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礼舜

蓝礼舜姓名综合得分:87

一键举报
拼音 lán lǐ shùn
繁体 藍禮舜
五行 木火金
笔画 13 5 12
推荐属相 虎,兔,蛇,马,羊,猴,狗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相鼠有体,人而无,人而无!胡不遄死?

春秋·佚名《相鼠》

有女同车,颜如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春秋·佚名《有女同车》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降福孔皆。

春秋·佚名《丰年》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天下,又使至代之

先秦·屈原《天问》

之抗行兮,瞭冥冥而薄天

先秦·宋玉《九辩》

皆有所举任兮,故高枕而自适

先秦·宋玉《九辩》

彼尧、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先秦·屈原《离骚》

虽信美而无兮,来违弃而改求

先秦·屈原《离骚》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先秦·屈原《九章》

尧、圣已没兮,孰为忠直

两汉·东方朔《七谏》

圣而慈仁兮,後世称而弗忘

两汉·东方朔《七谏》

思尧兮袭兴,幸咎繇兮获谋

两汉·王褒《九怀》

四佞放兮後得禹,圣摄兮昭尧绪,孰能若兮原为辅

两汉·王褒《九怀》

旋车逝于崇山兮,奏虞于苍梧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有子曰: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节之,亦不可行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有耻且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死,葬之以,祭之以。”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人而不仁,如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林放问之本。子曰:“大哉问!,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夏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事君尽,人以为谄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臣事君以忠。”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孰不知?”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居上不宽,为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能以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让为国,如何?”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里仁第四》

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亦可以弗畔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所雅言:诗、书、执,皆雅言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陈司败问:“昭公知乎?”孔子曰:“知。”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孰不知?”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过,人必知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恭而无则劳,慎而无则葸,勇而无则乱,直而无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兴于诗,立于,成于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巍巍乎,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子曰:“麻冕,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有容色。私枧,愉愉如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子曰:“先进于乐,野人也。后进于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为仁。壹日克己复,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勿视,非勿听,非勿言,非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亦可以弗畔矣夫。”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有天下,选于众,举臯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乐不兴,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上好,则民易使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其犹病诸?”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未善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乐征伐自诸侯出。子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乎?’对曰:’未也。’’不学,无以立。’鲤退而学。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壹得三:闻诗,闻,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曰:“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敫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尧曰:“咨,尔,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壹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尧曰第二十》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点窜《尧典》《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唐代·李商隐《韩碑》

【典故出处】《洛神赋》

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而明诗

魏晋·曹植《洛神赋》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防以自持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意离未绝,神心怖覆;不遑讫,辞不及究;愿假须臾,神女称遽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诗云:‘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於前则宣明显阳,顺德崇

魏晋·左思《三都赋》

藉田以动,大阅以义举

魏晋·左思《三都赋》

宣化之闼,崇之闱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醮诸神,太一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伊五帝之不同,三王亦又不同乐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宁饥寒于尧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义哉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远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子贡曰:‘见其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辞让之心,之端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不仁、不智、无、无义,人役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有大焉,善与人同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八节》

我非尧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若不相似然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颜渊曰:‘何人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

曾子曰:‘生,事之以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死,葬之以,祭之以,可谓孝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诸侯之,吾未之学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是故贤君必恭俭下,取于民有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尧独忧之,举而敷治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尧以不得为己忧,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君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尧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子未学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如其道,则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

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上无,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事君无义,进退无,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而已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不以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节》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人不答反其敬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四节》

言非义,谓之自暴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节》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七节》

”孟子曰:“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七节》

男女授受不亲,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七节》

为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八节》

孟子曰:“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一节》

”王曰:“,为旧君有服,何如斯可为服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此之谓三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非,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闻之,曰:“,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七节》

我欲行,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七节》

君子以仁存心,以存心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仁者爱人,有者敬人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也,此物奚宜至哉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乃若所忧则有之:人也,我亦人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而已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非仁无为也,非无行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夫子与之游,又从而貌之,敢问何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节》

与人同耳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二节》

万章问曰:“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然则怨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于畎亩之中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见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信斯言也,宜莫如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万章曰:“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帝之妻而不告,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万章曰:“父母使完廪,捐阶,瞽瞍焚廪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象往入宫,在床琴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不识不知象之将杀己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曰:“然则伪喜者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万章曰:“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尧老而摄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咸丘蒙曰:“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而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有诸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然则有天下也,孰与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昔者尧荐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尧崩,三年之丧毕,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故曰天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昔者荐禹于天,十有七年,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三年之丧毕,禹避之子于阳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丹朱之不肖,之子亦不肖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之道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之道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之君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吾岂若使是民为尧之民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吾闻其以尧之道要汤,末闻以割烹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孔子进以,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八节》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斯孔子受之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万章曰:“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斯可受御与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苟善其际矣,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士之托于诸侯,非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尧之于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六节》

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七节》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恭敬之心,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仁义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万钟则不辨义而受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与食孰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曰:“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色与孰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曰:“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曰:“以食,则饥而死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不以食,则得食,必以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取食之重者,与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取色之重者,与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有诸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之道,孝弟而已矣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节》

孔子曰:‘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三节》

其知者以为为无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殃民者,不容于尧之世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

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欲轻之于尧之道者,大貉小貉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欲重之于尧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迎之致敬以有,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四节》

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则就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四节》

孟子曰:“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故王公不致敬尽,则不得亟见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八节》

孟子曰:“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六节》

君子所性,仁义智根于心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食之以时,用之以,财不可胜用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之徒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五节》

欲知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五节》

孟子曰:“尧,性之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节》

桃应问曰:“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五节》

”“然则不禁与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五节》

”曰:“夫恶得而禁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五节》

”“然则如之何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五节》

”曰:“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五节》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三节》

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六节》

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六节》

孟子曰:“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六节》

义,则上下乱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二节》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四节》

孟子曰:“尧,性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动容周旋中者,盛德之至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孟子曰:“由尧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尧、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春秋·曾子《第十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尧、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春秋·子思《第十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17日 11:34:56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市联通 查看了 【岳桐彤】
  • 2024年06月17日 11:34:55 来自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电信 查看了 【张沐芮】
  • 2024年06月17日 11:34:55 来自 中国广东省汕尾市电信 查看了 【傅琂瑜】
  • 2024年06月17日 11:34:55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谷昀泽】
  • 2024年06月17日 11:34:55 来自 中国广东省汕尾市电信 查看了 【傅琂瑜】
  • 2024年06月17日 11:34:54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贾艺菲】
  • 2024年06月17日 11:34:52 来自 中国浙江省台州市电信 查看了 【韩永慧】
  • 2024年06月17日 11:34:47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宫雅文】
  • 2024年06月17日 11:34:47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郑书宸】
  • 2024年06月17日 11:34:44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王艺竣】
  • 2024年06月17日 11:34:42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赵可湉】
  • 2024年06月17日 11:34:39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田婧涵】
  • 2024年06月17日 11:34:39 来自 爱尔兰Dublin微软 查看了 【薛明吾】
  • 2024年06月17日 11:34:38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田婧涵】
  • 2024年06月17日 11:34: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黄睿锐】
  • 2024年06月17日 11:34: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田婧涵】
  • 2024年06月17日 11:34:37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黄睿锐】
  • 2024年06月17日 11:34:35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林子雍】
  • 2024年06月17日 11:34:35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司马汝】
  • 2024年06月17日 11:34:35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丁嘉甜】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