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耳去班

采耳去班姓名综合得分:93

一键举报
拼音 cǎi、cài ěr qù bān
繁体 采耳去班
五行 火火木水
笔画 8 6 5 10
推荐属相 鼠,虎,龙,猴,鸡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汉字释义】

简单释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同本义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听觉,听力

耳 ěr

①〈古〉语气词。表示肯定或"罢了"的意思且吾所为者极难~。(《史记·刺客列传》)、如反覆手~。(《史记·陆贾传》)

②耳朵~聋。

③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④位置在两旁的~门(大门两旁的小门)。

【耳鬓厮磨】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青年男女之间十分亲近)。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相互。

【耳聪目明】形容视听灵敏。

【耳目】

①见闻~不广。

②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中受影响。濡沾湿;润泽。

【耳食之谈】见【耳食之言】。

【耳食之言】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又作耳食之谈。

【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而且凑近耳朵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地教导。耳提附耳。面当面。

【耳蜗】〈生〉内耳的组成部分。形似蜗牛壳,故名。内有淋巴液和听神经,是听觉感受器官。

【耳咽管】见【咽鼓管】。

【耳语】凑近别人耳朵小声说话。

耳réng 1.见"耳孙"。

详细解释:

耳 er 部首 耳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06 耳

eent;auris;

ěr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字部首之一。本义耳朵)

(2)

同本义 [ear]

耳,主听也。--《说文》

耳者,肾之候。--《白虎通·情性》

耳者,心之候。--《春秋·元命苞》

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鬼谷子·权篇》

坎为耳。--《易·说卦》

忠言逆耳利于行。--明·刘基《苦斋记》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耳目官(指耳、目两种器官);耳斡儿(亦作耳挖子”。掏耳垢的小勺,另一头有尖头);耳朵垂子(借指耳窝);耳根厢(耳边);耳顺(六十岁)

(4)

听觉,听力 [sense of hearing]。如耳识,耳性(记性);耳重(重听。耳朵听觉不灵敏);

(5)

耳状的东西 [an ear-like thing]。如索耳;吊耳;木耳;银耳;虎耳草;耳杯(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

(6)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sprout(of grain on the cereal)]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父无消息。--杜甫《秋雨叹三首》

(7)

位置在两旁的如耳门;耳房

ěr

(1)

听到,听说 [hear;listen]。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2)

附耳而语 [whisper]。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3)

通佴”。退后,居次 [withdraw]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ěr

(1)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that is all]

技止此耳。--唐·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2)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ěr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耳巴

ěrbɑ

(1)

[方]

(2)

[a slap on the face]∶耳刮子

(3)

[earflaps]∶帽耳;耳扇

耳报神

ěrbàoshén

[spy] [方]∶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遍地都是他的耳报神,他岂有不知之理。--《儿女英雄传》

耳背

ěrbèi

[hard of hearing] 耳朵听力不大好。又说耳闭”

耳边风

ěrbiānfēng

[a puffof wind passing the ear-unheeded advice] 耳旁之风,一吹而过。比喻不重视,听到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我说的乃是金玉之言,外交秘诀,你老哥千万不要当做耳边风--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耳鬓厮磨

ěrbìn-sīmó

[close association during childhood] 两人的耳部与鬓角相磨,形容经常相处在一起,关系密切

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我也不敢怠慢了你。--《红楼梦》

耳不离腮

ěrbùlísāi

[intimate] 接近,亲密

别人说他俩是耳不离腮,影不离形,好的活像一个人。--李文元《婚事》

耳沉

ěrchén

[hard of hearing] [方]∶听力弱。也说耳朵沉”

耳垂

ěrchuí

[earlobe] 人或某些类人猿的耳廓的下垂部

耳戳

ěrchuō

[bit] 耳上的三角形戳(如用来识别牛)

耳聪

ěrcōng

[have good auditory sensation] 听觉敏锐

耳聪目明

ěrcōng-mùmíng

[have good ears and eyes;have a thorough grosp of the situation] 形容视听敏锐

巽而耳聪目明。--《周易》

耳朵

ěrduo

[ear] 人和哺乳动物的听觉与平衡器官

耳朵软

ěrduo ruǎn

[be susceptible to flattery;credulons] 指容易听信别人的话

耳房

ěrfáng

[side room] 与正房相连的左右两旁的小房子

原来主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红楼梦》

耳粪

ěrfèn

[earwax] [方]∶外耳道分泌物的干黄色结节

耳根

ěrgēn

(1)

