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易达

龚易达姓名综合得分:83

一键举报
拼音 gōng yì dá
繁体 龔易達
五行 木火火
笔画 11 8 6
推荐属相 牛,龙,蛇,鸡
三才五格
音律音调
周易解卦
建议性别
主运解析
后运解析
基础运势

【典故出处】《诗经》

所有典故: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

春秋·佚名《大明》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春秋·佚名《敬之》

【典故出处】《楚辞》

所有典故: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

先秦·屈原《天问》

何颠厥首,而亲以逢殆

先秦·屈原《天问》

汤谋旅,何以厚之

先秦·屈原《天问》

变古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先秦·宋玉《九辩》

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乎从容

先秦·宋玉《九辩》

忠昭昭而原见兮,然霠曀而莫

先秦·宋玉《九辩》

时缤纷其变兮,又何可以淹留

先秦·屈原《离骚》

情沉抑而不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先秦·屈原《九章》

阴阳位,时不当兮

先秦·屈原《九章》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

先秦·屈原《九章》

欲变节以从俗兮,媿初而屈志

先秦·屈原《九章》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之可为

先秦·屈原《九章》

然隐悯而不兮,独徙倚而彷徉

先秦·庄忌《哀时命》

众并谐以妒贤兮,孤圣特而

两汉·东方朔《七谏》

何周道之平兮,然芜秽而险戏

两汉·东方朔《七谏》

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乎吾志

两汉·东方朔《七谏》

遵河皋兮周流,路变兮时乖

两汉·王逸《九思》

何楚国兮难化,迄于今兮不

两汉·王逸《九思》

遂踢兮邪造,与日月兮殊道

两汉·王逸《九思》

管束缚兮桎梏,百贸兮传卖

两汉·王逸《九思》

或沉沦其无所兮,或清激其无所通

两汉·刘向《九叹》

【典故出处】《论语》

所有典故:

子夏曰:贤贤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学而第壹》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也,宁戚。”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八佾第三》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雍也第六》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可以无大过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述而第七》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得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泰伯第八》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不敢尝。”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乡党第十》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也。夫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在家必。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臯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颜渊第十二》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定公问:“壹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壹言而兴邦乎?”曰:“壹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壹言而丧邦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夏为苣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君子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子路第十三》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君子上,小人下。”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知我者其天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上好礼,则民使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宪问第十四》

子曰:“辞,而已矣。”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卫灵公第十五》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其道,吾闻其语矣,吾未见其人也。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季氏第十六》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宰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阳货第十七》

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也。”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周有八士:伯、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娲。

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微子第十八》

【典故出处】《周易》

所有典故:

六五:丧羊于,无悔。

西周·姬昌《大壮卦》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丧牛于,凶。

西周·姬昌《旅卦》

【典故出处】《唐诗》

所有典故:

乡书何处

唐代·王湾《次北固山下》

文章憎命,魑魅喜人过

唐代·杜甫《天末怀李白》

寄书长不,况乃未休兵

唐代·杜甫《月夜忆舍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

唐代·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玉珰缄札何由,万里云罗一雁飞

唐代·李商隐《春雨》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蹉跎

唐代·李颀《送魏万之京》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

唐代·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理会是非遣,性形迹忘

唐代·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吾观自古贤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三》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官走避胡

唐代·杜甫《哀王孙》

【典故出处】《宋词》

所有典故: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

宋代·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

宋代·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

宋代·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遥知水寒

宋代·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老,恨难酬

宋代·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

落,月难圆

宋代·晏几道《鹧鸪天·手捻香笺忆小莲》

叹人生,最难欢聚离别

宋代·寇准《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卒押吹字,非风即笛,不可

宋代·洪皓《江梅引·忆江梅》

岁月无多人老,乾坤虽大愁难著

宋代·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人间离别多时

宋代·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江潮容

宋代·《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典故出处】《永州八记》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于两涯

唐代·柳宗元《永州八记》

【典故出处】《洛神赋》

愿诚素之先兮,解玉佩以要之

魏晋·曹植《洛神赋》

【典故出处】《滕王阁序》

冯唐老,李广难封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所赖君子见机,人知命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典故出处】《登楼赋》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而异心

