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上水

管上水姓名综合得分:95

一键举报
拼音 guǎn shàng、shǎng shuǐ
繁体 管上水
五行 木金水
笔画 14 3 4
推荐属相 龙,蛇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泛泛若中之凫,与波下,偷以全吾躯乎

先秦·屈原《卜居》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湛湛江兮,有枫

先秦·屈原《招魂》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

先秦·屈原《远游》

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

先秦·屈原《远游》

叛陆离其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先秦·屈原《远游》

下峥嵘而无地兮,寥廓而无天

先秦·屈原《远游》

玄趾,三危安在

先秦·屈原《天问》

投之于冰,鸟何燠之

先秦·屈原《天问》

受赐兹醢,西伯

先秦·屈原《天问》

何亲就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先秦·屈原《天问》

北至回,萃何喜

先秦·屈原《天问》

何试自予,忠名弥彰

先秦·屈原《天问》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吾足

先秦·None《渔父》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先秦·屈原《九歌》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

先秦·屈原《九歌》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先秦·屈原《九歌》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先秦·屈原《九歌》

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扬波;乘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先秦·屈原《九歌》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兮送将归

先秦·宋玉《九辩》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

先秦·宋玉《九辩》

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

先秦·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下而求索

先秦·屈原《离骚》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

先秦·屈原《离骚》

朝吾将济于白兮,登阆风而绁马

先秦·屈原《离骚》

曰:「勉升降以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先秦·屈原《离骚》

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

先秦·屈原《离骚》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而容与

先秦·屈原《离骚》

矰弋机而在兮,罻罗张而在下

先秦·屈原《九章》

乘舲船余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先秦·屈原《九章》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而疑滞