[ear root]∶耳廓的根端

(2)

[the ear] [方]∶耳

耳根前

耳垢

ěrgòu

[cerumen] 来自外耳腺体的黄色蜡样分泌物,通称耳屎

耳刮子,耳掴子

ěrguāzi,ěrguāzi

[a box on the ear] 耳光

又打了巡捕一个耳刮子。--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耳光

ěrguāng

[a box on the ear;a slapon the face] 用手打在耳朵附近的部位叫打耳光

一记耳光

耳号

ěrhào

[swallow fork] 在动物耳尖上切掉一个小三角而作成的耳记

耳红面赤

ěrhóng-miànchì

[be red in the face] 赤红。形容羞愧,也形容着急发怒的样子

忽见禁子走来,轻轻的向倪完耳边说了几句。倪完吃了一惊,不觉耳红面赤。--《说岳全传》

耳环

ěrhuán

[earring] 用金属或玉石制成的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耳机

ěrjī

[earphone] 任一种能将电能转换为声波并可戴在耳上或插入听道口的器件

耳记

ěrjì

[earmark] 在耳上作的,尤其在家畜的耳上作的辨认记号(如剪出的或划割的)

耳际

ěrjì

[the ear] 耳畔

一想到金牌,《国歌》就在我耳际回响

耳科

ěrkē

[ear department] 专治耳朵疾病的诊室

耳廓

ěrkuò

(1)

[auricle]∶外耳部分,形如喇叭,有收集声音之功

(2)

[pinna] ∶耳形突起,主要是外耳的突出软骨部分

耳力

ěrlì

[hearing power] 耳朵辨音的能力

耳聋

ěrlóng

[deafness] 听不见声音

耳门

ěrmén

(1)

[antilobium]∶即耳屏。外耳孔前的嘘

(2)

[erhmen]∶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耳前,当耳屏上切迹前方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眩晕等病症。直刺1╠1.5寸

耳鸣

ěrmíng

[tinnitus] 由于疾患而觉得耳朵里有外界并没有的嗡嗡声

耳膜

ěrmó

[eardrum] 鼓膜

耳目

ěrmù

(1)

[listen and see;ear and eye]∶耳朵与眼睛;耳闻目睹

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荀子·君道》

耳目之福非浅

耳目灵光

(2)

[one who spies for sb else]∶监视人或为别人收集情报者

使者以从事为耳目。--《后汉书·朱浮传》

耳目一新

ěrmù-yīxīn

[refreshing] 所见所闻都有变化,令人感到新鲜

耳剽

ěrpiāo

[hearing information] 指耳闻所得

亦且耳剽日久。--《汉书》

而敬亭耳剽口熟。--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耳热

ěrrè

[ears flush from excitement] 兴奋等所致的耳部充血发热

怪不得昨天耳热,原来你说我了

耳濡目染

ěrrú-mùrǎn

[be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by what one frequently hears and sees] 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终日耳濡目染,不学自会三分

耳软

ěrruǎn

[easily influenced by others] 容易被别人的话说动,轻信

耳软心活

ěrruǎn-xīnhuó

[be credulous and pliable] 轻易听信别人的话,自己无主见

耳塞

ěrsāi

(1)

[earplug] 一种用柔韧材料制成的可塞入外耳道的器件(如用来防水或挡音的)

(2)

[ministure earphone]塞在耳中的小型受话器

耳塞

ěrsāi

[cerumen] [口]∶耳垢

耳生

ěrshēng

[sound unfamiliar] 由于从未或很少听见过而听着生疏(跟耳熟”相对)

耳石

ěrshí

(1)

[otolith]∶脊椎动物的内耳或无脊椎动物的听泡中的一种石灰质结石,在许多真骨鱼中尤为显著,形成坚硬的体质,在大多数较高等的脊椎动物中则为石灰质小耳沙块物质

(2)

