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故

邢故姓名综合得分:92

一键举报
拼音 xíng gù
繁体 邢故
五行 金木
笔画 6 9
推荐属相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男女皆可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胡为乎中露!

春秋·佚名《式微》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也!

春秋·佚名《遵大路》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使我不能餐兮。

春秋·佚名《狡童》

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岂无他人?维子之

春秋·佚名《诗经·羔裘》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不遑启居,猃狁之

春秋·佚名《采薇》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婚姻之,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春秋·佚名《我行其野》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超氛埃而淑邮兮,终不反其

先秦·屈原《远游》

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

先秦·屈原《远游》

思旧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

先秦·屈原《远游》

康回冯怒,墬何以东南倾

先秦·屈原《天问》

东流不溢,孰知其

先秦·屈原《天问》

伯林雉经,维其何

先秦·屈原《天问》

至于斯

先秦·None《渔父》

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先秦·None《渔父》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怆怳懭悢兮,去而就新

先秦·宋玉《九辩》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駶跳而远去

先秦·宋玉《九辩》

尧舜皆有所举任兮,高枕而自适

先秦·宋玉《九辩》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

先秦·屈原《离骚》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

先秦·屈原《离骚》

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

先秦·屈原《离骚》

岂其有他兮,莫好修之害也

先秦·屈原《离骚》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

先秦·屈原《离骚》

恐情质之不信兮,重著以自明

先秦·屈原《九章》

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先秦·屈原《九章》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都之日远

先秦·屈原《九章》

鸟飞反乡兮,狐死必首丘

先秦·屈原《九章》

夫何极而不至兮,远闻而难亏

先秦·屈原《九章》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其何

先秦·屈原《九章》

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

先秦·屈原《九章》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

先秦·屈原《九章》

思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先秦·屈原《九章》

居些

先秦·屈原《招魂》

归来反室,敬而无妨些

先秦·屈原《招魂》

酎饮尽欢,乐先

先秦·屈原《招魂》

居些

先秦·屈原《招魂》

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

两汉·贾谊《惜誓》

廓抱景而独倚兮,超永思乎

先秦·庄忌《哀时命》

鸾凤翔于苍云兮,矰缴而不能加

先秦·庄忌《哀时命》

高阳无而委尘兮,唐虞点灼而毁议

两汉·东方朔《七谏》

悲不反余之所居兮,恨离予之

两汉·东方朔《七谏》

乡而一顾兮,泣歔欷而霑衿

两汉·东方朔《七谏》

见执辔者非其人兮,驹跳而远去

两汉·东方朔《七谏》

唐虞兮不存,何兮久留

两汉·王褒《九怀》

登逢龙而下陨兮,违都之漫漫

两汉·刘向《九叹》

叹曰:余思旧邦心依违兮,日暮黄昏羌幽悲兮,去郢东迁余谁慕兮,谗夫党旅其以兹兮,河水淫淫情所愿兮,顾瞻郢路终不返兮

两汉·刘向《九叹》

恐登阶之逢殆兮,退伏于末庭

两汉·刘向《九叹》

乡而发忿兮,去余邦之弥久

两汉·刘向《九叹》

忧苦悲余心之悁悁兮,哀邦之逢殃

两汉·刘向《九叹》

聊假日以须臾兮,何骚骚而自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曰:温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为政第二》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旧不遗,则民不偷。”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罕第九》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进之;由也兼人,退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恶夫佞者。”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壹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先进第十壹》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旧无大,则不弃也。无求备于壹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

西周·姬昌《蹇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君自乡来,应知乡事

唐代·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唐代·李白《静夜思》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

唐代·韦庄《金陵图》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

唐代·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仍怜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代·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云游子意,落日人情