先秦·屈原《九章》

将运舟而下浮兮,洞庭而下江

先秦·屈原《九章》

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而太息

先秦·屈原《九章》

变白以为黑兮,倒以为下

先秦·屈原《九章》

漂翻翻其下兮,翼遥遥其左右

先秦·屈原《九章》

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之相击

先秦·屈原《九章》

其土烂人,求无所得些

先秦·屈原《招魂》

君无天些

先秦·屈原《招魂》

东有大海,溺浟浟只

先秦·屈原《大招》

螭龙并流,下悠悠只

先秦·屈原《大招》

不可涉,深不可测只

先秦·屈原《大招》

竞气,极声变只

先秦·屈原《大招》

涉丹而驰骋兮,右大夏之遗风

两汉·贾谊《惜誓》

神龙失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两汉·贾谊《惜誓》

汩其为难兮,路中断而不通

先秦·庄忌《哀时命》

驷跛鳖而山兮,吾固知其不能陞

先秦·庄忌《哀时命》

外迫胁于机臂兮,牵联于矰隿

先秦·庄忌《哀时命》

凿山楹而为室兮,下被衣于

先秦·庄忌《哀时命》

下垂钓于溪谷兮,要求于仙者

先秦·庄忌《哀时命》

山气巄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曾波

两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丛薄深林兮,人

两汉·淮南小山《招隐士》

群众成朋兮,浸以惑

两汉·东方朔《七谏》

高山崔巍兮,流汤汤

两汉·东方朔《七谏》

何君臣之相失兮,沅湘而分离

两汉·东方朔《七谏》

测汨罗之湘兮,知时固而不反

两汉·东方朔《七谏》

蛟而为徙兮,与神龙乎休息

两汉·东方朔《七谏》

含素而蒙深兮,日眇眇而既远

两汉·东方朔《七谏》

戏疾濑之素兮,望高山之蹇产

两汉·东方朔《七谏》

乘日月兮征,顾游心兮鄗酆

两汉·王褒《九怀》

兮潺湲,扬流兮洋洋

两汉·王褒《九怀》

乘虬兮登阳,载象兮

两汉·王褒《九怀》

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

两汉·王褒《九怀》

流星坠兮成雨,进瞵盼兮丘墟

两汉·王褒《九怀》

驰六蛟兮征,竦余驾兮入冥

两汉·王褒《九怀》

蛟龙兮导引,文鱼兮

两汉·王褒《九怀》

修余兮袿衣,骑霓兮南

两汉·王褒《九怀》

玄武步兮母,与吾期兮南荣

两汉·王褒《九怀》

观中宇兮浩浩,纷翼翼兮

两汉·王褒《九怀》

浮溺兮舒光,淹低佪兮京沶

两汉·王褒《九怀》

令尹兮謷謷,群司兮譨譨

两汉·王逸《九思》

哀哉兮淈淈,下兮同流

两汉·王逸《九思》

谣吟兮中野,察兮璇玑

两汉·王逸《九思》

疾世周徘徊兮汉渚,求神兮灵女

两汉·王逸《九思》

哀世兮睩睩,諓諓兮嗌喔

两汉·王逸《九思》

载青云兮昇,適昭明兮所处

两汉·王逸《九思》

将升兮高山,有兮猴猿

两汉·王逸《九思》

缘天梯兮北,登太一兮玉台

两汉·王逸《九思》

窥见兮溪涧,流兮沄沄

两汉·王逸《九思》

群行兮下,骈罗兮列陈

两汉·王逸《九思》

叹曰:譬彼流纷扬磕兮,波逢汹涌濆壅滂兮

两汉·刘向《九叹》

余辞参于天坠兮,旁引之于四时

两汉·刘向《九叹》

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之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余思旧邦心依违兮,日暮黄昏羌幽悲兮,去郢东迁余谁慕兮,谗夫党旅其以兹故兮,河淫淫情所愿兮,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两汉·刘向《九叹》

情慨慨而长怀兮,信皇而质正

两汉·刘向《九叹》

临深而长啸兮,且倘佯而氾观

两汉·刘向《九叹》

乘白而高骛兮,因徙弛而长词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倘佯垆阪沼深兮,容与汉渚涕淫淫兮,锺牙已死谁为声兮

两汉·刘向《九叹》

驾鸾凤以游兮,从玄鹤与鹪明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昔闻洞庭,今岳阳楼

唐代·杜甫《登岳阳楼》

忽闻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君不见,黄河之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代·李白《将进酒》

子胥既弃吴江,屈原终投湘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

唐代·王维《鹿柴》

欲穷千里目,更一层楼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唐代·李白《静夜思》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

唐代·金昌绪《春怨 / 伊州歌》

泠泠七弦,静听松风寒

唐代·刘长卿《听弹琴》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翠楼

唐代·王昌龄《闺怨》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唐代·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青山隐隐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唐代·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无情草自春

唐代·杜牧《金谷园》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珠帘总不如

唐代·杜牧《赠别二首》

天阶夜色凉如,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代·杜牧《秋夕》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望昭陵

唐代·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烟笼寒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代·杜牧《泊秦淮》

独怜幽草涧边生,有黄鹂深树鸣

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

桃花尽日随流,洞在清溪何处边

唐代·张旭《桃花溪》

昨夜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唐代·张祜《集灵台·其一》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夜云轻

唐代·温庭筠《瑶瑟怨》

长乐宫连苑春,玉楼金殿艳歌新

唐代·顾况《宫词》

欲投人处宿,隔问樵夫

唐代·王维《终南山》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玉搔头

唐代·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 春词》

行到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代·王维《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代·王维《归嵩山作》

寒山转苍翠,秋日潺湲

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渡头馀落日,墟里孤烟

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

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

离离原草,一岁一枯荣

唐代·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客心洗流,馀响入霜钟

唐代·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仍怜故乡,万里送行舟

唐代·李白《渡荆门送别》

青山横北郭,白绕东城

唐代·李白《送友人》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

唐代·杜甫《天末怀李白》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

唐代·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我家襄曲,遥隔楚云端

唐代·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北阙休书,南山归敝庐

唐代·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八月湖平,涵虚混太清

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

浮云一别后,流十年间

唐代·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有秋山

唐代·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蕃情似此,长愿向南流

唐代·张乔《书边事》

前年伐月支,城没全师

唐代·张籍《没蕃故人》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

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道士》

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唐代·温庭筠《送人东游》

野寺人来少,云峰隔深

唐代·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望君烟阔,挥手泪沾巾

唐代·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谁见汀洲,相思愁白蘋

唐代·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

唐代·刘昚虚《阙题》

茫茫江汉,日暮欲何之

唐代·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漠漠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独有凤凰池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唐代·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于今有凤毛