[otoconium]∶脊椎动物的耳石或耳沙

耳食

ěrshí

[believe all that one hears] 轻信别人的话

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史记·六国年表序》

耳屎

ěrshǐ

[earwax] [口]∶耳垢

耳饰

ěrshì

[earring] 挂在耳上的饰物

耳熟

ěrshú

[sound familiar] 以往曾听到过,声音很熟悉

这个地方很耳熟

耳熟能详

ěrshú-néngxiáng

[have heard sth. many times that one can mak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it] 耳朵听得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耳顺

ěrshùn

(1)

[sixty years of age]∶指人到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来用耳顺”指人六十岁

年近耳顺

(2)

[pleasing to the ear]∶顺耳

这个唱腔我听着倒还耳顺

耳套

ěrtào

[earmuff] 一副由布带、松紧带或柔软的金属带连在一起用来防寒的遮耳物

耳提面命

ěrtí-miànmìng

[din exhortations into sb"s ears]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来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耳听八方

ěrtīng-bāfāng

[have keen ears--be alert] 八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兼顾八方,说明人精明机警。也可说人的消息灵通

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封神演义》

耳挖

ěrwā

[spud] 挖耳垢的小勺儿

耳挖子

ěrwāzi

[earpick] 掏耳垢用的小勺儿

耳闻

ěrwén

[hear of (about)] 耳朵所听到的;亲耳闻听

他的一些事我早有耳闻

耳闻不如目见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seeing for oneself is better than hearing from others] 耳听的不如眼见的真实

耳闻不如目见,吾曹目见何可共辨。--《魏书·崔浩传》

耳闻目睹

ěrwén-mùdǔ

[what one sees and hears]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

耳闻目睹,司空见惯

耳蜗

ěrwō

[cochlea] 内耳骨迷路的一部分,形如蜗牛壳,主要由缠绕骨性中轴约两圈半的蜗螺旋状骨管组成,具有感音、传音和初步分析声音的功能

耳熏目染

ěrxūn mùrǎn

[be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by what one hears and sees] 指见闻熏染多了就能不自觉受影响

耳炎

ěryán

[otitis] 耳的炎症

耳音

ěryīn

[hearing] 耳朵听到的声音;耳朵辨音的能力

耳语

ěryǔ

[whisper] 凑近耳朵小声说话

低头共耳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耳针

ěrzhēn

[ear-acupuncture] 在耳穴上扎针治疗疾病;带有环状柄的短头针灸针,专用于耳朵,多用胶布粘贴长时间留针

耳轴

ěrzhóu

(1)

[trunnion]∶为旋转或倾斜 某物而装在支承上的枢轴或心轴

(2)

[gudgeon]∶连杆在其上旋转的十字头轴销

耳坠子

ěrzhuìzi

[eardrop] 又叫耳坠儿,多指带着坠儿的耳环

耳子

ěrzi

(1)

[ear] 金属板在冲压成形时因疏忽而形成的突起的端部缺陷

(2)

[ear-like thing]物件两边似耳朵样供人提的突出部分

ěr ㄦˇ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

(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

(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

(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

(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

(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郑码ce,u8033,gbkb6fa

笔画数6,部首耳,笔顺编号122111

展开阅读
耳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

简单释义:

去〈动〉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本义离开)

同本义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魏禧《大铁椎

去qù

⒈离开~职。离~。就~。

⒉前往,由此到彼~学校。从成都~上海。快给他~封信。

⒊距,距离,差别此~那儿有两公里。相~甚远。

⒋除掉,放弃,减掉~掉。除~。减~。

⒌已过的过~的。特指刚过的一年~冬。~年。

⒍失掉大势已~。

⒎在动词前〈表〉去做或要做~杀鸡。明天~买鞋。

⒏在动词后〈表〉趋向或持续下~。出~。让他说~。照常做~。

⒐扮演(戏曲里角色)你~演书生。

去jǔ 1.收藏。

去qū 1.驱逐。

详细解释:

去 qu 部首 厶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5 去

be apart from;betake;get rid of;go;leave;remove;repair;

来;取;留;就;存;

〈动〉

(1)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

同本义 [go away;leave]