两汉·王粲《登楼赋》

【典故出处】《沧浪亭记》

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之,则悲而不开

宋代·苏舜钦《沧浪亭记》

【典故出处】《冷泉亭记》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为形胜

唐代·白居易《冷泉亭记》

【典故出处】《鵩鸟赋》

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两汉·贾谊《鵩鸟赋》

【典故出处】《答客难》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其行

两汉·东方朔《答客难》

【典故出处】《三都赋》

于辞则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徵

魏晋·左思《三都赋》

且夫任土作贡,虞书所著;辩物居方,周所慎

魏晋·左思《三都赋》

魏国先生有睟其容,乃盱衡而诰曰:“异乎交益之士,盖音有楚夏者,土风之乖也;情有险者,习俗之殊也

魏晋·左思《三都赋》

廓三市而开廛,籍平逵而九

魏晋·左思《三都赋》

质剂平而交,刀布贸而无算

魏晋·左思《三都赋》

改正朔,服色

魏晋·左思《三都赋》

览大与春秋,判殊隐而一致

魏晋·左思《三都赋》

桂父练形而色,赤须蝉蜕而附丽

魏晋·左思《三都赋》

外则轨躅八,里闬对出

魏晋·左思《三都赋》

【典故出处】《雪赋》

怨年岁之暮,伤后会之无因

南北朝·谢惠连《雪赋》

【典故出处】《芜城赋》

重关复江之隩,四会五之庄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

【典故出处】《随园记》

茨墙剪园,檐改途

清代·袁枚《随园记》

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其义

清代·袁枚《随园记》

夫两物之能相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

清代·袁枚《随园记》

余竟以一官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清代·袁枚《随园记》

【典故出处】《七发》

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两汉·枚乘《七发》

于是使伊尹煎熬,牙调和

两汉·枚乘《七发》

羁坚辔,附

两汉·枚乘《七发》

【典故出处】《洞箫赋》

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若孝子之事父也

两汉·王褒《洞箫赋》

条畅洞,中节操兮

两汉·王褒《洞箫赋》

【典故出处】《逐贫赋》

徒行负笈,出处

两汉·扬雄《逐贫赋》

【典故出处】《送穷文》

携持琬琰,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

唐代·韩愈《送穷文》

【典故出处】《剑阁铭》

南通邛僰,北褒斜

魏晋·张载《剑阁铭》

自古迄今,天命匪

魏晋·张载《剑阁铭》

【典故出处】《幽通赋》

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其必济

两汉·班固《幽通赋》

胥仍物而鬼诹兮,乃穷宙而

两汉·班固《幽通赋》

三栾同于一体兮,虽移而不忒

两汉·班固《幽通赋》

【典故出处】《孟子》

所有典故: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

以羊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之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以小大,彼恶知之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战国·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七节》

今言王若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今时则然也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鸡鸣狗吠相闻,而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饥者为食,渴者为饮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天下有尊三:爵一,齿一,德一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

自天子于庶人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七节》

’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

战国·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

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于庶人,三代共之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

以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以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以粟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陶冶亦以其械器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夫以百亩之不为己忧者,农夫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是故以天下与人,为天下得人难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夷子思以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于面目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五节》

”曰:“子不通功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

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吾言矣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彼身织屦,妻辟纑,以之也

战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十节》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而求之难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古者子而教之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八节》

孟子曰:“人之其言也,无责耳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二节》

禹、稷、颜子地则皆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

曾子、子思地则皆然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战国·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三十三节》

不能五十里,不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二节》

”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

战国·孟子《万章章句下第九节》

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牙之于味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至于味,天下期于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上第九节》

初命曰:‘诛不孝,无树子,无以妾为妻

战国·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七节》

故士穷不失义,不离道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穷则独善其身,则兼善天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无他,之天下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五节》

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八节》

有天民者,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九节》

孟子曰:“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其介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八节》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节》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之于其所忍,仁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人皆有所不为,之于其所为,义也

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

【典故出处】《大学》

所有典故:

仪鉴于殷,峻命不

春秋·曾子《第十一章》

【典故出处】《中庸》

所有典故:

仪鉴于殷,峻命不

春秋·子思《第十一章》

【网友喜爱的名字】

  • 2024年06月04日 15:13:08 来自 中国山东省济南市电信 查看了 【梁德忠】
  • 2024年06月04日 15:13:07 来自 美国南卡罗来纳谷歌 查看了 【吴焕明】
  • 2024年06月04日 15:13:06 来自 中国河南省周口市联通 查看了 【吴屿澈】
  • 2024年06月04日 15:13:05 来自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移动 查看了 【李莯棠】
  • 2024年06月04日 15:13:02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戴虞玥】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9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蒋知涵】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7 来自 中国北京北京市移动 查看了 【何悦清】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7 来自 美国微软 查看了 【郭谦羽】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6 来自 美国南卡罗来纳谷歌 查看了 【段沐逍】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5 来自 中国宁夏银川市移动 查看了 【吕子言】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5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市移动 查看了 【刘奕航】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古志勇】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4 来自 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微软 查看了 【葛家岚】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4 来自 中国河南省周口市联通 查看了 【吴屿澈】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4 来自 美国弗吉尼亚微软 查看了 【马泽帆】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4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杨栎诚】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杨栎诚】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兰云熹】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3 来自 中国辽宁省联通 查看了 【火水木】
  • 2024年06月04日 15:12:53 来自 中国上海上海市移动 查看了 【刘奕航】

关于妈妈好孕网

Copyright 2005-2024 www.mamahaoyun.com 〖妈妈好孕网〗菲德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8049750号-2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QQ:2264141084