唐代·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苑花

唐代·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凤凰台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中分白鹭洲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五更钟

唐代·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徒令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唐代·李商隐《筹笔驿》

古庙杉松巢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惊风乱飐芙蓉,密雨斜侵薜荔墙

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舍南舍北皆春,但见群鸥日日来

唐代·杜甫《客至》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花枝笑独眠

唐代·皇甫冉《春思》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仙翁去不回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烟波江使人愁

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雨初晴

唐代·崔颢《行经华阴》

澹然空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唐代·温庭筠《利州南渡》

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唐代·温庭筠《利州南渡》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独忘机

唐代·温庭筠《利州南渡》

青枫江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唐代·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羊归塞草烟

唐代·温庭筠《苏武庙》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无情吊岂知

唐代·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远连天

唐代·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贾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唐代·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鼓鼙声

唐代·卢纶《晚次鄂州》

二月黄莺飞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唐代·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望君王

唐代·薛逢《宫词》

锁衔金兽连环冷,滴铜龙昼漏长

唐代·薛逢《宫词》

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清辉澹木,演漾在窗户

唐代·王昌龄《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请留磐石,垂钓将已矣

唐代·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五陵北原,万古青濛濛

唐代·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焉知二十载,重君子堂

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

在山泉清,出山泉

唐代·杜甫《佳人》

绝顶一茅茨,直三十里

唐代·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

唐代·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 山行寻隐者不遇》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

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客从东方来,衣灞陵雨

唐代·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世事波舟,沿洄安得住

唐代·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孤鸿海来,池潢不敢顾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滑洗凝脂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蜀江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忽闻海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人间会相见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序: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时取一醉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石鱼湖,似洞庭,夏欲满君山青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山为樽,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银瓶乍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空留马行处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

唐代·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青天览明月

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抽刀断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荡漾清猿啼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云青青兮欲雨,澹澹兮生烟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

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请君试问东流,别意与之谁短长

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誓将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唐代·李商隐《韩碑》

表曰臣愈昧死,咏神圣功书之碑

唐代·李商隐《韩碑》

变调如闻杨柳春, 林繁花照眼新

唐代·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后楚妃

唐代·李颀《琴歌》

先期汗漫九垓,愿接卢敖游太清

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南薰殿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良相头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玉花却在御榻,榻庭前屹相向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未有如公贫

唐代·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美人娟娟隔秋,濯足洞庭望八荒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美人胡为隔秋,焉得置之贡玉堂

唐代·杜甫《寄韩谏议 / 寄韩谏议注》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绿

唐代·柳宗元《渔翁》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无心云相逐

唐代·柳宗元《渔翁》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龙腾梭

唐代·韩愈《石鼓歌》

当流赤足踏涧石,声激激风吹衣

唐代·韩愈《山石》

夜投佛寺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唐代·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沙平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同时辈流多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唐代·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黄河远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唐代·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饮马渡秋寒风似刀

唐代·王昌龄《塞下曲》

罗帷送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唐代·王维《洛阳女儿行》

渔舟逐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唐代·王维《桃源行》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

唐代·王维《桃源行》

出洞无论隔山,辞家终拟长游衍

唐代·王维《桃源行》

春来遍是桃花,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代·王维《桃源行》

闲来垂钓碧溪,忽复乘舟梦日边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却下晶帘,玲珑望秋月

唐代·李白《玉阶怨》

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之波澜

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

有耳莫洗颍川,有口莫食首阳蕨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常存抱柱信,岂望夫台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

