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用

杨兴用姓名综合得分:88

一键举报
拼音 yáng xīng、xìng yòng
繁体 楊興用
五行 木水土
笔画 7 6 5
推荐属相 兔,龙,蛇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而爱人,使民以时。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有子曰:礼之,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壹日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佞?”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山川其舍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谓颜渊曰:“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祈不求,何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之,则吾从先进。”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哀公问与有若曰:“年饥,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合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礼乐不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茍有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定公问:“壹言而可以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壹言而邦乎?”曰:“壹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壹言而丧邦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心,焉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也。”孔子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之?公侯之事。

春秋·佚名《采蘩》

击鼓其镗,踊跃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春秋·佚名《击鼓》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春秋·佚名《女曰鸡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春秋·佚名《秦风·无衣》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春秋·佚名《六月》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不监!

春秋·佚名《节南山》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春秋·佚名《小旻》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餱粮,于橐于囊。思辑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春秋·佚名《公刘》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大谏。

春秋·佚名《板》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春秋·佚名《臣工》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蓱号起雨,何以

先秦·屈原《天问》

乘骐骥之浏浏兮,驭安夫强策

先秦·宋玉《九辩》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心而嫉妒

先秦·屈原《离骚》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失乎家衖

先秦·屈原《离骚》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夫颠陨

先秦·屈原《离骚》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而不长

先秦·屈原《离骚》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此下土

先秦·屈原《离骚》

夫孰非义而可

先秦·屈原《离骚》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夫行媒

先秦·屈原《离骚》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而不疑

先秦·屈原《离骚》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而不就

先秦·屈原《九章》

忠不必兮,贤不必以

先秦·屈原《九章》

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

先秦·屈原《招魂》

梅伯数谏而至醢兮,来革顺志而

两汉·贾谊《惜誓》

握剞劂而不兮,操规矩而无所施

先秦·庄忌《哀时命》

时猒饫而不兮,且隐伏而远身

先秦·庄忌《哀时命》

怀计谋而不见兮,岩穴处而隐藏

两汉·东方朔《七谏》

废制度而不兮,务行私而去公

两汉·东方朔《七谏》

灭规矩而不兮,背绳墨之正方

两汉·东方朔《七谏》

思尧舜兮袭,幸咎繇兮获谋

两汉·王褒《九怀》

蹇驴服驾兮,无日多

两汉·王褒《九怀》

吕傅举兮殷周,忌嚭专兮郢吴虚

两汉·王逸《九思》

嗟怀兮眩惑,志兮不昭

两汉·王逸《九思》

我心兮煎熬,惟是兮

两汉·王逸《九思》

遭桓缪兮识举,才德兮列施

两汉·王逸《九思》

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

两汉·刘向《九叹》

方圜殊而不合兮,钩绳而异态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初九:潜龙勿

西周·姬昌《乾卦》

《屯》:元亨,利贞。勿有攸往。利建侯。

西周·姬昌《屯卦》

初六:发蒙,利刑人。说桎梏,以往吝。

西周·姬昌《蒙卦》

六三:勿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西周·姬昌《蒙卦》

初九:需于郊,利恒,无咎。

西周·姬昌《需卦》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

西周·姬昌《师卦》

九五:显比;王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西周·姬昌《比卦》

九二:包荒,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西周·姬昌《泰卦》

上六:城复于隍。勿师,自邑告命。贞吝。

西周·姬昌《泰卦》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

西周·姬昌《同人卦》

九三:公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西周·姬昌《大有卦》

初六:谦谦君子。涉大川,吉。

西周·姬昌《谦卦》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侵伐,无不利。

西周·姬昌《谦卦》

上六:鸣谦,利行师、征邑国。

西周·姬昌《谦卦》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亨于西山。

西周·姬昌《随卦》

六五:干父之蛊,誉。

西周·姬昌《蛊卦》

六四:观国之光,利宾于王。

西周·姬昌《观卦》

《噬嗑》:亨。利狱。

西周·姬昌《噬嗑卦》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西周·姬昌《复卦》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攸往。

