡关何处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天涯旧恨,独凄凉人不问

宋代·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烟碧

宋代·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断肠芳草

宋代·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少年负凌云笔

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人何在,桂影婵娟

宋代·蔡伸《苍梧谣·天》

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山长水

宋代·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断鸿声长天暮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朝落暮开空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欲寄书如天,难销夜似年长

宋代·贺铸《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相思谩然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断魂,闲寻翠径,顿成愁结

宋代·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波渺夕阳迟,销魂不

宋代·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报国无门空怨,济时策从谁吐

宋代·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情切,望中地天阔

宋代·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

个、供憔悴

宋代·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雁来稀

宋代·范成大《菩萨蛮·湘东驿》

既归,不寝,追和四章,多用古人诗赋,各一笑字,聊以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准拟寒英聊慰,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天正,伤飘泊

宋代·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宋代·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永夜角声悲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宋代·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

宋代·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弟兄华发,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宋代·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春思,谁叹赏、国香风味

宋代·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凭高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不比灞陵多送

宋代·张先《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销魂,千山啼祢,十里荼种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欲上治安双阙,空怅望,过维扬

宋代·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苍然暮色,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不到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始盖冉水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意外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每风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视之既静,其听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环之可上,望甚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凤漂漂其高逝兮,固引而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所贵圣人之神德兮,浊世而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遂投汨罗而死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谊追伤之,因喻,其辞曰: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沉汨罗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用娱宾,窃以此鸟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其辞曰:惟西域之灵鸟兮,挺然之奇姿

两汉·祢衡《鹦鹉赋》

于是羡芳声之畅,伟灵表之可嘉

两汉·祢衡《鹦鹉赋》

宁顺从以害,不违迕以丧生

两汉·祢衡《鹦鹉赋》

长吟慕,哀鸣感类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则忧其君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洛神赋》

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魏晋·曹植《洛神赋》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视,而望幸焉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秦人不暇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满座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槛外长江空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太守谓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号曰醉翁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兮泪滋

南北朝·江淹《别赋》

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寐而梦之,寤不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

先秦·宋玉《神女赋》

近之既妖,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

先秦·宋玉《神女赋》

意似近而既兮,若将来而复旋

先秦·宋玉《神女赋》

薄怒以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休于此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致者,非天成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平原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古之才哲君子,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胜之道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思旧赋》

然嵇志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

魏晋·向秀《思旧赋》

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将命适于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书幽芳亭记》

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矣,世论以为国香矣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广也

两汉·贾谊《鵩鸟赋》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

两汉·贾谊《鵩鸟赋》

小智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两汉·贾谊《鵩鸟赋》

释智遗形兮,超然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两汉·贾谊《鵩鸟赋》

不以生故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月赋》

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

南北朝·谢庄《月赋》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丘樊

南北朝·谢庄《月赋》

若乃凉夜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羇孤递进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枉而直之,使得之;优而柔之,使求之;揆而度之,使索之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得之;得之,则敏且广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而北为平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积习生常,来矣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则生常,固非得之谓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温泉毖涌而浪,华清荡邪而难老

魏晋·左思《三都赋》

爰初臻,言占其良

魏晋·左思《三都赋》

均田画畴,蕃庐错列姜芋充茂,桃李荫翳家安其所,而服美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上垂拱而司契,下缘督而

魏晋·左思《三都赋》

莫赤匪狐,九尾而

魏晋·左思《三都赋》

以为道,洪化以为隆

魏晋·左思《三都赋》

则干木之德解纷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以为禽鸟,一以为鱼鳖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关以闚,时高樔而陛制

魏晋·左思《三都赋》

曜车二六,三倾五城,未若申锡典章之为

魏晋·左思《三都赋》

吴之开国也,造太伯,宣於延陵

魏晋·左思《三都赋》

理翮整翰,容与

魏晋·左思《三都赋》

穷性极形,盈虚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争接县垂,竞游

魏晋·左思《三都赋》

钩爪锯牙,成锋颖

魏晋·左思《三都赋》

象耕鸟耘,此之

魏晋·左思《三都赋》

造姑苏之高台,临四而特建,带朝夕之浚池,佩长洲之茂苑

魏晋·左思《三都赋》

果布辐凑而常然,致流离与珂

魏晋·左思《三都赋》

扈带鲛函,扶揄属镂藏鍦於人,去<盾戈>

魏晋·左思《三都赋》

魂褫气慑而踢伏者,应弦饮羽,形偾景僵者,累积而增益,杂袭错缪

魏晋·左思《三都赋》

槁工楫师,选闽禺

魏晋·左思《三都赋》

虽带甲一朝,而元功

魏晋·左思《三都赋》

甘至零,芬芬酷烈

魏晋·左思《三都赋》

追轻翼,赴绝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刘宗下辇而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势路日以兮,遂荒忽而辞去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雪赋》