唐代·李白《长干行·其一》

蜀道之难,难于青天

唐代·李白《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唐代·李白《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唐代·李白《蜀道难》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素手青条,红妆白日鲜

唐代·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干云霄

唐代·杜甫《兵车行》

边庭流血成海,武皇开边意未已

唐代·杜甫《兵车行》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

唐代·杜甫《哀王孙》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无有完肌肤

唐代·杜甫《哀王孙》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边多丽人

唐代·杜甫《丽人行》

何所有

唐代·杜甫《丽人行》

紫驼之峰出翠釜,精之盘行素鳞

唐代·杜甫《丽人行》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江花岂终极

唐代·杜甫《哀江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

唐代·孟郊《游子吟》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

唐代·孟郊《列女操 / 烈女操》

家临九江,来去九江侧

唐代·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隋堤、曾见几番,拂飘绵送行色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不知天宫阙,今夕是何年

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轻解罗裳,独兰舟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花自飘零自流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心头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柔情似,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宋代·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

宋代·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宋代·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层楼

宋代·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层楼

宋代·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秋色连波,波寒烟翠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山映斜阳天接

宋代·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代·None《生查子·元夕》

楚天千里清秋,随天去秋无际

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少年听雨歌楼

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

宋代·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看取眉头鬓

宋代·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琵琶弦说相思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浮天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宋代·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翠禽枝消魂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摇荡湘云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愁痕

宋代·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袅残烟

宋代·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绕孤村

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空惹啼痕

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故人何在,烟茫茫

宋代·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正人间、天愁浓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空流

宋代·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都来此事,眉间心,无计相回避

宋代·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渐行渐远渐无书,阔鱼沉何处问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任宝奁尘满,日帘钩

宋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任宝奁闲掩,日帘钩

宋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宋代·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软衬飞花,远连流,一望隔香尘

宋代·高观国《少年游·草》

梦入江南烟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宋代·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卖花担

宋代·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离人心

宋代·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花空烟

宋代·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小怜初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风来波浩渺

宋代·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宋代·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初熏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孤云

宋代·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酒痕诗里字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东流无尽期

宋代·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年年陌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云渺渺,茫茫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春山远,山下暮云长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梧桐叶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宋代·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相思只在:丁香枝,豆蔻梢头

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曾逢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宋代·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霜降痕收

宋代·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碧桃天栽和露

宋代·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乱山深处潆回

宋代·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绿悠悠天杳杳

宋代·晏殊《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芙蓉落尽天涵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故人早晚高台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人言头

宋代·辛弃疾《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层楼,十日九风雨

宋代·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吞声别

宋代·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吞声别,陇头流,替人呜咽

宋代·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情如

宋代·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霜日明霄蘸空

宋代·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平天远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东城边,南陌,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宋代·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遥知易

宋代·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悠悠

宋代·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山长

宋代·淮上女《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半壶秋荐黄花,香噀西风雨

宋代·吴文英《霜叶飞·重九》

辘辘车声如

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小屏风西江路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无边烟,无穷山色

宋代·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共悠悠

宋代·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高楼,望断双鱼信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翠罗衫,点点红无数

宋代·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更在孤舟枕

宋代·贺铸《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

宋代·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却是人间天

宋代·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不觉新凉似,相思两鬓如霜

宋代·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

湖海、一汀鸥鹭,半帆烟雨

宋代·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忆昔西池池饮,年年多少欢娱

宋代·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秋江烟

宋代·陈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

画桥流

宋代·陈允平《唐多令·秋暮有感》

画眉楼愁登临

宋代·郑文妻《忆秦娥·花深深》

酒楼喧鼓吹,帝城车马走骈阗

宋代·None《望江南·燕塞雪》

覆、杳难收

宋代·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双燕归来问我,怎生不帘钩

宋代·万俟咏《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

寒草烟光阔,渭波声咽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离魂衣

宋代·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朝京道风和雪

宋代·刘辰翁《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湘娥竹泪痕浓

宋代·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应销落,赴诉谁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万里西风,吹我、滕王高阁

宋代·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露,溅清泪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子月寒风又烈