去,人相违也。--《说文》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纪侯大去其国。--《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遗一人之辞也。--《谷梁传》

武子去所。--《左传·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战国策·齐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欧阳修《归田录》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东向驰去。--清·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去离(分离;离开);去任(因故离开职位);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来(离去;往来);去位(离开官位)

(4)

除去;去掉 [remove;wipe off]

去死肌,杀三虫。--柳宗元《捕蛇者说》

明日去。--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俸去书来。

(5)

又如去绝根株(斩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归正(去掉邪恶,归于正道)

(6)

相距,远离 [be apart from;be at a distance of]

连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难》

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西蜀之去南海。--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去村四里。--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两地相去50里

(8)

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go]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汝可去应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去住无门(进退两难);去紧(走得快;迅疾);去处(所去的地方);去学校;谁去都一样

(10)

失掉; 失去 [lose]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三国演义》

(11)

又如去失(丢失)

(12)

扮演 [戏曲里的角色] [play the part of]。如去主角的那位长得并不美

(13)

赶走;打发走 [drive]

夫汇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战国策》

(14)

抛弃,舍弃 [throw away]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

(15)

又如去心(心里丢开;放心);去势(舍弃权势)

(16)

去世,死亡 [die]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陶渊明《杂诗》

(17)

又如去世(死亡)

(18)

用在谓词或谓词结构后表示趋向或持续 [used after a verb or a v╠o construction to indicate that an action is to take place or continue]

上去下来船不定,自飞自语燕争忙。--宋·梅尧臣《绝句》

归去来兮。--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一鸣辄跃去。--《聊斋志异·促织》

跃去尺有咫。

(19)

又如我去考虑考虑;明年回乡下去;船向前慢慢开去;把东西给他送去

(20)

逃离,逃亡 [go into exile;flee from home]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小敌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纺焉以度而去之。--《左传·昭公十九年》

(21)

通驱”。驱逐 [drive out;expel]

千乘三去。--《左传·僖公十五年》

〈形〉

(1)

过去了的 [of last year;past]。如去岁(去年,上一年);去事(往事);去日(过去的岁月)

(2)

通怯”。胆小,畏缩 [cowardly;timid]

〈介〉

在。表示时间或处所 [in;at]

去里面一字儿摆着三只大酒缸。--《水浒传》

〈名〉

去声『语四声之一 [falling tone,one of the four tone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the fourth tone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pronunciation]

古人以平”上”去”入”四字各为一声的代表字,于是这四个字就成了四声的名称。--王力《汉语音韵学》

去除

qùchú

(1)

[leach]∶好像用渗析移除

(2)

[remove;get rid of]∶除掉

去处

qùchù

(1)

[whereabouts;place to go]∶所去的地方

有谁知道他的去处

(2)

[place]∶场所;地方

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去处

去粗取精

qùcū-qǔjīng

[discard the dross and select the essential] 舍去粗糙的部分,取其精华部分

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毛泽东《实践论》

去掉

qùdiào

(1)

[put off;get rid of]∶摆脱掉;使自身摆脱

你有你的选择,而你要去掉你的那些奇思怪想也是时候了

(2)

[eradicate;drop;remove;do away with;give up]∶抛弃;根除

去掉缺点

去垢

qùgòu

(1)

[clean]∶指从某物表面清除脏物

(2)

[scaling]∶(如从牙齿或金属上)去掉污垢或水锈的动作或过程

去官

qùguān

[quit office] 辞掉官职;离职

去官归故里

去国

qùguó

[leave one"s motherland] 离开自己的国家

去国三千里

去火

qùhuǒ

[reduce internal heat] 中医指除去体内的火气

化痰去火

去甲

qùjiǎ

[nor] 少一个亚甲基的同系物--主要指甾族化合物及生物碱中的此类物质

去就

qùjiù

(1)

[assume or not assume the office]∶担任或不担任职务

无意去就

(2)

