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近义

苏近义姓名综合得分:80

一键举报
拼音 sū jìn yì、yí
繁体 蘇、囌近義
五行 木木木
笔画 7 7 3
推荐属相 牛,龙,蛇,羊,鸡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有子曰:信,言可复也。恭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不为,无勇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之与比。”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君子喻于,小人喻于利。”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公冶长第五》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以祗以异。”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叶公问政。子曰:“者说,远者来。”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刚毅木讷,仁。”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好行小慧,难矣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性相也,习相远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为盗。”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张第十九》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先秦·屈原《九歌》

与其无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

先秦·宋玉《九辩》

夫孰非而可用兮

先秦·屈原《离骚》

重仁袭兮,谨厚以为丰

先秦·屈原《九章》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而未沫

先秦·屈原《招魂》

直赢在位,禹麾只

先秦·屈原《大招》

知贪饵而死兮,不如下游乎清波

先秦·庄忌《哀时命》

子胥死而成兮,屈原沉于汨罗

先秦·庄忌《哀时命》

斥逐鸿鹄兮,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两汉·东方朔《七谏》

偃王行其仁兮,荆文寤而徐亡

两汉·东方朔《七谏》

习而蔽远兮,孰知察其黑白

两汉·东方朔《七谏》

故人疏而日忘兮,新人而俞好

两汉·东方朔《七谏》

痛凤兮远逝,畜鴳兮

两汉·王褒《九怀》

访太昊兮道要,云靡贵兮仁

两汉·王逸《九思》

指正兮为曲,訿玉璧兮为石

两汉·王逸《九思》

惜今世其何殊兮,远思而不同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

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唐代·杜牧《泊秦淮》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

唐代·王维《终南山》

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

唐代·杜甫《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问道归凤翔乾元初…有悲往事》

关城树色催寒,御苑砧声向晚多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武侯祠堂常邻,一体君臣祭祀同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代·杜甫《登楼》

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唐代·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报汉宫秋

唐代·韩翃《同题仙游观》

寄身且喜沧洲,顾影无如白发何

唐代·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对此结中肠,往难复留

唐代·韦应物《送杨氏女》

烦疴消散,嘉宾复满堂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昔日太宗拳毛騧,时郭家狮子花

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辞严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唐代·韩愈《石鼓歌》

遥看一处攒云树,入千家散花竹

唐代·王维《桃源行》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前丞相嗔

唐代·杜甫《丽人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别后不知君远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

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衾铁棱棱五更

宋代·黄升《南乡子·冬夜》

万水千山迷远,想乡关何处

宋代·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日边匀

宋代·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燕山

宋代·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可堪更乾龙节

宋代·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斜阳只与黄昏

宋代·赵令畤《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赏花时节

宋代·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全石以为底,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意似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戚孙承右之池馆也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思旧赋》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其人并有不羁之才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月赋》

臣闻沈潜既,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

南北朝·谢庄《月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太公体行仁,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诗云:‘礼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盖诗有六焉,其二曰赋

魏晋·左思《三都赋》

于辞则易为藻饰,于则虚而无徵

魏晋·左思《三都赋》

非醇粹之方壮,谋踳驳於王

魏晋·左思《三都赋》

藉田以礼动,大阅以

魏晋·左思《三都赋》

富仁宠,职竞弗罗

魏晋·左思《三都赋》

内则议殿爵堂,武虎威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雪之时远矣哉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小园赋》

虽复晏婴市,不求朝夕之利;潘岳面城,且适闲居之乐

南北朝·庾信《小园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洞箫赋》

科条譬类,诚应理,澎濞慷慨,一何壮士,优柔温润,又似君子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女谒掩其视听兮,习秉其威权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乘理虽死而非亡,违虽生而匪存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礼薄弊,相与群聚,惆怅失志,呼贫与语:“汝在六极,投弃荒遐

两汉·扬雄《逐贫赋》

居非邻,接屋连家

两汉·扬雄《逐贫赋》

恩轻毛羽,薄轻罗

两汉·扬雄《逐贫赋》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请不贰过,闻则服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剑阁铭》