宋代·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南陌,落花闲

宋代·周邦彦《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荒湾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半飘零,庭黄昏,月冷阑干

宋代·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送数声惊雁,下离烟,嘹唳度寒云

宋代·孔夷《南浦·旅怀》

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

宋代·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官河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宋代·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偶向凌歊台望,春光已过三分

宋代·李之仪《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弟兄华发,远山修,异日同归处

宋代·黄大临《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烟

宋代·周密《玉京秋·烟水阔》

胡笳

宋代·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胡笳

宋代·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落花流仍依旧

宋代·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斜晖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深掩苔菲

宋代·None《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春时江帘纤雨

宋代·江开《菩萨蛮·商妇怨》

无情莫问江

宋代·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有约不来梁

宋代·陈允平《清平乐·凤城春浅》

沙河塘旧游嬉

宋代·吴文英《醉桃源·赠卢长笛》

记得年时临马,看人眼泪汪汪

宋代·None《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宋代·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有小山出中,皆美石,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龙鳞之石,均荫其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日与其徒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始盖冉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田贸财以缓祸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梁之有丘焉,生竹树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尤清冽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日光下澈,影布石,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坐潭,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冉溪西南行十里,山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朝阳岩东南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楚越之间方言,谓之反流为“渴”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石渠之事既穷,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平布其,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环之可,望甚远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风赋》

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

先秦·宋玉《风赋》

然后徜徉中庭,北玉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

先秦·宋玉《风赋》

【典故出处】《七发》

”答曰:“不记也,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逆流,海潮;山出云内,日夜不止

两汉·枚乘《七发》

独鹄晨号乎其,鹍鸡哀鸣翔乎其下

两汉·枚乘《七发》

苗松、豫章,条造天

两汉·枚乘《七发》

”然阳气见于眉宇之间,侵淫而,几满大宅

两汉·枚乘《七发》

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

两汉·枚乘《七发》

则滂渤怫郁,闇漠感突,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岩,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遂从破龙涧而,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岳阳楼记》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古人有言,斯之神,名曰宓妃

魏晋·曹植《洛神赋》

鲸鲵踊而夹毂,禽翔而为卫

魏晋·曹植《洛神赋》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前赤壁赋》

清风徐来,波不兴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白露横江,光接天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苏子曰:“客亦知夫与月乎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宋代·苏轼《前赤壁赋》

【典故出处】《阿房宫赋》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唐代·杜牧《阿房宫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俨骖騑于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层峦耸翠,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共长天一色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以何惭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山行六七里,渐闻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者,醉翁亭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之间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树林阴翳,鸣声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舟凝滞于滨,车逶迟于山侧

南北朝·江淹《别赋》

日下壁而沉彩,月轩而飞光

南北朝·江淹《别赋》

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

南北朝·江淹《别赋》

无极,雁山参云

南北朝·江淹《别赋》

闺中风暖,陌草薰

南北朝·江淹《别赋》

傥有华阴士,服食还仙

南北朝·江淹《别赋》

驾鹤汉,骖鸾腾天

南北朝·江淹《别赋》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宫陈娥

南北朝·江淹《别赋》

春草碧色,春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新城之,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

宋代·曾巩《墨池记》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墨池之,今为州学舍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不类乎城中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前竹后之阳又竹,无穷极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东南山,余杭郡为最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亭在山下,中央,寺西南隅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与阶平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为赋以吊屈原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月赋》

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祇雪凝,圆灵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从千人石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者,如月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然相如赋林而引“卢橘夏熟”,杨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

魏晋·左思《三都赋》

回渊漼,积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绵绵迥涂,骤山骤

魏晋·左思《三都赋》

琴高沈而不濡,时乘赤鲤而周旋

魏晋·左思《三都赋》

林之隤墙,本前脩以作系

魏晋·左思《三都赋》

得闻德之至盛,匪同忧於有圣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东吴王孙冁然而咍,曰:“夫图景宿,辨於天文者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习其弊邑而不睹邦者,未知英雄之所躔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故其经略,当星纪