雪之时义矣哉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又续写而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孤篷振,惊沙坐飞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不雪雁门之踦,先念鸿陆之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金陵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所从来者至深,淹滞永久而不废,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两汉·枚乘《七发》

临朱汜而逝兮,中虚烦而益怠

两汉·枚乘《七发》

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

两汉·王褒《洞箫赋》

师襄、严春不敢窜其巧兮,浸淫、叔子其类

两汉·王褒《洞箫赋》

颓唐遂往,长辞逝,漂不还兮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玉曰:“高矣显矣,临望

先秦·宋玉《高唐赋》

登高望,使人心瘁;盘岸巑,裖陈皑皑

先秦·宋玉《高唐赋》

悠悠忽忽,怊怅

先秦·宋玉《高唐赋》

使人心动,无故

先秦·宋玉《高唐赋》

盖发蒙,往会,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九窍通郁,精神察滞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数极然变化,非是故相反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为利己而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鲁生闻此辞,紧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舍汝窜,昆仑之颠;尔复我随,翰飞戾天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资送之恩,子等意于行乎

唐代·韩愈《送穷文》

单独一身,谁为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

唐代·韩愈《送穷文》

子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伤害;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寘我仇怨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剑阁铭》

闭由往汉,开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

两汉·班固《幽通赋》

发还师以成命兮,重醉行而

两汉·班固《幽通赋》

道混成而然兮,术同原而分流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蚊对》

今人乃贵其贵,号为长雄

明代·方孝孺《蚊对》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少霁,山之面下,困惫而归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北征赋》

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

两汉·班彪《北征赋》

遂舒节以逝兮,指安定以为期

两汉·班彪《北征赋》

涉长路之绵绵兮,纡回以樛流

两汉·班彪《北征赋》

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

两汉·班彪《北征赋》

不耀德以绥,顾厚固而缮藩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

两汉·班昭《东征赋》

小人性之怀土兮,书传而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入匡郭而追兮,念夫子之厄勤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雪窦返至过云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述行赋》

勤诸侯之戍兮,侈申子之美城

两汉·蔡邕《述行赋》

前车覆而未兮,后乘驱而竞及

两汉·蔡邕《述行赋》

唐虞渺其既兮,常俗生于积习

两汉·蔡邕《述行赋》

观风化之得失兮,犹纷挐其多

两汉·蔡邕《述行赋》

爰结蹤而迴轨兮,复邦族以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视欿然,则过人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一节》

王曰:“叟不千里而来,亦将以利吾国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是以君子庖厨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书曰:‘汤一征,葛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生民以来,未盛于孔子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诗云:‘西东,北,无思不服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求祸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祸褔无不己求之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诗云:‘永言配命,求多褔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率其子弟,攻其父母,生民以来,未能济者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五节》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是四端而谓不能者,贼者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失焉,援而止之而止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当在宋也,予将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所以为,则吾不知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五节》

孟子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

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征商,此贱丈夫始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世子楚反,复见孟子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亲丧固所尽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夫仁政,必经界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宋之滕,曰:“闻君行圣人之政,是亦圣人也,愿为圣人氓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今也滕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养也,恶得贤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曰:“织之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曰:“许子奚为不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为之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如必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圣人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别,长幼序,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得之,又从而振德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汤始征,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险阻既,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之,天下大悦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其兄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诗云‘殷鉴不,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诗云:‘永言配命,求多福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取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夫人必侮,然后人侮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家必毁,而后人毁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国必伐,而后人伐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孟子曰:“暴者,不可与言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言非礼义,谓之暴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弃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事在易而求之难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得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得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武王不泄迩,不忘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节》

天之高也,星辰之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反而仁矣,反而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反也:我必不忠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责善,友之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太誓曰:‘天视我民视,天听我民听’,此之谓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舜、禹、益相去久,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三年,太甲悔过,艾,于桐处仁迁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伊训曰:‘天诛造攻牧宫,朕载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臣,以其所主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任以天下之重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盖是台无馈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孟子曰:“今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能信之者,则不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二节》

后名实者,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

然则非杀之也,一间耳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七节》

孟子曰:“言近而指者,善言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任者轻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众皆悦之,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公,委蛇委蛇。