西周·姬昌《无妄卦》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无攸利。

西周·姬昌《颐卦》

初六:藉白茅,无咎。

西周·姬昌《大过卦》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

西周·姬昌《坎卦》

六四:樽酒簋贰,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西周·姬昌《坎卦》

上六:系徽纆,窴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西周·姬昌《坎卦》

上九:王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西周·姬昌《离卦》

初六:遯尾,厉,勿有攸往。

西周·姬昌《遯卦》

六二:执之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西周·姬昌《遯卦》

九三:小人壮,君子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西周·姬昌《大壮卦》

《晋》:康侯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西周·姬昌《晋卦》

上九:晋其角,维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西周·姬昌《晋卦》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拯马壮,吉。

西周·姬昌《明夷卦》

上六:公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西周·姬昌《解卦》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二簋可享。

西周·姬昌《损卦》

初九:利为大作,元吉,无咎。

西周·姬昌《益卦》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享于帝,吉。

西周·姬昌《益卦》

六三:益之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圭。

西周·姬昌《益卦》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为依迁国。

西周·姬昌《益卦》

《姤》:女壮,勿取女。

西周·姬昌《姤卦》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大牲吉,利有攸往。

西周·姬昌《萃卦》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禴。

西周·姬昌《萃卦》

《升》:元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西周·姬昌《升卦》

九二:孚乃利禴,无咎。

西周·姬昌《升卦》

六四:王亨于岐山,吉无咎。

西周·姬昌《升卦》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享祀,征凶,无咎。

西周·姬昌《困卦》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祭祀。

西周·姬昌《困卦》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汲,王明,并受其福。

西周·姬昌《井卦》

初九:巩黄牛之革。

西周·姬昌《革卦》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为仪,吉。

西周·姬昌《渐卦》

九二:巽在床下,史巫纷若吉,无咎。

西周·姬昌《巽卦》

初六:拯马壮,吉。

西周·姬昌《涣卦》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永贞。

西周·姬昌《小过卦》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

西周·姬昌《既济卦》

九四:贞吉,悔亡,震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西周·姬昌《未济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唐代·李商隐《隋宫 / 隋堤》

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唐代·韩翃《同题仙游观》

吾谋适不,勿谓知音稀

唐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愁因薄暮起,是清秋发

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秋登万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 秋登万山》

俱怀逸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好为庐山谣,因庐山发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

唐代·杜甫《古柏行》

天生我材必有,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代·李白《将进酒》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孤高比云月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

宋代·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离江渚

宋代·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既归,不寝,追和四章,多古人诗赋,各有一笑字,聊以自宽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语,虽甚奇,经前人者众,嫌其一律,故辄略之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访中、英雄陈迹,暗追前事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毕竟年年着来,何似休归去

宋代·None《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宋代·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即更取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之不竭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奈何取之尽锱铢,之如泥沙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遥襟甫畅,逸遄飞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登楼赋》

风萧瑟而并兮,天惨惨而无色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尚未能忘其所寓目,是以为胜焉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答客难》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之则为虎,不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于文武,得信厥说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若大燕之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亦阑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山川废,信有时哉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且夫玉卮无当,虽宝非;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魏晋·左思《三都赋》

古公草创,而高门有闶;宣王中,而筑室百堵

魏晋·左思《三都赋》

器周而长务,物背窳而就攻

魏晋·左思《三都赋》

圣武言,将曜威灵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亿若大帝之所作,二嬴之所曾聆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世业之所日,耳目之所闻觉

魏晋·左思《三都赋》

河洛开奥,符命

魏晋·左思《三都赋》

显仁翌明,藏玄默

魏晋·左思《三都赋》

盖端委之所彰,高节之所

魏晋·左思《三都赋》

所以经始,累千祀

魏晋·左思《三都赋》

纟集贿纷纭,器万端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军容蓄,器械兼储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其吐哀也,则凄风暴

魏晋·左思《三都赋》

潜龙蟠于沮泽,应鸣鼓而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天帝运期而会昌,景福肸飨而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沸潭无涌,炎风不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未若兹雪,因时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声之霈霈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原斯瘼之所,实执政之匪贤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鹄逝,不践其朝