魏晋·左思《三都赋》

鹳鸥鹢鸬,氾滥乎其

魏晋·左思《三都赋》

石帆松,东风扶留

魏晋·左思《三都赋》

则猿父哀吟,犭军子长啸

魏晋·左思《三都赋》

穷陆饮木,极沈

魏晋·左思《三都赋》

通门二八,道陆衢

魏晋·左思《三都赋》

树以青槐,亘以绿

魏晋·左思《三都赋》

开轩幌,镜

魏晋·左思《三都赋》

“结轻舟而竞逐,迎潮而振缗

魏晋·左思《三都赋》

直冲涛而濑,常沛沛以悠悠

魏晋·左思《三都赋》

或超延露而驾辩,或逾绿而采菱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军马弭髦而仰秣,渊鱼竦鳞而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世,开国于中古

魏晋·左思《三都赋》

蟞蛦山栖,鼋龟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云飞宿,哢吭清渠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其深则有白鼋命鳖,玄獭

魏晋·左思《三都赋》

起西音于促柱,歌江之飉厉

魏晋·左思《三都赋》

客,舣轻舟

魏晋·左思《三都赋》

远则岷山之精,为井络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君宁见阶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歌曰:“边风急兮城寒,井径灭兮丘陇残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若夫一枝之,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虽有门而长闭,实无而恒沉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荆轲有寒之悲,苏武有秋风之别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关山则风月凄怆,陇则肝肠断绝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蜿蜒狭长,中有清池田,俗号干河沿

清代·袁枚《随园记》

登小仓山,诸景隆然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高唐赋》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之观,其独有云气,崪兮直,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先秦·宋玉《高唐赋》

登巉巗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

先秦·宋玉《高唐赋》

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

先秦·宋玉《高唐赋》

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

先秦·宋玉《高唐赋》

于是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鱣鮪,交积纵横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伊优北堂,抗髒依门边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

唐代·韩愈《送穷文》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山仰行而,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由亭而稍,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又其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幽通赋》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

两汉·班固《幽通赋》

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仁之所庐

两汉·班固《幽通赋》

纪焚躬以卫兮,皓颐志而弗倾

两汉·班固《幽通赋》

登孔昊而下兮,纬群龙之所经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酒箴》

酒醪不入口,臧满怀

两汉·扬雄《酒箴》

【典故出处】《北征赋》

风猋发以漂遥兮,谷灌以扬波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封燕然山铭》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之龙庭

两汉·班固《封燕然山铭》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当尧之时,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者为营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王立于沼,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六节》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惟曰其助帝,宠之四方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人不得,则非其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不得而非其者,非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为民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浒,至于岐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火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节》

民以为将拯己于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不诛,则疾视其长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慢而残下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死其长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二节》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之风必偃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人伦明于,小民亲于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横流,泛滥于天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世尝有不葬其亲者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节》

书曰:‘洚警余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洚者,洪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昔者禹抑洪,而天下平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夫蚓,食槁壤,下饮黄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清兮,可以濯我缨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沧浪之浊兮,可以濯我足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八节》

民之归仁也,犹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民不可得而治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获于有道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不信于友,弗获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故善战者服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曰:‘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何取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八节》

虽有恶人,齐戒沐浴,则可以祀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如智者若禹之行也,则无恶于智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禹之行也,行其所无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士,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士,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士,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百亩之粪,农夫食九人,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用下敬,谓之贵贵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敬下,谓之尊贤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无常职而赐于者,以为不恭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告子曰:“性犹湍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之无分于东西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曰:“信无分于东西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无分于下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人性之善也,犹之就下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人无有不善,无有不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今夫,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是岂之性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胜火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八节》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救一车薪之火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八节》

不熄,则谓之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八节》

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白圭曰:“丹之治也愈于禹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一节》

禹之治之道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一节》

者,洪也,仁人之所恶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一节》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三节》

民非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菽粟如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故观于海者难为,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有术,必观其澜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征者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节》

无礼义,则下乱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二节》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溢,则变置社稷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奋乎百世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