[leave or stay]∶离去或留下

去就之际。--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去鳞

qùlín

[scaling] [如从鱼体上] 去掉鳞片的动作或过程

去留

qùliú

[leave or stay] 离开或留下

去留自己选择

去路

qùlù

[way;outlet;way along which one is going] 前进的道路;去某处的道路

挡住敌人的去路

去年

qùnián

[last year] 上一年

我从去年辞帝京。--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去耦

qù ǒu

[decoupling] 阻止从一电路交换或反馈能量到另一电路

去取

qùqǔ

[accept or reject] 舍弃或保留;取舍

决定去取

去去

qùqù

[the more forward you walk,the farther you go]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宋·柳永《雨霖铃》词

去任

qùrèn

[no longer hold the post] [官吏]离职

去日

qùrì

[(in) past days] 指过去的日子

去日苦多

去声

qùshēng

(1)

[falling tone]

(2)

古代汉语四声的第三声

(3)

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去时

qùshí

[weet out] 结束

三月来时如猛狮,去时如羊羔

去世

qùshì

[die;pass away] 成年人死去

因病去世

去势

qùshì

(1)

[castrate]∶阉割

(2)

[emasculate]∶使丧失男性生殖力

(3)

[ending force]∶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来头大,去势小

去暑

qùshǔ

[drive away summer heat] 驱除暑热之气

冰镇西瓜真可谓去暑佳品

去岁

qùsuì

[last year] 去年

去痛

qùtòng

[unsting] 消除疼痛

去伪存真

qùwěi-cúnzhēn

[eliminate the false and retain the true] 除掉虚假留存真实

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

去污

qùwū

[clean] 除去污垢

去污粉

qùwūfěn

[cleanser] 一种粉末状清洗剂,可用以擦干净厨房的用具、污水槽、地板的潮湿表面

去向

qùxiàng

[the direction in which sb.or sth.has gone] 所去的方向

去向未定

去邪

qùxié

[uncharm] 使丧失魅惑力量

去雄

qùxióng

[emasculate;castrate]用人工异花传粉法去除[花的] 雄蕊

去职

qùzhí

[no longer hold the post] 离开职务;不再担任原来的职务

qù ㄑㄩ╝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郑码bzs,u53bb,gbkc8a5

笔画数5,部首厶,笔顺编号12154

展开阅读
去的动态笔画笔顺:

【汉字释义】

简单释义: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班,分瑞玉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又如班瑞(颁还瑞玉;颁赐祥瑞)

分开;离群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又如班马

赏赐;分给

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又如班扬符赏(颁布相应的赏赐);班授(颁发授予);班散(分给);班赐(颁赐;分赏)

分布;铺开

班 bān

①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级。

②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夜~。

③军队的基层单位,在"排"之下。

④旧时用于剧团的名称徽~。

⑤量词这~老同志不服输、搭下一~飞机。

⑥有固定线路并定时开行的~车、~机。

⑦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回朝。

⑧姓。

【班禅】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之一。1645年格鲁派领袖罗桑却吉坚赞始称班禅(班禅四世)。1713年清政府封班禅五世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其

地位。此后历世班禅活佛转世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至今已传10世。又叫班禅额尔德尼。例任后藏扎什伦布寺住持。

【班禅额尔德尼】见【班禅】。

【班禅四世】(1567-1662)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首领。本名罗桑却吉坚赞◇藏人。13岁时在日喀则附近温贡寺出家。天启二年(1622)成为达赖五世之师。倡议联合蒙古

和硕特部的固始汗,遣使朝清。清顺治二年(1645)被固始汗赠以"班禅博克多"尊号,是班禅活佛系统获得名号的开始◇死于扎什伦布寺。

【班超】(32-102)东汉名将。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明帝永平十六年(73),奉命率36人赴西域(今新疆地区)。攻杀匈奴派驻鄯善的官员,平定莎车

等地贵族叛乱,击退匈奴的反扑和月氏的进攻,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帝永元三年(91),任西域都护。永元十四年(102)病死洛阳。

【班房】

①旧时衙门里衙役值班的地方。也指衙役。

②监狱;拘留所。

③教室。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明帝在位时为兰台令史,后为典校秘书。历时20余年,撰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帝永元元年(89),因窦宪擅权案株连,获罪,死于狱中。著述另有《班兰台集》、《白虎通义》。与司马迁并称为"班马"(或马班)。

【班联会】学生会。

【班门弄斧】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门前卖弄本领。班鲁班,春秋时鲁国有名的木匠。