唐代·李白《送友人》

薄宦梗犹泛,园芜已平

唐代·李商隐《蝉》

露从今夜白,月是乡明

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欲寻芳草去,惜与人违

唐代·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只应守寂寞,还掩园扉

唐代·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不才明主弃,多病人疏

唐代·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 归故园作 / 归终南山》

芳草已云暮,人殊未来

唐代·韦庄《章台夜思》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

唐代·温庭筠《送人东游》

凄凉蜀妓,来舞魏宫前

唐代·刘禹锡《蜀先主庙》

家童扫萝径,昨与人期

唐代·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江山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唐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今逢四海为家日,垒萧萧芦荻秋

唐代·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十觞亦不醉,感子意长

唐代·杜甫《赠卫八处士》

感此怀人,中宵劳梦想

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闻道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唐代·李颀《送陈章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唐代·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路旁时卖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唐代·王维《老将行》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

看取晚来风势,应难看梅花

宋代·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登临望

宋代·周邦彦《兰陵王·柳》

向河梁、回头万里,人长绝

宋代·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都缘自有离恨,画作远山长

宋代·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人千里,把酒沃愁肠

宋代·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人情似

宋代·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人心眼

宋代·张炎《解连环·孤雁》

重来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宋代·戴复古《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尊前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

宋代·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几时逢

宋代·范成大《菩萨蛮·湘东驿》

如暗香、疏影、相思等语,虽甚奇,经前人用者众,嫌其一律,辄略之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此方无梅花,士人罕有知梅事者,皆注所出(旧注:阙一首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断回肠,思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战舰东风慳借便,梦断神州

宋代·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料想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宋代·赵崇《清平乐·怀人》

人何处

宋代·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为之文以志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土者,非兹潭也欤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秋声赋》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宋代·欧阳修《秋声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豫章郡,洪都新府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醉翁亭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自号曰醉翁也

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

【典故出处】《别赋》

视乔木兮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

南北朝·江淹《别赋》

【典故出处】《神女赋》

宜高殿以广意兮,翼纵而绰宽

先秦·宋玉《神女赋》

【典故出处】《墨池记》

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迹,岂信然邪

宋代·曾巩《墨池记》

【典故出处】《思旧赋》

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作赋云: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魏晋·向秀《思旧赋》

【典故出处】《鵩鸟赋》

异物来萃兮,私怪其

两汉·贾谊《鵩鸟赋》

不以生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

两汉·贾谊《鵩鸟赋》

蒂芥兮,何足以疑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吊屈原赋》

吁嗟默默,生之无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

两汉·贾谊《吊屈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何也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非子之所能备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说得行焉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安敢望侍郎乎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曰:时异事异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虎丘记》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明代·袁宏道《虎丘记》

【典故出处】《三都赋》

翼翼京室,眈眈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荆棘旅庭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殷殷寰内,绳绳八区,锋镝纵横,化为战场,麋鹿寓城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料其建国,析其法度

魏晋·左思《三都赋》

师门使火以验术,将去而林燔

魏晋·左思《三都赋》

真定之梨,安之栗

魏晋·左思《三都赋》

游谈者以为誉,造作者以为程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李夫人赋》

饰新官以延贮兮,泯不归乎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既不新宫,不复庭兮

两汉·刘彻《李夫人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洞箫赋》

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永御而可贵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高唐赋》

使人心动,无自恐

先秦·宋玉《高唐赋》

【典故出处】《刺世疾邪赋》

数极自然变化,非是相反

两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窃具船与车,备载糗粻,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觞,携朋挚俦,去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幽通赋》

变化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

两汉·班固《幽通赋》

斡流迁其不济兮,遭罹而嬴缩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北征赋》

游子悲其乡,心怆悢以伤怀

两汉·班彪《北征赋》

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

两汉·班彪《北征赋》

【典故出处】《东征赋》

遂去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两汉·班昭《东征赋》

【典故出处】《过云木冰记》

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霜雪常积也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为葕阳之所不入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常如夜行秋爽,为曜灵之所割匿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其气皆敛而不扬,恒寒而无燠