孟子曰:“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下之交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八节》

孟子之滕,馆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节》

有业屦于牖,馆人求之弗得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节》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处。

春秋·佚名《简兮》

新台有泚,河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春秋·佚名《新台》

毖彼泉,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春秋·佚名《泉水》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宫,送我乎淇之矣。

春秋·佚名《桑中》

扬之,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扬之,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扬之,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春秋·佚名《国风·王风·扬之水》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乎翱翔。

春秋·佚名《清人》

扬之,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春秋·佚名《郑风·扬之水》

汤汤,行人彭彭。

春秋·佚名《载驱》

滔滔,行人儦儦。

春秋·佚名《载驱》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慎旃哉,犹来!无止!

春秋·佚名《陟岵》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春秋·佚名《伐檀》

扬之,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春秋·佚名《唐风·扬之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一方。

春秋·佚名《蒹葭》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春秋·佚名《蒹葭》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之湄。

春秋·佚名《蒹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春秋·佚名《蒹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之涘。

春秋·佚名《蒹葭》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春秋·佚名《蒹葭》

子之汤兮,宛丘之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春秋·佚名《宛丘》

沔彼流,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春秋·佚名《沔水》

明明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春秋·佚名《小明》

鼓钟将将,淮汤汤,忧心且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春秋·佚名《鼓钟》

瞻彼洛矣,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师。

春秋·佚名《瞻彼洛矣》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春秋·佚名《菀柳》

文王在,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春秋·佚名《文王》

明明在下,赫赫在。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春秋·佚名《大明》

皇矣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春秋·佚名《皇矣》

荡荡帝,下民之辟。疾威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春秋·佚名《荡》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春秋·佚名《执竞》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于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

春秋·佚名《臣工》

访予落止,率时昭考。于乎悠哉,朕未有艾。将予就之,继犹判涣。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绍庭下,陟降厥家。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春秋·佚名《访落》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春秋·佚名《敬之》

思乐泮,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春秋·佚名《泮水》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春秋·佚名《閟宫》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

春秋·佚名《长发》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者,鲜矣。不好犯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居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中人以,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知者乐,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自行束修以,吾未尝无诲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饭疏食,饮,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在川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大夫言,唁唁如也。君子,椒错如也,与与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枧,愉愉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风,必偃。”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君子达,小人下达。”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达,知我者其天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好礼,则民易使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火。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唯智与下愚不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敫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与曾子,曾子曰:“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宜下,大吉。

西周·姬昌《小过卦》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老老而民兴孝,长长而民兴悌,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所恶于,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未有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老老而民兴孝,长长而民兴悌,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所恶于,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未有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08日 14:32:5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焦汝波】
  • 2024年06月08日 14:32:5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朱落裴】
  • 2024年06月08日 14:32:5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叶晓琪】
  • 2024年06月08日 14:32:5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栾佳曈】
  • 2024年06月08日 14:32:5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栾佳曈】
  • 2024年06月08日 14:32:54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邱峥扬】
  • 2024年06月08日 14:32:52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市移动 查看了 【步雨宁】
  • 2024年06月08日 14:32:52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市移动 查看了 【步雨宁】
  • 2024年06月08日 14:32:48 来自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电信 查看了 【李溪沐】
  • 2024年06月08日 14:32:45 来自 中国移动 查看了 【张济丞】
  • 2024年06月08日 14:32:4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吴千元】
  • 2024年06月08日 14:32:45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邢润芃】
  • 2024年06月08日 14:32:4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苗帷弈】
  • 2024年06月08日 14:32:4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苗帷弈】
  • 2024年06月08日 14:32:4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叶晓琪】
  • 2024年06月08日 14:32:40 来自 中国江苏省南通市移动 查看了 【江钰泽】
  • 2024年06月08日 14:32: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洪锡泽】
  • 2024年06月08日 14:32: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洪锡泽】
  • 2024年06月08日 14:32: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洪锡泽】
  • 2024年06月08日 14:32:3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田玟希】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