【班师】调回打仗的军队。也指军队胜利归来。

【班田收授法】日本大化改新时的一种土地赋税制度。646年在全国推行。主要内容是政府对6岁以上平民,每6年班给口分田一次,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纳租、庸、调赋税。

班biàn 1.区别,辨别。 2.治理。 3.周遍。

详细解释:

班 ban 部首 王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 班

class;team;shift;squad;

bān

(1)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2)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divide equally]

班,分瑞玉也。--《说文》

班瑞于群后。--《书·舜典》

(3)

又如班瑞(颁还瑞玉;颁赐祥瑞)

(4)

分开;离群 [separate;part]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5)

又如班马

(6)

赏赐;分给 [reward]

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

(7)

又如班扬符赏(颁布相应的赏赐);班授(颁发授予);班散(分给);班赐(颁赐;分赏)

(8)

分布;铺开 [distribute;spread]

遇之于郑郊,班荆相与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9)

又如班卖(摊开出卖);班荆

(10)

颁布◇作颁” [promulgate]

周公…制礼乐,班度量,而下大服。--《汉书·翟方进传》

(11)

又如班政(颁布政令);班论(颁布);班布(犹公布)

(12)

返回 [call back]

请班师。--《左传·襄公十年》。注还也。”

(13)

又如班军(回师,撤军);班旋(犹班师)

(14)

排列 [arrange;put in order]

班位于天下。--《韩非子·存韩》

bān

(1)

职位等次,位次;等级 [order]

班在九人。--《左传·文公六年》。注位也。”

徐勉为吏部尚书,定为十八班。--《隋书·百官志》

(2)

又如班秩(官员的品级);班禄(班位和俸禄);班资(官阶和资格)

(3)

序列;排列等级 [sequence]

班,次也。--《小尔雅》

班,列也。--《方言三》

班,序也。--《广雅》

(4)

又如按部就班;班次(补授或提升官职的先后次序);班列(按班排列)

(5)

引申朝班。指朝庭上臣下所站的队列 [line]

班朝治军。--《礼记·曲礼》

使鲁为其班。--《左传·桓公六年》

(6)

又如班部(大臣在朝见时按次序排成的行列);班台(古代以司马、司空、司徒为三台,故以泛称朝官之前列显要者)

(7)

按照职务或为某种需要而编成的组织 [team;group]。也指旧时对剧团的称呼。如班首(班头;为首的);班本(指戏文本);戏班;文班;武班

(8)

按时在教员指导之下学习同一学科、听教员讲授或进行有指导的讨论或演习的一群学生的组织 [class]。如西班牙语班

(9)

现行军队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squad]。如三连六班冲上去!

(10)

一天之内按工作时间划分的段落 [duty;shift]。如三班倒;上夜班

(11)

指妓院 [brothel]。如班子(方言。指妓院)

(12)

bān

(1)

通斑”。杂色,亦指杂色斑点或斑纹 [varicolored]

纷总总其离合兮,班陆离其上下。--屈原《离骚》

有妇人出于室者,发班白,衣缁布之衣。--《晏子春秋·外篇》

班白者不徒行。--《韩非子·外储说左》

(2)

又如班衣戏彩(《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言年已古稀的老莱子,身穿花衣,手持玩具,作儿童状以取悦双亲);班驳(杂色,色彩斑斓)

(3)

定时开行的 [regular]。如班机;班车

bān

(1)

用于人群 [group]

忙出来吩咐雇了两班脚子。--《儒林外史》

(2)

又如一班人马

(3)

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 [class] 。如头班船;二班车

班辈,班辈儿

bānbèi,bānbèir

[seniority in the family] [方]∶辈分(辈代,同班辈,指同一代)

班禅喇嘛

bānchán lǎmɑ

[panchen lama] 西藏两大佛教精神领袖之一(另一为达赖喇嘛)

班车

bānchē

[regular bus] 有一定时间和行程的客车

班次

bāncì

(1)

[rank]∶官员按品级排列的位次

排定班次

(2)

[order of range]

(3)

补授或提升官职的次序

他的班次很远,怎么能补缺呢?

