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诸辰

胡诸辰姓名综合得分:85

一键举报
拼音 hú zhū chén
繁体 鬍諸辰
五行 土金土
笔画 9 10 7
推荐属相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日居月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春秋·佚名《柏舟》

日居月,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能有定?宁不我顾。

春秋·佚名《日月》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姬,聊与之谋。

春秋·佚名《泉水》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姑,遂及伯姊。

春秋·佚名《泉水》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兄。仲可怀也,兄之言亦可畏也。

春秋·佚名《将仲子》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春秋·佚名《沔水》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奇傅说之讬星兮,羡韩众之得一

先秦·屈原《远游》

东皇太一吉日兮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先秦·屈原《九歌》

乘精气之抟抟兮,骛神之湛湛

先秦·宋玉《九辩》

朝发枉渚兮,夕宿

先秦·屈原《九章》

硃紫兮杂乱,曾莫兮别

两汉·王逸《九思》

云霓纷兮晻翳,参回兮颠倒

两汉·王逸《九思》

凌惊雷以轶骇电兮,缀鬼谷于北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异乎人之求之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往而知来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枉,则民服;举枉错直,则民不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夏之无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斯乎?”指其掌。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我也,吾亦欲无加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醢焉,乞其邻而与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求善贾而沽?”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路问:“闻斯行?”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臯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定公问:“壹言而可以兴邦,有?”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壹言而兴邦乎?”曰:“壹言而丧邦,有?”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壹言而丧邦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侯,壹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与文子同升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公伯寮诉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求己,小人求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侯出。子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途,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佛刖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刖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曾子曰:“吾闻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曾子曰:“吾闻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昨夜星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海内风尘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唐代·杜甫《野望》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

唐代·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大开明堂受朝贺,侯剑佩鸣相磨

唐代·韩愈《石鼓歌》

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唐代·韩愈《石鼓歌》

圣恩若许留太学,生讲解得切磋

唐代·韩愈《石鼓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此去经年,应是良好景虚设

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可恨良天不与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谁共携手

宋代·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其西南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玉曰:“茂矣美矣,好备矣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访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月赋》

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通烛,从星泽风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千顷云得天池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聊举其一隅,摄其体统,归诂训焉

魏晋·左思《三都赋》

闬出长者,巷苞

魏晋·左思《三都赋》

千乘为之轼庐,侯为之止戈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兼重以崒缪,偭光而罔定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公孙国之而破,葛家之而灭

魏晋·左思《三都赋》

捷若庆忌,勇若专

魏晋·左思《三都赋》

欢情留,良

魏晋·左思《三都赋》

吉日良,置酒高堂,以御嘉宾

魏晋·左思《三都赋》

故虽兼夏之富有,犹未若兹都之无量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登小仓山,景隆然上浮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太子曰:“仆甚愿从,直恐为大夫累耳

两汉·枚乘《七发》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高唐赋》

神,礼太一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游灵岩记》

今灵岩为名山,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十人者,淮海秦约、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明代·高启《游灵岩记》

【典故出处】《剑阁铭》

秦得百二,并吞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盍孟晋以迨群兮,倏忽其不再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而将行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鹦鹉赋》

若乃少昊司,蓐收整辔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侯之远戍兮,侈申子之美城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不识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言举斯心加彼而已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侯,然后快于心与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王之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一节》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二节》

天子适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一游一豫,为侯度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流连荒亡,为侯忧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四节》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

宣王曰:“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一节》

武丁朝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无严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侯有天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己而已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是故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其人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

或问曰:“劝齐伐燕,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八节》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王如改,则必反予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前日虞闻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

侯之礼,吾未之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舍皆取其宫中而用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陈代曰:“不见侯,宜若小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一怒而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曰:“士之失位也,犹侯之失国家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礼曰:‘侯耕助,以供粢盛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三节》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侯,不以泰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使楚人傅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节》

公孙丑问曰:“不见侯,何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圣王不作,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侯皆为之驱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远,事在易而求之难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故善战者服上刑,连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四节》

孟子曰:“舜生于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一节》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人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二节》

天之高也,星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七节》

或曰:“寇至,盍去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或曰:“寇至,盍去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舜南面而立,尧帅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大夫能荐人于侯,不能使侯与之大夫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天下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万章问曰:“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侯,曰附庸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曰:“今之侯取之于民也,犹御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曰:“子以为有王者作,将比今之侯而诛之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万章曰:“士之不托侯,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士之托于侯,非礼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于卒也,摽使者出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上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万章曰:“敢问不见侯,何义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侯,礼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侯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东方则东流,决西方则西流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二节》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内必形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今之侯,五霸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大夫,今之侯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天子适侯曰巡狩,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是故天子讨而不伐,侯伐而不讨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五霸者,搂侯以伐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葵丘之会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侯,五霸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故曰:今之大夫,今之侯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不千里,不足以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徒取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侯,得乎侯为大夫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曰:“可欲之谓善,有己之谓信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五节》

孟子曰:“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是故君子有己而后求人,无己而后非

春秋·曾子《第十章》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春秋·曾子《第十章》

”唯仁人放流之,迸四夷,不与同中国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是故君子有己而后求人,无己而后非

春秋·子思《第十章》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

春秋·子思《第十章》

”唯仁人放流之,迸四夷,不与同中国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01日 10:42:00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陈明忠】
  • 2024年06月01日 10:42:00 来自 中国河北省保定市电信 查看了 【姜熠煊】
  • 2024年06月01日 10:42:00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侯诺仟】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9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储承欢】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8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张秭妃】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7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贾伊恬】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7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潘孟浪】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7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董日明】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6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余国利】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5 来自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电信 查看了 【周楷龙】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5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崔楚茗】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3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冯若林】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1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冉攀红】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1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牛皓】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0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陈熙言】
  • 2024年06月01日 10:41:50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冉翌晨】
  • 2024年06月01日 10:41:49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荣正勇】
  • 2024年06月01日 10:41:48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石浩悦】
  • 2024年06月01日 10:41:46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张思妙】
  • 2024年06月01日 10:41:4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谢茗川】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