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口

李力口姓名综合得分:86

一键举报
拼音 lǐ lì kǒu
繁体 李力口
五行 火火木
笔画 7 2 3
推荐属相 兔,蛇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宁诛锄草茅以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先秦·屈原《卜居》

禹之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先秦·屈原《天问》

蜂蛾微命,何固

先秦·屈原《天问》

故众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先秦·屈原《九章》

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之铄金

两汉·东方朔《七谏》

欲阖而无言兮,尝被君之厚德

两汉·东方朔《七谏》

心婵媛而无告兮,噤闭而不言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以学文。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射不主皮,为不同科,古之道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壹日用于仁矣乎,我未见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不足也。”子曰:“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不语:怪、、乱、神。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乎沟血。禹,吾无间然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也。如其仁,如其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骥不称其,称其德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之覆家邦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颐》:贞吉。观颐,自求实。

西周·姬昌《颐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夕阳斜

唐代·刘禹锡《乌衣巷》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百花残

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唐代·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

唐代·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侍儿扶起娇无,始是新承恩泽时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去来江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石冻马蹄脱

唐代·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愿书万本诵万遍,角流沫右手胝

唐代·李商隐《韩碑》

扶持自是神明,正直原因造化工

唐代·杜甫《古柏行》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停舟渡不得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如悬河

唐代·韩愈《石鼓歌》

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唐代·王维《桃源行》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莫食首阳蕨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他人狙

唐代·杜甫《哀王孙》

身当恩遇常轻敌,尽关山未解围

唐代·高适《燕歌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渐消风软,飕飕

宋代·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莫惜醉来开

宋代·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遥想江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

宋代·None《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溪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自西山道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而况思其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西望夏,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风赋》

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自致者,非天成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登楼赋》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鵩乃叹息,举首奋翼;不能言,请对以臆:“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然悉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墱流十二,同源异

魏晋·左思《三都赋》

四海齐锋,一所敌,张仪、张禄亦足云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指渠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雄富,士马精妍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七发》

赖君之,时时有之,然未至于是也

两汉·枚乘《七发》

兰英之酒,酌以涤

两汉·枚乘《七发》

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

两汉·枚乘《七发》

发怒庢沓,清升踰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送穷文》

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至此而得少休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酒箴》

酒醪不入,臧水满怀

两汉·扬雄《酒箴》

【典故出处】《东征赋》

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而相追

两汉·班昭《东征赋》

知性命之在天,由行而近仁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南箕哆,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文王以民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之家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曰:“为肥甘不足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而为之,后必有灾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之家可以无饥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不至于此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五节》

孟子曰:“以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服人者,非心服也,不赡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去则穷日之而后宿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故曰:或劳心,或劳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劳心者治人,劳者治于人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圣人既竭目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既竭耳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此所谓养体者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九节》

’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圣,譬则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其中,非尔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易牙先得我之所耆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如使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相似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故曰:之于味也,有同耆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

有人于此,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人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今曰举百钧,则为有人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之家足以无饥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岂惟腹有饥渴之害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七节》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九节》

士憎兹多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九节》

城门之轨,两马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二节》

孟子曰:“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役之征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七节》

恶利,恐其乱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至于用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春秋·曾子《第六章》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至于用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春秋·子思《第六章》

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14日 12:02:2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郭喆铭】
  • 2024年06月14日 12:02:2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唐应成】
  • 2024年06月14日 12:02:2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星棠】
  • 2024年06月14日 12:02:2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郭喆铭】
  • 2024年06月14日 12:02:20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武林慧】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唐应成】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郭喆铭】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9 来自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电信 查看了 【姚姝帆】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继鑫】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8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何琪】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7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张芷衡】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4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吴姿】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4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赵宜澄】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4 来自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电信 查看了 【李清筱】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1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胡亦玄】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1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葛顺沣】
  • 2024年06月14日 12:02:10 来自 中国山东省威海市电信 查看了 【刘泽希】
  • 2024年06月14日 12:02:08 来自 中国河南省安阳市联通 查看了 【乔冠宇】
  • 2024年06月14日 12:02:08 来自 中国贵州省铜仁电信 查看了 【杨泽洺】
  • 2024年06月14日 12:02:07 来自 中国浙江省台州市电信 查看了 【刘蓓华】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