两汉·扬雄《逐贫赋》

”言辞既磬,色厉目张,摄齐而,降阶下堂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我鬼非人,安车船,鼻齅臭香,糗粻可捐

唐代·韩愈《送穷文》

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号奇观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幽通赋》

宣曹败于下梦兮,鲁卫名谥于铭谣

两汉·班固《幽通赋》

舍生取谊,以道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酒箴》

如此,不如鸱夷

两汉·扬雄《酒箴》

【典故出处】《东征赋》

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吐云雨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有献鹦鹉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今日无娱宾,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彗聪善,羽族之可贵,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座咸共荣观,不亦可乎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心者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为其象人而之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之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力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舆薪之不见,为不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恩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抑王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于是始发补不足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思戢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见贤焉,然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蚔鼁谏于王而不,致为臣而去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五节》

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之,吾何为独不然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

使己为政,不,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王由足为善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王如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五百年必有王者,其间必有名世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舍皆取诸其宫中而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如必自为而后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其心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亦不于耕耳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吾闻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张,于汤有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是鶂鶂者为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丧无日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国之所以废存亡者亦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三节》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曰:‘盍归乎来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曰:‘盍归乎来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三节》

是故文武,则民好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幽厉,则民好暴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由是则生而有不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曰:“虞不百里奚而亡,秦穆公之而霸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贤则亡,削何可得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曰:“孔子为鲁司寇,不,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曰:“不教民而之,谓之殃民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曰:“不可,器不足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为机变之巧者,无所耻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者,凡民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节》

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节》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曰:‘盍归乎来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曰:‘盍归乎来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食之以时,之以礼,财不可胜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之,则安富尊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二节》

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四节》

无政事,则财不足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二节》

百世之下,闻者莫不起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之而成路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一节》

为间不,则茅塞之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一节》

君子其一,缓其二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七节》

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经正,则庶民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庶民,斯无邪慝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是故君子无所不其极

春秋·曾子《第三章》

至于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无不明矣

春秋·曾子《第六章》

一家仁,一国

春秋·曾子《第十章》

一家让,一国

春秋·曾子《第十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孝,上长长而民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长国家而务财者,必自小人矣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是故君子无所不其极

春秋·子思《第三章》

至于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无不明矣

春秋·子思《第六章》

一家仁,一国

春秋·子思《第十章》

一家让,一国

春秋·子思《第十章》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孝,上长长而民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长国家而务财者,必自小人矣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14日 07:28:4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江益成】
  • 2024年06月14日 07:28:4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江益成】
  • 2024年06月14日 07:28:4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逯苒】
  • 2024年06月14日 07:28:4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谢洪新】
  • 2024年06月14日 07:28:4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宜杰】
  • 2024年06月14日 07:28:43 来自 中国河北省保定市电信 查看了 【马辰媱】
  • 2024年06月14日 07:28:42 来自 中国移动 查看了 【韩柯蕾】
  • 2024年06月14日 07:28:41 来自 中国移动 查看了 【韩柯蕾】
  • 2024年06月14日 07:28:40 来自 中国福建省漳州市电信 查看了 【黄晶】
  • 2024年06月14日 07:28:38 来自 美国俄勒冈谷歌 查看了 【姚宗亮】
  • 2024年06月14日 07:28:37 来自 美国俄勒冈谷歌 查看了 【柴思琪】
  • 2024年06月14日 07:28:37 来自 美国俄勒冈谷歌 查看了 【孙泽晖】
  • 2024年06月14日 07:28:3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曾尸死】
  • 2024年06月14日 07:28:31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曾尸死】
  • 2024年06月14日 07:28:30 来自 美国俄勒冈谷歌 查看了 【郭玉卿】
  • 2024年06月14日 07:28: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梁兆禹】
  • 2024年06月14日 07:28: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谷於蒙】
  • 2024年06月14日 07:28: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曾尸死】
  • 2024年06月14日 07:28: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王楠星】
  • 2024年06月14日 07:28:2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梁兆禹】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