清代·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典故出处】《鹦鹉赋》

眷西路而长怀,望乡而延伫

两汉·祢衡《鹦鹉赋》

怀代越之悠思,每言而称斯

两汉·祢衡《鹦鹉赋》

【典故出处】《述行赋》

哀衰周之多兮,眺濒隈而增感

两汉·蔡邕《述行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古之人与民偕乐,能乐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二节》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以羊易之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然后驱而之善,民之从之也轻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八节》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大王事獯鬻,勾践事吴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三节》

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七节》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久而后失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巫匠亦然,术不可不慎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七节》

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九节》

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不劳而霸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三节》

人皆以为贱,从而征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千里而见王,不遇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不遇去,岂予所欲哉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

退而有去志,不欲变,不受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四节》

今也不幸至于大,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三节》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春秋,天子之事也,是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诚者,天之道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

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节》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人乐有贤父兄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七节》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四节》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而已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六节》

’是,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彼以爱兄之道来,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二节》

”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源源而来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天与之,人与之,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曰天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五节》

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仲尼不有天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继世以有天下,天之所废,必若桀纣者也,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六节》

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一节》

”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弗却也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

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谓之外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谓之内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谓之外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

”曰:“行吾敬,谓之内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

’彼将曰:‘在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

’子亦曰:‘在位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五节》

文武兴,则民好善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不为苟得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节》

无贤者也,有则髡必识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六节》

天子讨而不伐,诸侯伐而不讨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五霸者,搂诸侯以伐诸侯者也,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诸侯,皆犯此五禁,曰: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恶,曰: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二十取一而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节》

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一节》

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节》

穷不失义,士得己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达不离道,民不失望焉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八节》

父母俱存,兄弟无,一乐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节》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一节》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而问,皆所不答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三节》

”“梁惠王以土地之,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一节》

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四节》

不可必得,思其次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曰德之贼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七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是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春秋·曾子《第三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曾子《第六章》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君子必慎其独也

春秋·曾子《第七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君子必诚其意

春秋·曾子《第七章》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春秋·曾子《第十章》

君子先慎乎德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是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春秋·子思《第三章》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春秋·子思《第六章》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君子必慎其独也

春秋·子思《第七章》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君子必诚其意

春秋·子思《第七章》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春秋·子思《第十章》

君子先慎乎德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09日 17:41:46 来自 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移动 查看了 【徐念柔】
  • 2024年06月09日 17:41:45 来自 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移动 查看了 【徐念柔】
  • 2024年06月09日 17:41:40 来自 中国广东省佛山市联通 查看了 【王仲泓】
  • 2024年06月09日 17:41:40 来自 中国广东省佛山市联通 查看了 【王仲泓】
  • 2024年06月09日 17:41:40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市移动 查看了 【李树山】
  • 2024年06月09日 17:41:31 来自 中国山东省济宁市联通 查看了 【王赫理】
  • 2024年06月09日 17:41:31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韦艳才】
  • 2024年06月09日 17:41: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狄泓含】
  • 2024年06月09日 17:41: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狄泓含】
  • 2024年06月09日 17:41:30 来自 中国四川省宜宾市电信 查看了 【赵国茂】
  • 2024年06月09日 17:41: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樊星茶】
  • 2024年06月09日 17:41: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樊星茶】
  • 2024年06月09日 17:41:30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冉馨】
  • 2024年06月09日 17:41:30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刘诗妤】
  • 2024年06月09日 17:41:27 来自 美国华盛顿雷德蒙德微软 查看了 【刘墨淋】
  • 2024年06月09日 17:41:25 来自 美国艾奥瓦谷歌 查看了 【孔凡运】
  • 2024年06月09日 17:41:22 来自 中国河北省保定市电信 查看了 【秦梓木】
  • 2024年06月09日 17:41:21 来自 中国天津天津市移动 查看了 【李树峰】
  • 2024年06月09日 17:41:21 来自 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移动 查看了 【徐婧恬】
  • 2024年06月09日 17:41:20 来自 中国移动 查看了 【刘安哲】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