春秋·佚名《羔羊》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春秋·佚名《燕燕》

凯风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春秋·佚名《凯风》

凯风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春秋·佚名《凯风》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诒伊阻。

春秋·佚名《雄雉》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行,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春秋·佚名《泉水》

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春秋·佚名《北门》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行,父母兄弟。

春秋·佚名《蝃蝀》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跂予望之。

春秋·佚名《河广》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莫致之。

春秋·佚名《竹竿》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春秋·佚名《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

春秋·佚名《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春秋·佚名《葛藟》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

春秋·佚名《东门之墠》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公召之。

春秋·佚名《东方未明》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人,劳心忉忉。

春秋·佚名《甫田》

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椒聊且,条且。

春秋·佚名《椒聊》

羔裘豹祛,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春秋·佚名《诗经·羔裘》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春秋·佚名《东山》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春秋·佚名《伐木》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春秋·佚名《出车》

无将大车,祇尘兮。无思百忧,祇疧兮。

春秋·佚名《无将大车》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年。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

春秋·佚名《小雅·甫田》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

春秋·佚名《楚茨》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矣。

春秋·佚名《角弓》

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春秋·佚名《菀柳》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俾我独兮。

春秋·佚名《白华》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春秋·佚名《绵蛮》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春秋·佚名《渐渐之石》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家室。

春秋·佚名《绵》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天申之。

春秋·佚名《假乐》

卷者阿,飘风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春秋·佚名《卷阿》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能迩,以定我王。

春秋·佚名《民劳》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是用大谏。

春秋·佚名《板》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彼成康,奄四方,斤斤其明。

春秋·佚名《执竞》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春秋·佚名《小毖》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斁,万舞奕。我嘉客,亦不夷怿。古在昔,先民作。温恭朝夕,执事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春秋·佚名《那》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东北丧,安贞吉。

西周·姬昌《坤卦》

六四:需于血,出穴。

西周·姬昌《需卦》

六二:比之内,贞吉。

西周·姬昌《比卦》

小畜:亨。密云不雨,我西郊。

西周·姬昌《小畜卦》

初九:复道,何其咎?吉。

西周·姬昌《小畜卦》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亡,得尚于中行。

西周·姬昌《泰卦》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邑告命。贞吝。

西周·姬昌《泰卦》

上九:天祐之,吉无不利。

西周·姬昌《大有卦》

九四:由豫,大得,勿疑。盍簪。

西周·姬昌《豫卦》

《复》:亨。出入无疾,来无咎。反覆其道,七日来复,利攸往。

西周·姬昌《复卦》

初九:不复,无祗悔,元吉。

西周·姬昌《复卦》

《颐》:贞吉。观颐,求口实。

西周·姬昌《颐卦》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牖,终无咎。

西周·姬昌《坎卦》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从尔思。

西周·姬昌《咸卦》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复;见恶人无咎。

西周·姬昌《睽卦》

九五:大蹇来。

西周·姬昌《蹇卦》

九四:解而拇,至斯孚。

西周·姬昌《解卦》

六五:或益之,十之龟弗克违,元吉。

西周·姬昌《损卦》

六二:或益之,十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西周·姬昌《益卦》

《夬》:扬于王庭,孚号,厉,告邑,不利即戎,利攸往。

西周·姬昌《夬卦》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天。

西周·姬昌《姤卦》

六五:密云不雨,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西周·姬昌《小过卦》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皆明也

春秋·曾子《第二章》

“如琢如磨”者,修也

春秋·曾子《第四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欺也

春秋·曾子《第七章》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

春秋·曾子《第七章》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

春秋·曾子《第十章》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其口出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过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小人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皆明也

春秋·子思《第二章》

“如琢如磨”者,修也

春秋·子思《第四章》

所谓诚其意者,毋欺也

春秋·子思《第七章》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

春秋·子思《第七章》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

春秋·子思《第十章》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其口出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过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小人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9 来自 中国山西省长治市电信 查看了 【张霞平】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9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陈媛霄】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8 来自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电信 查看了 【程景宣】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7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周阅鸣】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7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吴纾嵛】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俞珈乐】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俞珈乐】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6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名汇】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刘育健】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丛世轩】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包建红】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史昱霏】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丛世轩】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包建红】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史昱霏】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刘育健】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4 来自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电信 查看了 【程宥涵】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包建红】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史昱霏】
  • 2024年06月25日 12:03:3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俞珈乐】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