远属荆衡,缀岷嶓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游虞山记》

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虞山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

清代·沈德潜《游虞山记》

【典故出处】《酒箴》

处高临深,动而

两汉·扬雄《酒箴》

【典故出处】《北征赋》

登赤须之长阪,入渠之旧城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卫人嘉其勇兮,讫于今而称云

两汉·班昭《东征赋》

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壮田横之奉首兮,二士之侠坟

两汉·蔡邕《述行赋》

登高斯赋,有取兮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亦有仁而已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苟为后而先利,不夺不餍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而后其君者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王亦曰仁而已矣,何必曰利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一节》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节》

由贤者出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十六节》

其为气也,配与道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是集所生者,非袭而取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以其外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行一不、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羞恶之心,之端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不仁、不智、无礼、无,人役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齐人无以仁与王言者,岂以仁为不美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彼以其爵,我以吾,吾何慊乎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夫岂不而曾子言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齐滕之路,不为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六节》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于禽兽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者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如知其非,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八节》

’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以兄之禄为不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于陵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事君无,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言非礼,谓之自暴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吾身不能居仁由,谓之自弃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君仁莫不仁,君莫不,君正莫不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莫不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五节》

孟子曰:“非礼之礼,非,大人弗为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所在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一节》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行,非行仁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九节》

孔子曰:‘其则丘窃取之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一节》

为得罪于父,不得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一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非其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非其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孔子进以礼,退以,得之不得曰‘有命’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是无无命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吾闻观臣,以其所为主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贵贵、尊贤,其一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三节》

”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乎,不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之尽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受之何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曰:“往役,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往见,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路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以人性为仁,犹以杞柳为桮棬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一节》

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一节》

率天下之人而祸仁者,必子之言夫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一节》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外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且谓长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长之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

羞恶之心,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谓理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故理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之心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八节》

万钟则不辨礼而受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节》

’言饱乎仁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七节》

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先生以仁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为人臣者怀仁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以相接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四节》

强恕而行,求仁莫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节》

”曰:“尊德乐,则可以嚣嚣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故士穷不失,达不离道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穷不失,故士得己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敬长,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五节》

君子所性,仁礼智根于心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子莫执中,执中为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

”曰:“仁而已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非其有而取之,非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居仁由,大人之事备矣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孟子曰:“仲子,不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四节》

孟子曰:“春秋无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节》

无礼,则上下乱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二节》

仁之于父子也,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孟子曰:“言而指远者,善言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恶佞,恐其乱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知所先后,则道矣

春秋·曾子《第一章》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者也,未有好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为利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为利也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知所先后,则道矣

春秋·子思《第一章》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者也,未有好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为利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为利也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04日 23:09: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周博宁】
  • 2024年06月04日 23:09:37 来自 美国南卡罗来纳谷歌 查看了 【蒋坤君】
  • 2024年06月04日 23:09:37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市电信 查看了 【潘盛昀】
  • 2024年06月04日 23:09:36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市电信 查看了 【潘盛昀】
  • 2024年06月04日 23:09:36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郭诺宝】
  • 2024年06月04日 23:09:35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朱遇】
  • 2024年06月04日 23:09:32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叶昊安】
  • 2024年06月04日 23:09:31 来自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联通 查看了 【候乐悠】
  • 2024年06月04日 23:09:31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李亦森】
  • 2024年06月04日 23:09:30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李卓烔】
  • 2024年06月04日 23:09:29 来自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联通 查看了 【刘逍遥】
  • 2024年06月04日 23:09:29 来自 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电信 查看了 【江时予】
  • 2024年06月04日 23:09:29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李瑾莎】
  • 2024年06月04日 23:09:28 来自 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电信 查看了 【江时予】
  • 2024年06月04日 23:09:28 来自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移动 查看了 【余南嫣】
  • 2024年06月04日 23:09:27 来自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联通 查看了 【王国强】
  • 2024年06月04日 23:09:26 来自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移动 查看了 【郑宇烯】
  • 2024年06月04日 23:09:25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李佳童】
  • 2024年06月04日 23:09:25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吕宥迅】
  • 2024年06月04日 23:09:25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王熠知】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