(4)

泛指排列的次序或等级

会之班次,以国大小为序。--《春秋》

(5)

[order of classes or grades at school]∶学校班级的次序

(6)

[number of runs or flights]∶往来运行的交通工具开行的次数

增加货车班次

班房

bānfáng

[jail;gaol;prison warel] 监狱或拘留所的俗称。本指衙门中衙役值班的地方,也指衙役”

坐班房

班固《两都》

bān gù 《liǎngdū》

[《liang du》--a verse written by ban gu in hahn dynasty] 班固作的《两都赋》。班固,东汉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两都,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班机

bānjī

[airliner;liner;regular flight] 按规定时间航行的客机

班级

bānjí

[classes and grades at school] 学校里的年级和班的总称

班荆道故

bānjīng-dàogù

[squat/sit around on the grass and chat of old times] 铺开荆草,坐于道边。指老友相逢叙旧

班马

bānmǎ

[scattered horse] 离群的马

萧萧班马鸣。--唐·李白《送友人》

班门弄斧

bānmén-nòngfǔ

[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 在鲁班门前挥舞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班配

bānpèi

[match] [方]∶结亲的双方条件相配

两人出身差不多,倒也班配

班师

bānshī

(1)

[withdraw troops from the front]∶还师;班还

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来日魏王必班师矣--《三国演义》

(2)

[return after victory]∶出征军队胜利归来

你奉旨破吐藩,定西夏,班师回朝。--《元曲选·乔孟符》

两世姻缘

(3)

三》

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明·无名氏《破天阵》

班长

bānzhǎng

(1)

[classmonitor]∶学校班级中的负责学生

(2)

[squad leader]∶ 负责一个班的士兵,通常是军士级

(3)

[bawd]∶妓院老板

班主任

bānzhǔrèn

[a teacher in charge of a class] 学校中负责某一班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工作的教师

班子

bānzi

(1)

[set-up (organized) group;staff]∶为完成一定任务而成立的组织

一个优秀的班子帮助他完成他的外交使命

(2)

[theatrical troupe]∶俗称剧团

戏班子

班组

bānzǔ

[teams and groups] 工厂等生产部门的按工种或生产品种而分隔的最小组织单位

bān ㄅㄢˉ

(1)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按部就~。

(2)

工作或学习的组织~组。~级。~长。~主任。领~。

(3)

军队编制中的基层单位,在排”以下。

(4)

工作按时间分成的段落,亦指工作场所早~。下~。值~。~房。

(5)

定时开行(xíng)的~车。~机。~期。

(6)

量词(a.用于人群,如这~人真能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如他搭下一~飞机走”)。

(7)

调回或调动(军队)~师。~兵。

(8)

古同斑”,杂色。

(9)

姓。

郑码cuc,u73ed,gbkb0e0

笔画数10,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431121

展开阅读
班的动态笔画笔顺: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24日 14:19:39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朱洁仪】
  • 2024年06月24日 14:19:37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林泽梅】
  • 2024年06月24日 14:19:36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许筱愿】
  • 2024年06月24日 14:19:35 来自 中国海南省海口市移动 查看了 【张英乐】
  • 2024年06月24日 14:19:35 来自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联通 查看了 【薛珞洢】
  • 2024年06月24日 14:19:34 来自 中国广西桂林市移动 查看了 【莫潇潇】
  • 2024年06月24日 14:19:31 来自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移动 查看了 【周俊宇】
  • 2024年06月24日 14:19:30 来自 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谷歌 查看了 【单一诚】
  • 2024年06月24日 14:19:30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李和梁】
  • 2024年06月24日 14:19:28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高贺晶】
  • 2024年06月24日 14:19:26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林昊樾】
  • 2024年06月24日 14:19:26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吴剑晨】
  • 2024年06月24日 14:19:2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邵锦景】
  • 2024年06月24日 14:19:2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崔茗日】
  • 2024年06月24日 14:19:25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邵锦景】
  • 2024年06月24日 14:19:2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张文铨】
  • 2024年06月24日 14:19:2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崔茗日】
  • 2024年06月24日 14:19:2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张文铨】
  • 2024年06月24日 14:19:2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邵锦景】
  • 2024年06月24日 14:19:2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崔茗日】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